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批發市場"成重點
據悉,招商者以優惠政策吸引經營戶:8月10日后進入該服裝鞋帽批發市場,在經營滿半年后,一次性獎勵經營戶1000元,試營業期間,工商、國稅、地稅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盡量給予優惠。在11月1日前開業的前30名入駐的服裝、鞋帽和包裝經營戶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獎金由2萬元到3000元不等;12月31日前入駐的經營戶,每戶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人民幣1000元等……
面對上門的招商,鯉城區有關部門擬采取措施,鞏固現有的舊車站商圈。按照鯉城區經貿局有關負責人的說法,鯉城將充分利用市場的先發效應,加大招商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舊車站車輛分流后,貨運公司已著手盤活,正在建設部分臨街商鋪,要繼續與市貨運公司聯系,盡可能利用舊汽車站的場所改造成店鋪。充分尊重商戶的選擇,滿足商戶需求,改善舊車站周邊的基礎設施和環境。
面對這場招商之爭,商家又是如何看待呢?
“哪里生意好做,就往哪里發展,希望政府能提供好的發展環境。”幸福街一位鞋商如是說。這種聲音在商家中具有一定普遍性,也為決策部門在商業布局上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調查(一):商圈之爭——鞋街的成長與困惑
幸福街,這是一個有著十余年歷史的鞋業批發市場。就是這條百多米長,擁擠的小巷,形成了市區一個規模龐大的鞋業批發市場,每年向鯉城區繳納的地方稅收超過百萬元。它的發展歷程與現實,可以算得上舊車站商圈的一個范本。
起步
在鞋街中段開店的盧長其是泉州市區最早做鞋業批發的商人之一,也是最早一批進駐幸福街的鞋店老板。
盧長其說,最早市區鞋業批發商主要集中在講武巷、涂門街一帶,有20多家,以市區人為主。在上世紀80年代左右,那里既是市區的中心位置,又是舊車站所在地,交通很方便,人氣也很旺。每天都有大包小包的鞋從講武巷、涂門街運出去,經車發往晉江、石獅、三明、莆田等地。那時加上被稱之為“臺灣街”的指揮巷賣有走私的手表、小家電等也是引來各路商客,所以當時這一帶非常繁榮。后來打擊走私貨,指揮巷很多店都紛紛遷往晉江、石獅,這里的市場人氣就沒那么足,也慢慢走向蕭條。
1998年,涂門街二期拆遷到了這些鞋店的位置,鞋店就開始從涂門街往加油站方向內遷,最后剩下的10余家店的老板選擇了幸福街。
成型
“大家選擇這里,主要是因為離車站比較近!”盧長其說。
目前,幸福街的鞋商由當初的10余家發展到100多家,幸福街“鞋街”的名氣也慢慢地大起來。很多外地人特別是溫州人也紛紛來此開鞋店。久而久之,鞋街的名頭打響了,輻射面也大了。且不說廈門、漳州的人都來此批發鞋,那些人高馬大的外國人,也會光臨這里。
“很多來自印度、菲律賓、泰國和新加坡的商人也來這里批發鞋。他們有的語言不通,還自帶翻譯。”盧長其說。
白天的幸福街,進出的人不斷,有的騎著“老人車”載貨的,有的是用三輪車,有時走在街上,還要擦身而過。
“鞋街來往人之多,你可能想象不到。就說車吧,一定要趕在上午8點之前出小區,要不然就開不出去了。”家住幸福社區的魏女士說。
晚上,盡管客人已散,但仍在繁忙地運行著——鞋店一般都是利用夜間進貨。在不遠處的舊車站,很多貨物正從車上卸下來,再用三輪車或者“老人車”一車車搬進街道。
繁榮
幸福街的興起,帶動了街區的繁榮,推動了舊車站商圈的形成,不僅造就了一批有不少家當的老板們,而且提供了數量可觀的就業崗位,對周邊的產業發展也起帶動作用。
“別看這短短的街道,提供的就業機會大。”幸福社區居委會一位工作人員說,光是幸福街鞋業批發市場上從事鞋業交易,就可以解決一千多人的就業問題,更不用說為“鞋街”提供快餐、住宿、運貨的人的就業問題了。
