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時尚女鞋“走”遍世界
黃埠、吉隆鞋類企業達2600多家,形成制鞋、鞋材、裝潢、制鞋技術等配套齊全、分工協作的制鞋體系.
改革開放前,黃埠鎮由于地處偏僻,耕作條件較差,部分青年無事可做。1981年,祖籍黃埠鎮的港商李炳好帶著在香港學會的制鞋手藝和一些設備回到家鄉,辦起了惠州第一間制鞋小作坊——藝新鞋廠,邁出了黃埠鞋業的第一步。當時制鞋工藝較簡單,這批工人掌握整套制鞋工藝后,李炳好在技術、資金等方面全力幫助,甚至把廠里的機器搬出去讓新廠使用,領著家鄉人辦起了一家又一家個體、私營鞋廠。幾年后,黃埠的鞋企業成倍增長,并輻射帶動相鄰的吉隆鎮,使該縣家庭作坊式制鞋廠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家鄉人沒有忘記李炳好。現在,年近八旬的李炳好被當地人稱為制鞋“祖師爺”,惠州市鞋業商會成立后,李炳好被聘為名譽會長。談起辦鞋廠的初衷,李炳好感慨地說:“家鄉人學會一門手藝,告別貧困,走上致富道路,我心滿意足了。”
上世紀80年代,黃埠、吉隆鞋廠發展到一定的規模。90年代初,惠東鞋產品走俏全國。1994年,吉隆友華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引入了全縣最早的制鞋流水生產線之一,掀起了惠東制鞋的新浪潮。許多鞋廠在擴建或新建廠房時,紛紛進行設備更新,制鞋流水生產線猛增到318條。到2005年,兩鎮鞋類企業已經發展到2600多家,逐漸形成制鞋、鞋材、裝潢、制鞋技術等配套齊全、分工協作的制鞋體系和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經濟格局,產業聚集優勢明顯。“這么小的范圍內擁有這么多的鞋企業,這在國內十分罕見。”惠州市鞋業商會秘書長黃榮茂對記者說。黃榮茂還列舉了他所掌握的一些地方的制鞋企業發展狀況:“鶴山僅300多家,就是工業發展走在前列的東莞市,鞋企業目前還不到1000家。
鞋產品合格率達99%;民營企業至少占94%以上就在吉隆和黃埠兩鎮鞋業蓬勃發展的時候,一些精明的臺商、港商紛紛投資開辦鞋企業,出現了一些臺資、港資等外資企業。“盡管這樣,聰明的吉隆和黃埠鞋業主并沒有排擠同行,而是通過提升質量和技術,搞好流通,提高知名度和信譽度,使自己的產品始終一枝獨秀,獨占鰲頭。”黃榮茂向記者介紹說。據了解,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在吉隆和黃埠兩鎮的制鞋企業中,民營企業至少占94%以上。
惠東鞋以款式新穎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但剛起步時,大都屬于“一把錘子、一把剪刀、一桶膠水”的家庭作坊式生產,導致產品壽命太短,一度被戲稱為“禮拜鞋”。今天,“禮拜鞋”已經成為往日的笑談,黃埠和吉隆制鞋企業紛紛運用ISO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流水線生產,全面提高鞋產品質量。目前,鞋產品合格率達99%,近40家鞋廠通過ISO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鞋企業還加大技術創新和設計創新的投入,專門設立研發中心從事產品研發,實行“走出去”戰略,全面掌握全球流行款式、流行趨勢,使當地鞋的外觀和款式一直領導潮流,特別是在該縣成功舉辦兩屆鞋文化節后,“中國時尚女鞋重要生產基地”這個金字招牌聞名海內外,產品遠銷歐洲、日本、美國、南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惠州人千里迢迢從北京或者上海等城市買回黃埠或吉隆鞋的事屢見不鮮。無論是廣交會、中博會,還是德國杜塞爾多夫和意大利米蘭國際皮革展銷會,老外們都對黃埠和吉隆的鞋贊不絕口。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徐永這樣評價惠東鞋:“時尚、新穎”。 埠或吉隆鞋的事屢見不鮮。無論是廣交會、中博會,還是德國杜塞爾多夫和意大利米蘭國際皮革展銷會,老外們都對黃埠和吉隆的鞋贊不絕口。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徐永這樣評價惠東鞋:“時尚、新穎”。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