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埠時尚女鞋漫步天下
2005-10-23 10:10:50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鞋城黃埠每年產鞋1.5億雙,“足跡”遍及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南粵雄鎮
專業鎮街巡禮⒂黃埠
9月16日,惠州市遠東鞋業有限公司派出4名業務員前往德國,參加22日至25日舉行的杜塞爾多夫秋季國際鞋展。該鞋展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性專業鞋類制品博覽會。每年春、秋兩季,來自世界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參展商云集于此,展示他們的優秀產品和最新設計,引導世界鞋類消費和潮流的走向。
黃埠鞋頻頻走進國際大展,顯示了惠東縣黃埠鎮的專業實力:近2000家鞋廠、鞋材配套廠和鞋料店在忙個不停,僅去年一年,該鎮鞋業總產值31.6億元,1.5億雙黃埠鞋銷往全國各地及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F在,黃埠鞋業品牌建設和工業園區建設已經呈現出相當的規模,產業聚集優勢明顯,“中國時尚女鞋第一鎮”的美名當之無愧。
黃埠鞋業有位“祖師爺”
一位在黃埠鎮經商的意大利商人說:“我們用至少兩代人才能干成的事情,黃埠鎮僅用20年就完成了,這簡直是一個奇跡!
奇跡始于1981年,一位名叫李炳好的香港居民。當年,李炳好在家鄉黃埠鎮辦了個鞋廠,30來個本地青年成為黃埠鎮第一批制鞋工人。李炳好的鞋廠屬外資企業,產品不能內銷。剛剛洗腳上田的農民能做出什么好鞋子?工廠銷往香港的鞋子根本沒人要,李炳好虧本了。自找出路的工人們,在李炳好的幫助下紛紛開辦制鞋作坊,邁出了黃埠鞋業的第一步。李炳好給工人們傳授技術,借貸資金,把廠里的機器搬出去,讓大家排隊使用。幾年后,到李炳好的鞋廠停業之時,黃埠鎮的鞋業早已根深葉茂。黃埠人公認這一點:是李炳好教會了鄉親們做鞋。
制鞋專業鎮就在這群農民手里誕生、發展和壯大了。政府適時提出“以鞋立鎮、以鞋富民”的發展思路,促進了產業的蓬勃發展。到1991年,黃埠鎮的制鞋企業就發展到300多家。
家鄉人沒有忘記李炳好。黃埠鎮政府編印的《黃埠——廣東制鞋專業鎮》這本精美的畫冊里,稱李炳好先生為黃埠鞋業的“祖師爺”。
從“禮拜鞋”到“名牌鞋”
上世紀80年代的一段時間,黃埠鎮堪稱萬商云集,南腔北調的客戶擠在一個個家庭作坊門口,等待提貨。手工鞋乘火車,坐汽車,最終擺上各地的柜臺,穿在了人們腳上。然而,外觀漂亮的黃埠女鞋,因其壽命太短,被人笑稱為“禮拜鞋”。有人預言,不出10年,黃埠鎮的鞋業就不會存在了。
今天,“禮拜鞋”成了昔日笑談,黃埠鞋業已名滿天下。創名牌已經成為不少商人的追求,文利鞋業有限公司的張美輝就是其中一位。
文利公司產品的包裝箱上都印有國內某著名女星笑容可掬的大頭像。為了請她作形象代言人,張美輝一擲重金80萬。他說:“有個自己的品牌,一直是我們的理想。”
從當地政府的角度來看,通過品牌戰略可凸顯產業集群優勢,使產品知名度不斷提高,對此,黃埠鎮一向不遺余力。該鎮利用多種方式推介“惠東鞋”、“黃埠鞋”,使鞋城黃埠的吸引力日益增強。黃埠鎮還制定相關政策文件,對獲得省以上著名品牌稱號,和獲得縣十大鞋品牌的企業,鎮政府均有優惠政策予以扶持。
截至目前,黃埠鎮鞋業已經擁有5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1個惠州市知名商標。
小鎮產品走上國際展臺
“做鞋,有點兒像藝術創作,每個人開發理念不同,做出來的鞋子都不一樣!边h東鞋業有限公司鄒慶嚴說。
遠東鞋業的產品80%以上供出口,客戶主要集中在歐美、日本等地,是黃埠鎮規模較大的鞋廠之一,2004年出口額為800萬美元,預計今年將超過1000萬美元。近年來,無論是國內的廣交會,還是杜塞爾多夫、米蘭或拉斯維加斯的大型鞋展上,都少不了該公司的身影。
欲求得長期、穩定的合作,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展示是企業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黃埠鞋能擺上杜塞爾多夫、米蘭和拉斯維加斯的展臺,既是企業實力壯大的標志,也是黃埠與世界緊密相連的體現。
網絡為黃埠鎮提供了通往世界的另一條渠道。根據有關規劃,黃埠鎮在繼續做好“鞋城黃埠網”和“黃埠山區信息網”建設的同時,將致力于建立“鞋業產品專業交易網”。目前,黃埠鎮約有30%的企業開始利用網絡開展業務,該鎮希望,在兩年內使這個數字上升到50%。
“我們80%以上的客戶都是通過會展認識的!编u慶嚴說,“黃埠鞋業做的是全世界的生意,我的感覺是,這里與國外的聯系,肯定會越來越緊密!
