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官員"建設性"會晤 歐盟今決我鞋商市場地位
1月10日,就歐盟對中國鞋類產品反傾銷一事,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在布魯塞爾會晤了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中歐雙方的貿易官員于周三(11日)進一步展開了會談。
曼德爾森的一位發言人稱1月10日的會晤是“建設性”的。他說:“雙方就此進行開誠布公的對話是有益的。在調查早期,此事對雙方都很敏感,也很重要。”記者就此事致電中國商務部新聞辦時,被告知未收到前方發回來的消息。
據了解,歐盟反傾銷委員會將于今日批準或反對歐盟委員會的一項建議,該項建議是拒絕中國單個鞋類制造商想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的所有要求。如果沒有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很容易組織證據,指控中國鞋企的成本以及價格“低于合理的水平”,于是在歐盟的銷售很容易構成“傾銷”。歐盟反傾銷委員會由歐盟25個成員國的官員組成。
針對歐盟反傾銷委員會今日將做的表決,記者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宋泓表示,表決結果的可能性很難說,中國鞋商不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的可能性還更大一些,這樣會造成接下來中國鞋商在應對反傾銷的過程中處于被動。
宋泓還認為,如果此次中國鞋被歐盟征收反傾銷稅,雖然對中國鞋的出口有影響,但就整個大格局來說,中國鞋業出口的競爭優勢不會改變。雖然說外貿摩擦很多,但是伴隨著中國外貿的發展,其他國家會逐漸適應,而中國也會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發展高端的自主品牌。
歐盟方面表示,在2005年年初取消了對中國鞋類的配額后進口大幅增長,與2004年同期相比,2005年前4個月的進口增長了700%,價格下降了28%。據悉,歐盟內部對此問題是有很大分歧的,意大利的反傾銷呼聲最高,制造商們聲稱他們的市場份額正受到亞洲廉價出口的破壞;但瑞典、丹麥和荷蘭由于鞋的零售商比較多,三國的政府官員紛紛敦促曼德爾森避免征收新的鞋類關稅。
根據歐盟的規定,歐洲最早在4月初才能實施臨時制裁,10月中旬是上調關稅的最后期限,有效期至2011年。進口鞋類目前的關稅不到10%,關稅上調幅度將取決于歐盟委員會認定的傾銷水平。中國官員警告說,歐盟的關稅可能會造成400萬人失業。
- 上一篇:平陽縣皮革清潔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 下一篇:通脹持續沖擊!美國鞋類產品需求驟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