高科技EVA鞋底材料泉州遭冷遇穩
據了解,2005年泉州出口鞋類產品9.61億雙,占全國出口鞋總量的1/8,為福建省鞋類出口總量的一半,居全國鞋類出口量第二位,其中運動鞋約占85%。這正是袁總高興不起來的原由所在。業內專家認為,泉州有4000家鞋企,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約占10%,大部分屬中小型企業,生產的鞋子大多數處于中低端水平,還沒有走上專業運動鞋的路子,況且很多制鞋企業沒有對鞋細分功能,對制鞋材料也沒有進行深入研究,所以專業化鞋底材料在泉州受到冷遇并不奇怪。
目前,這種EVA高性能耐磨鞋底材料的主要客戶是國外一些國際品牌運動鞋企業,在海外鞋業界備受青睞,但在泉州市場并未打開。不過,袁總仍舊認為,科技含量較高的鞋材在泉州有強大的市場潛力,但要完全發展還有待時日。
新任泉州市鞋業商會會長丁水波表示,能開發高科技產品的鞋材企業應看好泉州鞋業良好的發展前景,轉型生產中高端產品離泉州鞋業企業并不遙遠。他舉例說,國際名牌阿迪達斯發展到現在已經80多年,耐克也有30多年歷史,而泉州的運動鞋品牌到現在這個規模才不到10年時間,所以前途是十分光明的,應該相信泉州的鞋企終究會走上生產中高端產品之路,這就需要鞋材生產企業提供較多的技術支撐,這必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作為我國首屈一指的運動鞋生產基地,泉州制鞋行業的供應鏈比較完整,從鞋的配件、鞋楦、鞋底、鞋跟、鞋襯、輕泡、煉膠、吹塑到包裝盒等,均由專業廠家生產,形成了社會化分工、自主配套的一條龍生產協作群體。晉江陳埭’鞋材一條街’是全國最大的中高檔鞋材供應基地之一,吸引了國內各地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年交易額超20億元。
針對比較完善的制鞋業供應鏈,原泉州市科技局副局長李澤紅認為,在整條供應鏈中,確實要嚴格規范,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企業的品牌,出口企業還可能遇到隱性的技術壁壘。前段時間意大利’毒鞋’事件,就是由于原材料供應出了問題。對于泉州制鞋業的供應鏈發展方向,她提出,不只是鞋類產品要創品牌,制鞋業的整條供應鏈也應該走上品牌之路,通過提高科技含量,走創新之路,從而提升品牌價值,這樣才能提升鞋類產品的品牌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