南粵雄鎮
專業鎮街巡禮⒂黃埠
9月16日,惠州市遠東鞋業有限公司派出4名業務員前往德國,參加22日至25日舉行的杜塞爾多夫秋季國際鞋展。該鞋展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性專業鞋類制品博覽會。每年春、秋兩季,來自世界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參展商云集于此,展示他們的優秀產品和最新設計,引導世界鞋類消費和潮流的走向。
黃埠鞋頻頻走進國際大展,顯示了惠東縣黃埠鎮的專業實力:近2000家鞋廠、鞋材配套廠和鞋料店在忙個不停,僅去年一年,該鎮鞋業總產值31.6億元,1.5億雙黃埠鞋銷往全國各地及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F在,黃埠鞋業品牌建設和工業園區建設已經呈現出相當的規模,產業聚集優勢明顯,“中國時尚女鞋第一鎮”的美名當之無愧。
黃埠鞋業有位“祖師爺”
一位在黃埠鎮經商的意大利商人說:“我們用至少兩代人才能干成的事情,黃埠鎮僅用20年就完成了,這簡直是一個奇跡!
奇跡始于1981年,一位名叫李炳好的香港居民。當年,李炳好在家鄉黃埠鎮辦了個鞋廠,30來個本地青年成為黃埠鎮第一批制鞋工人。李炳好的鞋廠屬外資企業,產品不能內銷。剛剛洗腳上田的農民能做出什么好鞋子?工廠銷往香港的鞋子根本沒人要,李炳好虧本了。自找出路的工人們,在李炳好的幫助下紛紛開辦制鞋作坊,邁出了黃埠鞋業的第一步。李炳好給工人們傳授技術,借貸資金,把廠里的機器搬出去,讓大家排隊使用。幾年后,到李炳好的鞋廠停業之時,黃埠鎮的鞋業早已根深葉茂。黃埠人公認這一點:是李炳好教會了鄉親們做鞋。
制鞋專業鎮就在這群農民手里誕生、發展和壯大了。政府適時提出“以鞋立鎮、以鞋富民”的發展思路,促進了產業的蓬勃發展。到1991年,黃埠鎮的制鞋企業就發展到300多家。
家鄉人沒有忘記李炳好。黃埠鎮政府編印的《黃埠——廣東制鞋專業鎮》這本精美的畫冊里,稱李炳好先生為黃埠鞋業的“祖師爺”。
從“禮拜鞋”到“名牌鞋”
上世紀80年代的一段時間,黃埠鎮堪稱萬商云集,南腔北調的客戶擠在一個個家庭作坊門口,等待提貨。手工鞋乘火車,坐汽車,最終擺上各地的柜臺,穿在了人們腳上。然而,外觀漂亮的黃埠女鞋,因其壽命太短,被人笑稱為“禮拜鞋”。有人預言,不出10年,黃埠鎮的鞋業就不會存在了。
今天,“禮拜鞋”成了昔日笑談,黃埠鞋業已名滿天下。創名牌已經成為不少商人的追求,文利鞋業有限公司的張美輝就是其中一位。
文利公司產品的包裝箱上都印有國內某著名女星笑容可掬的大頭像。為了請她作形象代言人,張美輝一擲重金80萬。他說:“有個自己的品牌,一直是我們的理想。”
從當地政府的角度來看,通過品牌戰略可凸顯產業集群優勢,使產品知名度不斷提高,對此,黃埠鎮一向不遺余力。該鎮利用多種方式推介“惠東鞋”、“黃埠鞋”,使鞋城黃埠的吸引力日益增強。黃埠鎮還制定相關政策文件,對獲得省以上著名品牌稱號,和獲得縣十大鞋品牌的企業,鎮政府均有優惠政策予以扶持。
截至目前,黃埠鎮鞋業已經擁有5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1個惠州市知名商標。
小鎮產品走上國際展臺
“做鞋,有點兒像藝術創作,每個人開發理念不同,做出來的鞋子都不一樣!边h東鞋業有限公司鄒慶嚴說。
遠東鞋業的產品80%以上供出口,客戶主要集中在歐美、日本等地,是黃埠鎮規模較大的鞋廠之一,2004年出口額為800萬美元,預計今年將超過1000萬美元。近年來,無論是國內的廣交會,還是杜塞爾多夫、米蘭或拉斯維加斯的大型鞋展上,都少不了該公司的身影。
欲求得長期、穩定的合作,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展示是企業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黃埠鞋能擺上杜塞爾多夫、米蘭和拉斯維加斯的展臺,既是企業實力壯大的標志,也是黃埠與世界緊密相連的體現。
網絡為黃埠鎮提供了通往世界的另一條渠道。根據有關規劃,黃埠鎮在繼續做好“鞋城黃埠網”和“黃埠山區信息網”建設的同時,將致力于建立“鞋業產品專業交易網”。目前,黃埠鎮約有30%的企業開始利用網絡開展業務,該鎮希望,在兩年內使這個數字上升到50%。
“我們80%以上的客戶都是通過會展認識的!编u慶嚴說,“黃埠鞋業做的是全世界的生意,我的感覺是,這里與國外的聯系,肯定會越來越緊密!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