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峰將打造世界一流聚氨酯制造基地
跨躍式發展 從小企業走向大集團
在華峰沒有進入聚氨酯產業以前,國內聚氨酯產業基本是國外企業一統天下,國內鞋革行業采用的聚氨酯材料基本依靠進口,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到如今,“中國十大鞋王”中的大部分企業都使用華峰產品,華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鞋底原液生產基地,國內每年采用華峰集團“聚峰”牌聚氨酯原料生產的成品鞋在1億雙以上。不知情的人很難想象,華峰的前身是1991年誕生的生產編織袋這種“小商品”的小企業。
早在塑料十一廠生產塑料制品的時候,后來成為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的尤小平就一直在思考,技術含量低的塑料制品是拾遺補缺的低檔產品,發展前途有限,難以形成企業的核心優勢。于是他把目光瞄準了新興的高分子材料行業聚氨酯。聚氨酯產業具有高效益、低消耗的產業優勢,還是一種新型的環保材料。在他的帶領下,1994年,華峰投資2000多萬元引進了聚氨酯鞋底原液生產設備和技術,并于當年12月底正式投產,進入了極具發展潛力的聚氨酯領域。
選擇一個產業只是把握住了一次機遇,如何在這個產業中把企業做大做強,這才是企業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在進入聚氨酯領域后,尤小平并沒有止步不前,而是不斷把企業積累的利潤重新投入企業,促進企業的滾動發展和產業鏈的拓展。1995年,溫州鞋業蓬勃發展,尤小平看到生產鞋底的新型材料聚氨酯鞋底原液供不應求,于是他馬上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建成了年產3萬噸的聚氨酯鞋底原液生產線,當年產值便突破億元,實現了企業做大做強的第一步。到了1997年,溫州制革業迅速崛起,但生產原料合成革樹脂大部分又過分依賴進口。這時,華峰再次抓住機遇,建造起了聚氨酯革用樹脂生產線,并于當年試產一次成功,公司銷售總額猛增到3億多元,華峰在聚氨酯生產領域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時間推移到1999年,投資1.3億元、技術含量更高的聚氨酯彈性纖維(氨綸)一期生產線在華峰又成功投產。添加了氨綸的運動服舒適性和彈性會大大增加,添加了氨綸的高檔西服會更加挺括、不易變形,華峰生產的氨綸在市場上成了搶手貨。這一年,華峰銷售額也猛增到10億元。
企業迅猛發展,企業實力迅速壯大,但尤小平并沒有被成功沖昏頭腦。他深刻認識到,隨著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向資金和技術密集型轉型,華峰的股權結構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企業治理結構必須從傳統家族管理走向現代法人治理,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是必由之路。在企業管理體制上,他又開始了新的創新歷程。
從1999年到2004年,華峰集團開始逐步吸納企業內部自然人投資入股,并按照這種方式先后組建了氨綸公司、上海公司、晉江公司等獨立法人企業;在此基礎上,股權進一步向社會開放,吸引社會資本,構建規范現代法人治理企業,讓華峰成為社會化的公眾企業。1999年12月,華峰以氨綸項目建設為切入點,按照“新項目、新公司”的思路,實施“從母體突破,在體外新生,促整體提升”的企業發展戰略,組建成立了浙江華峰氨綸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完全按現代企業制度進行構建和運作,實現從投資者管理模式向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從家族式管理向專業化管理的轉變。從此,華峰集團的創業歷程翻開了全新的一頁,也標志著華峰集團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氨綸公司董事會現有成員9人,家族成員只占2名,外部獨立董事3名,由社會上知名專家和學者擔任。浙江華峰氨綸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組建之后,即確立了打造現代高科技企業、積極走向資本市場的目標,開始了緊張有序的上市前期準備工作。2004年7月,氨綸股份公司順利通過中國證監會的股票發行審核,即將在國內證券市場掛牌上市,成為溫州地區第一家在國內上市的民營企業。2002年,華峰集團啟動了管理提升工程,開始了整個集團的制度變革和管理提升之路。
信譽為本 從成功企業走向卓越品牌
卓越的品牌質量保證和完善的售后服務是華峰集團多年來獲得用戶信賴并迅速發展的根本前提和保障。華峰對產品質量的把關,是從原材料開始的。無論是聚氨酯還是氨綸生產原料,都是按照拜耳、巴斯夫等國際級的供應商提供的標準,確保材料符合要求。在使用原材料前,對每種原材料都進行多次測試。華峰集團每年都對供應商進行“合格供方”評定,并進行污點記錄。浙江、江蘇幾家紙管供應商因3次出現質量缺陷,不僅被退貨,還被華峰從其合格供應商名單中剔除。
