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春生:中國鞋企應聯合起來積極應訴
由中國發展研究院、中國國際鞋業博覽會主辦,主題為“破解走出去的困局”論壇于7月3日在北京京廣中心隆重登場。國家商務部外貿發展副事務局長朱仲星、中國輕工業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欒春生、歐盟鞋業采購商協會主席馬希莫馬希莫· 唐達、意大利鞋業聯合會副主席弗蘭克· 巴林、意大利鞋業聯合會前主席路易伊諾· 羅西、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副主任艾豐等人士出席了此次論壇。
中國輕工業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欒春生就“中國鞋業如何與國際鞋業同步發展、互利共贏”做了精彩的發言。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制鞋業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的鞋業生產國、出口國,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物美、價廉的鞋子,但貿易摩擦接踵而至。2004年的西班牙燒鞋事件、今年3月份的俄羅斯扣鞋事件,最近的歐盟對我勞保鞋反傾銷事件都說明了世界都感到了來自中國鞋的壓力,欒會長說:“今年3月份他在參加世界鞋業大會時,聽到了兩種壓力的聲音,一是來自歐洲、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的聲音;另外就是發展中國家的聲音。他認為歐盟國家的生產的都是高質、高價的鞋子,而我們國家大多都是低價、低端、適應消費者的鞋子,從市場細分的角度來講,雙方在高端與低端之間并無沖突,有沖突的則是中端產品。
2005年1-4月,對歐盟鞋類產品出口3.3億雙,同比(擴盟后25國,下同)增長3.1%,出口金額9.4億美元,同比增長32.4%;出口平均單價2.83美元/雙,同比增長30.4%。 而歐盟公布2005年前4個月從中國進口鞋類的監測結果結果顯示,今年前4個月6種中國鞋進口增長巨大,平均增長率為700%。欒會長在發言中明確指出,這些監控數據存在三大錯誤,一是作為同期比較的基數有問題,事實上,“中國鞋類進口數量激增,價格大幅下降”并不存在;二是計算有問題,7個平均單價竟然錯了4個;三是總量、總價和單價與歐盟統計局和我國海關統計數據有很大出入。
就中國勞保鞋遭歐盟反傾銷一事,欒會長表示:“從短期來講,涉案鞋企應聯合起來積極應訴,因為在他看來,應訴就有勝訴的可能,不應訴則只能敗訴。從長遠來看,反傾銷只是一種臨時的措施,要想走出去,我國鞋企必須要轉變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由一個貿易大國轉變為貿易強國,企業應該主動進行產業升級換代,從企業管理到產品設計、生產、研發,提高產品的檔次,以質優價廉來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