而幸福街周邊分布的14家旅社也幾乎爆滿,每天住滿了來“鞋街”做生意的各地客商。
在鞋街里,人們不僅能靠打工、做餐飲、開旅館賺錢,住在“鞋街”兩側的居民靠租房發財。街道兩側原本是儲藏間的房子,現在均被改造成店面,用于出租給鞋商們。按照盧長其的說法,當年,他在這條街,最初租的是一間由廚房改造成的店面,而當年的這位業主,就是靠收取這些租金,在市區買了房子。
在幸福街上,一個店面的租金有多少?它可與市區繁榮的中山中路的租金不相上下。“在這條街,沒有低保人員。”該社區的工作人員說,幸福街上的老居民,有的干脆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自己在偏一點的地方租房,這樣每月還可以結余不少錢;就是買房,每月的租金用來支付銀行按揭也是綽綽有余。
困惑
前段時間,豐澤區有人跑到幸福街招商,分發招商廣告單,提出了各項優惠措施,吸引商家到客運中心附近的“服裝鞋帽批發市場”。
面對招商,鞋街的一些老板們產生困惑:本地政府為何不能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呢?畢竟,他們還是很愿意留在這邊發展的。
盧長其說:鯉城區這條街再不能遷出去,一來對區財政收入影響大,二來一個市場的形成不是政府的行為就能解決的,而是商家選擇的結果。他認為,豐澤區雖然過來招商引資,但是只要幾家大戶不過去的話,其他的鞋店也基本不會過去。畢竟幸福街鞋業一條街的名氣已經打響,商家顧客都比較認可,消費群體形成,要是遷出去另行發展,代價太大,商家們清楚想要再造一條盡人皆知的鞋街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
鞋街雖然擠,但是這些鞋店的老板們在這里做生意很歡愉,他們認為這樣才有做生意的氣氛。“但是,現在和以前不能比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鞋店老板說,“自從舊車站搬遷出去,人流量少了很多。舊車站改為貨運中心,且離鞋街也不遠,送貨也不成多大的問題。只是交警部門對貨車有了嚴格的規定,還要去拿通行證。”
“我們也希望在這里做生意,快快樂樂的,也不希望離開這里。”這位老板說。
調查(二):商圈之爭——一場招商遭遇戰
兩地對鞋街的爭奪,只是商圈之爭的一個縮影而已。豐澤區想創建新的商圈,鯉城區則希望固守現有的舊車站商圈并進一步繁榮。
那么,在這場招商之爭中,兩地又是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進行商業布局呢?
舊車站商圈老了
其實,泉州舊車站商圈的形成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從上世紀50年代就在舊車站工作的成女士說,1954年這里設立車站時,現國道324線就從站前通過,比較冷僻。形成商圈初始,是因為泉州商業系統在此設立倉儲,其中的五交站倉儲存在至今。倉儲設于車站附近,泉州商業貨物集散地等于就在這里。“從上世紀70年代中起,這里物流和人流開始多起來。”一些國有和街道辦的小旅社、小飯店進入這一區域,到了1977年至1979年這三年,是泉州車站商圈大致形成的時期,布匹、手表、三用機、雨傘、箱包等小件商品擺滿車站街頭。先是講武巷、天后路、指揮巷,接著是幸福街、涂門后街、中山南路,車站前后左右,聚集的幾乎都是小商品批發者。
后來,泉州國有商業坐不住了,開始籌劃進入車站商圈,先后在這一帶建有華聯商廈和泉州市工業品批發市場。而稍早前,泉州五交站的生意就已悄然參與到車站商圈中。
依托舊車站這一載體形成了服裝、鞋帽、床上用品、針紡織品以及小商品批發市場,數百批發商聚集一起,比較成規模的有幸福街鞋類,市工業品批發中心的床上用品、針紡織品批發,涂門后街、聚寶大廈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效應顯著,是老城區商業繁榮的一個重要區域。
