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開發區:東寧縣發揮區位優勢
2005-11-09 15:19:39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黑龍江省東寧縣毗鄰俄羅斯,是有15年開放歷史的國家一類陸路口岸。近年來,東寧發揮前沿優勢,整合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多年對俄開放實踐中創建了獨具特色的跨境加工模式,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東寧的發展,在于把握了區位優勢,利用跨境加工做強做大縣域經濟。
東寧的境外加工,一是吉信模式,又稱“跨國連鎖加工”,即利用國內資源,境內生產半成品,境外加工組裝銷售。吉信集團與溫州達芙妮、盛宏達鞋業合作,總投資8000萬元,在境內創辦制鞋廠的基礎上,在俄羅斯烏蘇里斯克興建13條鞋業生產線,在俄注冊了“諾基”商標,日產鞋3萬雙,產品直銷莫斯科等地。
二是“兩頭在外”模式。即境內加工,原材料在外,產品銷售在外。寧城漁業利用俄豐富的水產品資源,在俄以合資方式設立捕撈公司,同時在東寧投資1500萬元建成黑龍江省首家俄天然海產品加工廠,日加工鱈魚10噸,產品獲歐盟認證,全部出口美國、西歐。吉信木業境外采伐木材,境內精細加工,實木家具等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進口木材加工復出口已發展成黑龍江省最大。順風公司進口俄產松籽,在境內興建了大型松仁加工廠,產品銷往美國、韓國和土耳其。在這一模式推動下,東寧建成了總占地543公頃的進出口加工園區,目前已入駐企業41戶,加工簇群初步形成,被確定為黑龍江對俄出口加工基地。
三是“前店后廠”模式。即在邊境線建市場,毗鄰區域建工廠。今年10月,經國家批準設立、總投資15億元的中俄東寧—波爾塔夫卡互市貿易區商品交易中心開業,聚集了國內4000多經營業戶入駐經銷俄市場緊缺商品,并吸引一批俄羅斯廠家進市經營。與之呼應,采取口岸型“前店后廠”模式,境內與浙江客商聯合整體開發加工區浙江工貿園,并在俄方一側興建“中國投資工業園”,吸引國外大企業互為投資,創建俄遠東輕工產品加工制造基地。
東寧模式的形成并非偶然。發揮比較優勢,搶占先機做大跨境加工。對俄經貿外有經濟強國群雄爭市,內有南方發達地區搶灘登陸,但東寧有自己的優勢:從黑龍江省來看,與俄羅斯有3000多公里的邊界線、15個國家一類邊境口岸、3個經國家批準設立的互市貿易區;具有國內一流的對俄經貿復合型人才,擁有東寧吉信、華宇等一大批經濟實力雄厚、客戶網絡健全、熟悉俄市場規則的企業和企業家隊伍;一百多年的對俄通商史造就了獨特的涉外經濟文化。作為毗鄰俄羅斯的開放前沿,東寧等東北沿邊口岸地區做大跨境加工正好綜合運用諸多優勢,捷足先登。
具體操作上,東寧采取了延展內外園區,做大跨境加工的策略。一是完善互市貿易區功能,加速完善商品交易、倉儲物流、商住服務等功能,打造國際性商品展示交易平臺。二是加強境外工業園建設,以東—波互貿區俄方一側“中國投資工業園”和吉信、華宇工業園等邊境地區境外工業園為重點,爭取專項扶持,適度外延擴張,加快與濱海邊區“工業生產型”經濟特區接軌,享受俄關稅、稅收等優惠政策,使境內企業“走出去”有立身之處、安家之巢,實現境外加工、投資聯動發展。三是整合境內對俄加工產業帶,以東寧中俄國際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黑龍江省五大對俄出口加工基地為重點,錯位發展,差異競爭,著力建設境內工業園區,推動跨區域對接整合。
其次,東寧縣還創優發展環境,靠扶持服務來做大跨境加工。一是提供政策支持。用足、用好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適用政策,制定出臺鼓勵企業開展跨境加工的優惠政策。二是強化資金保障。把握國家開發銀行支持黑龍江等地優勢企業集團到境外投資的機遇,積極推薦項目,申請專項扶持資金。鼓勵有實力企業加快上市步伐,廣借海內外資本提速發展。做強“農村信用聯社”這一地方銀行,全面啟動民間資本,活化融資方式,破解企業規模擴張遇到的融資難題。三是加強引導服務。建立完善中俄地方政府間會晤、互訪等機制,對跨境加工進行定期會商、統一規劃和專題推進。協調駐俄機構為發展跨境加工提供資訊,協助開辦展覽會、展銷會、洽談會、招商會等,為企業開發國際市場牽線搭橋。同時,東寧縣還按照“政府扶持,企業認同,行業自律,逐步壯大”原則,組織境外企業成立工商聯合會和華人商會。強化國際間商務溝通,引導企業境外守法經營,合理化解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各種摩擦和糾紛,不斷提升跨境加工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持久形成對俄經貿戰略升級的增長亮點。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