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機展覽期待走出尷尬境地中歐鞋企民間通道探和解
2005-11-16 15:37:18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11月9日,"中歐鞋業合作論壇"在北京飯店舉行。記者從主辦方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了解到,來自西班牙、意大利和中國的鞋商們一起在飯店A座18層的會議廳里擺起了鞋攤。北京燕莎友誼商場、貴友大廈的鞋帽采購部經理們打算洽談購買一批歐洲高檔皮鞋,而來自中國各地的一些鞋企業則希望在這里找到愿意在中國投資鞋業的歐洲伙伴。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下旬剛剛結束的廣交會上,歐盟對我國皮面皮鞋的反傾銷稅率遲遲未定,使本屆"廣交會"上歐洲客人明顯減少;另外,業內風傳歐盟明年將對中國皮鞋大幅提高反傾銷稅率。一位皮鞋出口企業人士表示,如果反傾銷稅率達到40%-50%,歐洲客戶就會放棄中國皮鞋。
一正一反,相諧成趣。眾所周知,今年6月和7月,歐盟委員會分別對自我國進口的勞保鞋和皮面鞋進行反傾銷調查,目前皮鞋的抽樣核查已經結束,勞保鞋的抽樣核查也已經開始。據歐方消息,調查結果可能在年底之前出臺。歐盟對中國皮鞋反傾銷案涉案金額高達7.3億美元,創下歐盟迄今對華反傾銷案件之最。在這一關鍵時刻舉行此次中歐鞋業間的高層論壇具有重要意義,它必將有力推進雙方的交流與合作。
很難讓人相信,中歐之間正處在可能爆發鞋貿易戰的前夜。
合作才是出路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會長霍曉虹在發言中說,近年來,中國鞋業發展迅速,出口增長較快,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物美價廉的產品,但同時也給傳統制鞋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沖擊。一些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產業,通過各種貿易救濟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等方式阻止中國鞋進入其市場,有些甚至采取了極端的方式。這是中國業界不愿看到的,但在現階段又是難免的。她表示,中國業界不懼怕貿易摩擦,因為我們沒有傾銷,中國鞋的成本確實是比較低;我們也不懼怕外國的技術標準,而是把它視作來自外部的對我產業提升的推動力。但是,中國方面不愿把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用到口舌之爭上,我們真誠地希望通過與國外鞋業界的交流和合作,增進相互了解,發揮各自長處,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實現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提供的數據表明,中國高質量皮鞋平均售價不足6美元/雙,而意大利、西班牙的要賣到25美元/雙以上。中國生產的鞋多為中低檔產品,而歐洲的產品多為高檔產品,二者產品并不直接競爭,而是滿足不同層次市場的需求,互補性較強。
西班牙鞋業聯合會主席、歐洲鞋業聯合會主席卡爾沃在論壇上表示,中歐鞋業之間必須通過合作建立良好的關系,而且合作也是防止使用貿易保護性措施的最佳途徑。據悉,此次西班牙共有12家鞋類生產企業隨卡爾沃來訪,它們與近50家中國鞋類生產、經銷企業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民間聯姻潤滑摩擦不久前,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組團到歐洲各國商會游說,希望雙方不要將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用到口舌之爭上,而是謀求合作。這一提議得到了卡爾沃的響應,促成了雙方業界交流理解的愿望,此次"中歐鞋業合作論壇"因此應運而生。"目前中歐鞋業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對于任何一方的傷害,都必然傷及另一方,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霍曉虹在當日論壇上說。
霍曉虹與卡爾沃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和歐洲企業聯姻的紅娘。歐洲的鞋企業在研發、設計,以及管理人才上有優勢,而中國企業則在人力資源等方面有優勢,霍曉虹表示非常歡迎歐盟鞋業來華投資辦廠,商會愿意為他們提供最大的幫助。
霍認為,商會之間的溝通與政府之間的磋商,在雙方的貿易形勢中猶如一車之兩輪,兩輪需要同時"作戰"以解決爭端。
而這種以半民半官、以民代官的途徑推動經貿關系,增強與貿易伙伴的對話和交流,也獲得了官方的認可。中國商務部官員認為這是建立國際間貿易協調機制的一部分。
