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欲設立臺商投資區突破困局
2005-10-20 09:46:51 來源:福建工商時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泉州市至今沒有一家國家級開發區、出口加工區或保稅區,這與泉州市經濟總量居全省首位、全國地級市第三和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是極不相稱的。省內有關專家認為,泉州作為福建經濟中部樞紐城市,建立臺商投資區,不僅是承接臺灣產業轉移的需要,更是我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需要。
我省全國政協委員林嘉騋今年3月份在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提出《設立泉州臺商投資區的建議》,9月份中旬正式得到回復——商務部已將泉州設立臺商投資區方案上報國務院審批。省內有關專家認為,泉州作為福建經濟中部樞紐城市,建立臺商投資區,不僅是承接臺灣產業轉移的需要,更是我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需要。泉州爭取了近十年的設立泉州臺商投資區的問題將劃上句號。
曾經的臺商投資熱土
人緣、地緣、血緣的優勢使泉州一度成為兩岸之間經濟交流合作的先行者。早在1983年,泉州就批準成立了第一家臺資企業,1987年兩岸擴大交流后,臺資開始大規模進入泉州,至1992年、1993年達到了高潮——在這兩年中,泉州市批準的臺資企業達270家。那時形容泉州是臺商投資的一方熱土,一點都不為過。然而,擁有眾多優勢的泉州在近年臺商投資祖國大陸的新一輪熱潮中,卻落在了后面,利用臺資持續下滑。據了解,2003年泉州共批準臺資企業1007家,而實際開業的不足600家,僅占五成七;實際到資總額6.7億美元,僅占全部外資實際額的不足一成。新批合同外資和外商實際到資分別增長了60%和10%,而合同臺資和臺商實際到資卻分別下降了9.1%和26.4%。
全國政協委員林嘉騋告訴記者,目前在泉州的臺資企業以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為主,且小企業占了絕大多數,平均投資額120萬美元左右,經營項目涵蓋制鞋、服裝、箱包、紡織、陶瓷、食品、機械五金、農副產品種植加工及小型房地產開發、商業零售、餐飲娛樂業等。能強力拉動經濟增長的高新技術企業,基本不見臺商的影子。
曾經的“臺商投資熱土”泉州,正走向“被臺商遺忘的角落”的尷尬境地。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泉州缺乏臺商投資區。林嘉騋認為,對臺招商品牌不強,缺乏載體,直接影響了臺資企業的聚集。目前,福州、廈門均有臺商投資區、保稅區,漳州、福州有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而泉州市至今沒有一家國家級開發區、出口加工區或保稅區。顯然,這與泉州市經濟總量居全省首位、全國地級市第三和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是極不相稱的。
有利承接臺產業轉移
被動的局面已引起泉州各方極大關注。為擺脫這一困局,真正發揮泉州得天獨厚的,作為閩省經濟總量最大、發展最快和最具活力地區的泉臺關系優勢,承接臺灣產業板塊式的轉移,泉州市擬設立臺商投資區。這兩年泉州分管經濟方面的領導加大了向國家申請設立臺資投資區的步伐,其申請報告已由泉州市政府報福建省政府轉呈國務院審批,并擬將位于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洛秀園區作為臺商投資區的起步區,規劃面積為10平方公里。
記者電話采訪泉州經濟技術投資區經濟局時,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泉州設立臺商投資區的條件已經成熟。據介紹,泉臺產業互補性強,泉州承接臺灣產業轉移優勢明顯。紡織服裝方面,泉州已形成從面料、輔料到成衣的“一條龍”分工、協作的專業化生產格局,承接臺灣紡織界向外轉移的能力進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紡織服裝出口額達27.3美元;制鞋業方面,作為中國三大鞋業基地之一,泉州2003年鞋業出口7.3億雙,形成從鞋底、鞋跟、鞋泡到包裝盒等配套廠家和社會化分工、自主配套的一條龍生產協作群體,通過泉臺合作可提高泉州市制鞋業的整體水平;機械方面,臺灣機械電子行業發達,機械電子業是泉州要發展的主導行業,泉臺合作前景廣闊;石化方面,由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中石化和福建省合作建設的1200萬噸煉油和60萬噸聚乙烯、30萬噸聚丙烯三大核心項目的泉港煉化一體化項目明年全面投入建設,建成后泉州承接臺灣石化行業轉移的能力將大大增強。
助力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建設泉州投資區,吸引廣大臺灣鄉親來泉投資,引進臺灣先進的技術裝備和高素質人才,不僅能加快泉州產業升級和機構調整,增強泉州經濟發展后勁,更能為建設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做出更大的貢獻。林嘉騋表示,泉州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中部樞紐城市,由于特殊的歷史、地域和文化淵源關系,泉臺兩地經貿文化往來十分密切。在臺灣漢族同胞中,有44.8%約900多萬人祖籍在泉州。“近在咫尺,同根同源,民俗同流。設立臺商投資區,將有望從根本上扭轉臺商投資泉州持續下滑的尷尬局面。”
據悉,泉州臺商投資區規劃面積58平方公里,依托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洛秀組團杏田片區為起步區。該片區東至洛秀園區外環路,南至東園鎮區,西至洛秀園區中軸線,北至規劃道路。泉州臺商投資區將瞄準臺灣產業升級轉移動向,以石油化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等新興產業資源為依托,吸引臺灣相關產業板塊轉移。重點發展石化后加工產業、機電一體化、紡織服裝產業,打造產值超500億元的產業集群板塊。設立投資區后,為了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待條件成熟后,將爭取設立出口加工區,為區內企業開展加工貿易提供簡單快捷的通關便利。
據介紹,設立的臺商投資區將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和高品位開發,借助政策體制優勢,精心培植經濟輻射力強、科技含量高、管理機制新的增長源,使之成為海峽西岸臺商投資的聚集區。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