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鞋業受歐盟反傾銷沖擊不大
鶴山鞋出口下降
據《江門日報》報道,鶴山鞋業在廣東占有一定地位,也是當地經濟五大支柱產業之一。據了解,鶴山目前擁有鞋類、鞋材生產企業360多家,鞋產品貿易企業280多家,年產鞋6000萬雙,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元,產量占全省鞋產量的1/5,其中“必登高”、“賓利”、“螞蟻皇冠”成為廣東鞋業十大知名品牌。據鶴山海關統計,去年鶴山鞋類企業共出口各類鞋2723萬雙,出口總值7273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0.8%和8.02%,出口總值占江門市鞋類出口總值的74.4%。
對于鶴山鞋類出口數量和出口總值近年來首次出現下降情況,一些鶴山鞋商分析,歐盟的反傾銷是否對鶴山鞋業出口造成影響短時間內還不能確定,但由于去年的出口退稅,再加上鞋業制造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從而造成鞋業制造成本增加,外向型發展利潤的降低,則是鶴山鞋業去年大多走在國內發展的眾所周知原因。
歐盟貿易壁壘暫對鶴山鞋業沖擊不大
鶴山鞋業商會會長李作鵬認為,貼牌生產是鶴山制鞋業的一名明顯特點,在鶴山制鞋業最興旺的時候,世界上98%的名牌皮鞋都可以在鶴山貼牌生產,因此,鶴山鞋業有自己的優勢,鶴山鞋業一直以來走的是中高檔發展之路,堅持以質量求生存,并不是單純依靠價格競爭,而且鶴山鞋業出口范圍主要集中在美加,還有中間經銷商分擔風險,對于歐盟的貿易壁壘,暫時對鶴山鞋業沖擊不大。
出路:創品牌提升質量
有關專業人士表示,鞋類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本來就不高,利潤空間也不大,隨著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再加上內銷市場競爭程度也將加劇,品質競爭將成為主流競爭,而“貼牌”這種低起點的商業運作,在“快魚吃慢魚”的時代必將被拋棄。鶴山鞋業必須變壓力為動力,在堅持原有競爭優勢同時,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減少污染,提高品質,不但可以獲得高額利潤,從長遠來看也是免受反傾銷壁壘傷害的一劑良方。鶴山的制鞋業必須進行自身的變革:加大對設計開發的投入,提高設計水平,提高技術含量,培育、開發、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提升產品的質量檔次,以高附加值的產品進軍國際市場,才是出路。
聲音 鶴山鞋商應該參與集體抗辯
有關人士認為,去年鶴山鞋出口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歐盟反傾銷威脅到了鶴山鞋業的出口。盡管鶴山鞋出口美、加為主,受打擊不大,但這只是暫時的,從長遠來看,如果此次歐盟反傾銷成功,中國鞋業的發展將大受打擊,美、加等國家很可能仿效這種模式,去年巴西就曾表示可能對中國鞋進行反傾銷。唇亡齒寒,集體抗辯,人人有責。
另外,據了解,在此次歐盟反傾銷事件中,未參加反傾銷應訴的中國鞋企將被征收高達78%的稅率,應訴企業有可能被征13%或18%的平均稅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