"開辟'民間外交'的交流渠道,是協調爭端的另一途徑,民間商會應該在這方面起到獨特而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一位官員告訴記者。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因此前往11月9日的論壇助陣。他說,商務部支持中歐業界加強交流,"用貿易限制手段解決中歐鞋類貿易爭端,不如在合作中尋求雙贏。"
官方聲音:公平是原則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副局長王受文在發言中強調,中歐鞋業的競爭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平競爭。首先,中國已經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國家,這一點已經得到了許多國家及國際組織的承認;其次,經過20多年的改制與發展,中國的鞋類行業也是完全市場導向的,沒有任何政府干預;再者,中國鞋類對歐出口不存在任何傾銷行為,這是由于傾銷本身是一種奢侈的游戲,只有實力強大的企業才玩得起,而中國的鞋類企業基本都是中小型企業,根本沒有這種能力來長期補貼歐盟或是其他地區的消費者。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企業在知識產權、勞工權益維護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他還指出,中歐雙方的制鞋業有很強的互補性。中國生產的多為中低檔產品,而歐洲的產品多為高檔產品,中歐制鞋業已經展開了很好的合作,并為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而歐盟內部有些人錯誤地認為中國鞋類進口沖擊了歐盟的制鞋業,尤其是近來歐盟頻繁對我鞋類產品發起反傾銷,不僅損害中國企業的利益,也損害了歐盟廣大進口商和消費者的利益,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歐盟產業的發展。他希望歐方能夠從維護中歐經貿關系大局出發,通過談判和磋商的方式解決中歐之間的鞋類貿易糾紛,而不應動輒尋求貿易限制手段。他表示非常歡迎歐洲鞋業來華尋求合作,以發揮各自的比較有勢,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實現互利共贏。
王受文呼吁:"歐盟業界要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鞋業的市場經濟狀況,并告知歐盟委員會,將更多的中國涉案企業視為市場經濟的企業。只有這樣,公平競爭才有一個基礎,否則的話規則不公平,很難使競爭在一個公平的基礎上進行。"
卡爾沃則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興趣,他說:"我們希望在中國市場上有立足之地,我們希望有機會提供我們懂得如何制造,而且能夠制造的產品。對于我們而言,遵守游戲規則、雙方合作為西班牙產品打開在中國的銷路是我們作為一個行業的重要目標。"
一正一反,相諧成趣。眾所周知,今年6月和7月,歐盟委員會分別對自我國進口的勞保鞋和皮面鞋進行反傾銷調查,目前皮鞋的抽樣核查已經結束,勞保鞋的抽樣核查也已經開始。據歐方消息,調查結果可能在年底之前出臺。歐盟對中國皮鞋反傾銷案涉案金額高達7.3億美元,創下歐盟迄今對華反傾銷案件之最。在這一關鍵時刻舉行此次中歐鞋業間的高層論壇具有重要意義,它必將有力推進雙方的交流與合作。
很難讓人相信,中歐之間正處在可能爆發鞋貿易戰的前夜。
合作才是出路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會長霍曉虹在發言中說,近年來,中國鞋業發展迅速,出口增長較快,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物美價廉的產品,但同時也給傳統制鞋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沖擊。一些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產業,通過各種貿易救濟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等方式阻止中國鞋進入其市場,有些甚至采取了極端的方式。這是中國業界不愿看到的,但在現階段又是難免的。她表示,中國業界不懼怕貿易摩擦,因為我們沒有傾銷,中國鞋的成本確實是比較低;我們也不懼怕外國的技術標準,而是把它視作來自外部的對我產業提升的推動力。但是,中國方面不愿把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用到口舌之爭上,我們真誠地希望通過與國外鞋業界的交流和合作,增進相互了解,發揮各自長處,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實現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提供的數據表明,中國高質量皮鞋平均售價不足6美元/雙,而意大利、西班牙的要賣到25美元/雙以上。中國生產的鞋多為中低檔產品,而歐洲的產品多為高檔產品,二者產品并不直接競爭,而是滿足不同層次市場的需求,互補性較強。