7月1日起,舊車站外遷,車輛分流,導致客源減少,周邊專業市場受到一定影響。舊車站商圈的前途成為部門商家關注重點。
招商與反招商
前不久,豐澤區在新的客運中心站周邊六七條街500多間店面籌辦“服裝鞋帽商品批發市場”,招商對象直接面向舊汽車站商家,并出臺相關政策:對8月10日后進入該服裝鞋帽批發市場,在經營滿半年后,一次性獎勵經營戶1000元,對出租該店面的業主也一次性獎勵1000元。試營業期間,工商、國稅、地稅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盡量給予優惠。
面對風起云涌的變遷,鯉城區政府非常重視,專門為繁榮舊車站商圈而開專題會研究目前所面臨的一切問題。
鯉城區經貿局副局長陳輝煌說,豐澤區在新的客運中心站周邊籌辦“服裝鞋帽商品批發市場”的設想不錯,但是短期內無法聚集商氣,而小商品批發市場就是需要喧囂、要擁擠,要既方便又不方便,舊汽車站商圈正好符合這一特性。在與商家的座談調查過程中,商家反映,舊車站形成服裝、鞋帽、床上用品、紡織品以及小商品批發市場比較集中,氣氛濃厚,市場成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大部分商家還是想留在原地經營。他們要求鯉城區政府采取措施積極應對豐澤區的招商,工商、稅務等相關部門要正視汽車站外遷,客源減少,生意有所影響這一情況,適當調低稅費,加大宣傳力度,改造或挖潛,拓展發展空間,保持市場繁榮。
幸福街的商家有的曾到豐澤區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看過,他們有的在那里買完店面租給別的商戶,自己又跑回幸福街做自己的生意,有的去了又回來了,有的大商戶對那里的優惠條件根本不動心。
部門行動 重振舊汽車站商圈
陳輝煌說,鯉城區政府將充分利用市場的先發效應,加大招商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當前,舊車站車輛分流,是貨運公司已著手盤活,正在建設部分臨街商鋪,要繼續與市貨運公司聯系,盡可能利用舊汽車站的場所改造成店鋪。
而此次改動最大,對幸福街的商家們最有好處的就是打通幸福街到舊車站的通道,使從舊車站通往幸福街的交通變得四通八達。在舊車站商圈內處于關鍵位置的“泉州物資市場”,東面緊挨“幸福鞋業批發市場”和正在改建的舊車站“商貿市場”,這“三方五市”管理體制條塊不同,市場規則不系統,不完善;區域封閉分割,致使舊車站商圈輻射乏力。
鯉城物資公司杜經理說,為進一步促進老城區商貿業的繁榮,鞏固舊車站商圈商貿業發展,特別是2005年7月1日以后,舊車站客運東移,他們公司經過反復調查,跟蹤鞋業市場動態,并與經貿局、市直華聯商廈溝通后,認為:實施聯盟戰略,通過“物資市場”改造,充分發揮其特定地位作用,合力促進,可望舊車站區域物流鞏固發展。
物資公司在臨近幸福街與市工業品中心有600多平方米的倉庫,建議改成店鋪,打通幸福街與市工業品中心交通,促進幸福街鞋業市場加速擴容,引進商業地產商加快舊城改造,促進市場升級。主要措施是:在保持土地使用權不變的情況下,鯉城物資公司破墻切口,修筑主道,促使東面的“幸福街鞋市”與西面的“工業品市場”連接,互動互補。計需修筑三條主道和一條干道,總長約162米,1164平方米。
鯉城區有關部門還將協調,建議交警部門應適當放寬對該片區的交通管制,取消涂門街到涂門后街幾個路口左拐限制,允許小貨車通行。
此外,在稅費方面也予以扶持。建議國稅、地稅部門按照9月8日老城區市場建設繁榮工作專題會議精神暫不調高該片區稅收,在一定的時間內暫不再派人到該片區稅收調研調高稅收問題。工商部門要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盡量給予扶持,減少客商流失。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