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鞋類反傾銷調查愈演愈烈無錫鞋企處變不驚待“洗牌”
據了解,目前無錫約有60多家企業出口鞋類產品,歐盟是我市繼日本、美國后的第三大鞋類出口區域。此次歐盟對我皮鞋、勞保鞋的反傾銷調查,無錫企業有兩家涉案,分別是江蘇開元國際集團無錫澤華經貿有限公司和無錫中潤集團有限公司,涉案資金分別為31萬美元和0.4萬美元。兩家都沒有提出應訴。根據歐盟的反傾銷規定,沒有應訴的企業將被征收極高的反傾銷稅率。
面對可能出現的這種結果,涉案鞋企表示將積極應對。事實上,一旦歐盟征收反傾銷稅,企業的產品競爭力將被大大削弱,但企業依然可以另辟蹊徑,找到新的出路。“澤華”經貿業務二部的經理蘭偉說,企業可以通過代理分銷一部分產品或通過獲得香港、韓國等產地證來“迂回”銷售,可以走高端路線增加利潤空間,或轉而生產其他品種的鞋類產品,一樣都能在歐洲創造利潤。
沸沸揚揚的中美紡織品談判也讓鞋企對政府抱有很大的期望:“跟紡織品比,鞋子問題實在是‘小巫見大巫’,紡織品都能談下來,鞋子有什么好擔憂的?”一鞋企負責人輕松地說。
我市沒有涉案的企業,則將這份“幸運”歸功于對行業環境的洞悉先機。無錫一些鞋企早已停止了真皮類制品的生產,從而規避了這一風險。
無論是否涉案,無錫鞋企還都看到了反傾銷調查這把“雙刃劍”背后的利好局勢,即反傾銷稅開征后,將迎來制鞋行業的重新洗牌,鞋企也將“呼吸”到良性競爭的清新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