西班牙鞋業聯合會主席、歐洲鞋業聯合會主席卡爾沃在論壇上表示,中歐鞋業之間必須通過合作建立良好的關系,而且合作也是防止使用貿易保護性措施的最佳途徑。據悉,此次西班牙共有12家鞋類生產企業隨卡爾沃來訪,它們與近50家中國鞋類生產、經銷企業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民間聯姻潤滑摩擦不久前,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組團到歐洲各國商會游說,希望雙方不要將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用到口舌之爭上,而是謀求合作。這一提議得到了卡爾沃的響應,促成了雙方業界交流理解的愿望,此次"中歐鞋業合作論壇"因此應運而生。"目前中歐鞋業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對于任何一方的傷害,都必然傷及另一方,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霍曉虹在當日論壇上說。
霍曉虹與卡爾沃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和歐洲企業聯姻的紅娘。歐洲的鞋企業在研發、設計,以及管理人才上有優勢,而中國企業則在人力資源等方面有優勢,霍曉虹表示非常歡迎歐盟鞋業來華投資辦廠,商會愿意為他們提供最大的幫助。
霍認為,商會之間的溝通與政府之間的磋商,在雙方的貿易形勢中猶如一車之兩輪,兩輪需要同時"作戰"以解決爭端。
而這種以半民半官、以民代官的途徑推動經貿關系,增強與貿易伙伴的對話和交流,也獲得了官方的認可。中國商務部官員認為這是建立國際間貿易協調機制的一部分。
"開辟'民間外交'的交流渠道,是協調爭端的另一途徑,民間商會應該在這方面起到獨特而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一位官員告訴記者。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因此前往11月9日的論壇助陣。他說,商務部支持中歐業界加強交流,"用貿易限制手段解決中歐鞋類貿易爭端,不如在合作中尋求雙贏。"
官方聲音:公平是原則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副局長王受文在發言中強調,中歐鞋業的競爭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平競爭。首先,中國已經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國家,這一點已經得到了許多國家及國際組織的承認;其次,經過20多年的改制與發展,中國的鞋類行業也是完全市場導向的,沒有任何政府干預;再者,中國鞋類對歐出口不存在任何傾銷行為,這是由于傾銷本身是一種奢侈的游戲,只有實力強大的企業才玩得起,而中國的鞋類企業基本都是中小型企業,根本沒有這種能力來長期補貼歐盟或是其他地區的消費者。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企業在知識產權、勞工權益維護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他還指出,中歐雙方的制鞋業有很強的互補性。中國生產的多為中低檔產品,而歐洲的產品多為高檔產品,中歐制鞋業已經展開了很好的合作,并為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而歐盟內部有些人錯誤地認為中國鞋類進口沖擊了歐盟的制鞋業,尤其是近來歐盟頻繁對我鞋類產品發起反傾銷,不僅損害中國企業的利益,也損害了歐盟廣大進口商和消費者的利益,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歐盟產業的發展。他希望歐方能夠從維護中歐經貿關系大局出發,通過談判和磋商的方式解決中歐之間的鞋類貿易糾紛,而不應動輒尋求貿易限制手段。他表示非常歡迎歐洲鞋業來華尋求合作,以發揮各自的比較有勢,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實現互利共贏。
王受文呼吁:"歐盟業界要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鞋業的市場經濟狀況,并告知歐盟委員會,將更多的中國涉案企業視為市場經濟的企業。只有這樣,公平競爭才有一個基礎,否則的話規則不公平,很難使競爭在一個公平的基礎上進行。"
卡爾沃則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興趣,他說:"我們希望在中國市場上有立足之地,我們希望有機會提供我們懂得如何制造,而且能夠制造的產品。對于我們而言,遵守游戲規則、雙方合作為西班牙產品打開在中國的銷路是我們作為一個行業的重要目標。"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溫州鞋企赴西班牙公關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