除了嚴把原材料關外,為了保證質量,華峰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全程采用自動化控制系統,而據了解,在國內聚氨酯樹脂生產企業中,至今也只有華峰采用了自動化系統。在成品檢驗中,華峰同樣參照國際標準,在一次國內質檢機構將華峰的聚氨酯產品和意大利COIN、美國DOW、韓國東城等同類產品,放在一起的檢測中,華峰產品的性能和整體技術參數一點也不遜于這些國際大企業,部分技術參數還領先于他們。如今,當你踏入華峰偌大的全空調聚氨酯纖維生產車間,感受到的將是一種與一般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完全不同的氛圍。在控制室里,只有幾位年輕的大學畢業生面對著4臺電腦和一排排按鈕,監控著整個生產流程的2000多個控制點。一位技術人員告訴我們,通過信息化手段改造生產流程,可以嚴格而精確地控制化學反應的時間、溫度等,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產品質量。在接下來的幾個技改項目中,華峰將全面采用信息化技術,不斷實現生產自動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
無論多好的產品,最終評定它的是客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說到底是客戶給予的。華峰優質的售后服務,在國內同行中獨一無二。華峰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在各主要市場都設立了售后服務機構,實現一對一、門對門服務,同時設立質量熱線免費電話。客戶在使用華峰產品過程中遇到問題,可隨時撥打電話。我們在華峰還得知,他們的客服人員和技術人員都是24小時開機,一旦客戶有什么要求,或對質量有反映,第一時間派人過去服務。浙江平湖有一家企業,使用華峰的革用樹脂,由于是新原料,雖然華峰已經給了技術參數,但產品沒有做成功,便懷疑原料質量有問題。華峰接到電話后,馬上派出專業技術人員,連夜坐車趕到平湖,檢測后發現是因對方在生產過程中工藝等不太成熟而導致生產失敗。華峰技術人員幫助該企業用同樣的革用樹脂把產品做好,隨后,技術人員又對該廠員工的生產技術作了指導,獲得客戶高度贊許。去年,省外一家位于偏遠落后農村的企業在使用華峰氨綸產品時出現問題,華峰馬上派出技術骨干趕往廠家,結果發現同樣也是對方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偏差。為了解決問題,技術人員連續在當地呆了20多天,直到該企業生產出符合要求的產品才回來。而在那20多天,這名技術人員都住在當地只有十幾元一夜的小旅館里。
自主創新 從中國制造走向世界領先
打造國際一流品牌,培育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力,是構筑華峰百年基業、實現跨越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作為中國聚氨酯工業的先鋒,華峰集團堅持以建設現代卓越企業,打造世界一流民族品牌為目標,致力于自主創新,提高品牌核心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逐漸走向產業先進、資本開放、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
華峰剛開始生產聚氨酯和氨綸時,雖然質量方面已臻一流,但客戶只知道“萊卡”、“杜邦”等國際知名品牌和企業,不知“華峰”。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尤小平對此深有體會,他說,在市場、特別是國際市場競爭中,品牌建設是國內企業同國際化工巨頭最大的差距。
華峰提升品牌的立足點就是在吸收、消化國外技術的基礎上,自主研發創新核心技術。“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手中,市場才會傾向華峰。”從一開始,華峰就將高強度的技術改造投入列入集團的發展戰略中。華峰集團從1994年至今已累計投入技術改造和研發資金10多億元,建成目前世界最大的聚氨酯鞋底原液和革用樹脂生產裝置。1996年華峰成立技術研發中心,現已建成聚氨酯樹脂、氨綸兩個省級技術中心,擁有科研人員100余名、各類專業實驗室15個、試驗裝置國內領先的現代化研發基地。中心先后引進一批國際知名的聚氨酯科研專家,并通過建立完善的研發管理和考核機制,形成了完備的新產品開發實力和開發體系。
1999年,華峰從日本全套引進氨綸生產技術和設備,在浙江省內率先生產氨綸產品后,5年內投入5億多元的資金進行了技術改造,通過自主創新,在工藝配方、反應機理、過程控制、高生產效率設備的開發應用,以及差別化品種的開發等方面完全形成自主核心技術,企業設備國產化程度達到95%以上。目前,氨綸公司擁有“15D-30D細旦氨綸纖維生產技術”、“高透明有光氨綸纖維技術”、“消光氨綸纖維技術”等高端核心技術,自行設計開發的智能化DCS自控技術和單孔紡氨綸生產工藝技術及高速紡絲生產技術,皆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由于擁有自主創新技術,華峰集團的“千禧”牌氨綸大大增強了與國際知名品牌氨綸的競爭力。以前在棉包芯氨綸絲、細旦氨綸絲等高端領域,企業一般都使用“萊卡”等國外品牌,現在不少企業都改用華峰的“千禧”,“千禧”成為國內替代進口產品的首選品牌,打破了國外公司產品壟斷國內市場的局面。
多年來,華峰集團依靠自主創新,積極實施品牌戰略,不斷優化質量管理和客戶管理,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同時,華峰還積極應對和突破產業及貿易壁壘,積極拓展產業鏈,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技術創新和品牌發展之路。我們堅信,華峰必將同國內眾多的聚氨酯生產企業一起,努力打造屬于中國的民族品牌,使中國不僅成為一個聚氨酯產品制造大國,而且成為聚氨酯產業強國。
現在,華峰集團開始了新的發展歷程,2005年,華峰集團溫州本部總產值將突破30億元,到2010年把總產值做到100個億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華峰集團正致力于推動中國聚氨酯工業的發展,肩負起打造世界一流民族品牌,做大做強中國聚氨酯民族工業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