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將居2050年世界經濟十大產業之首
2005-10-13 17:49:36 來源:中青在線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北京循環經濟促進會會長吳季松教授在日前出版的《新循環經濟學》中預測,旅游業、再制造產業等將成為2050年世界經濟的十大產業。
這十大產業,還包括生態修復業、熱核聚變發電業、生態農業、海水淡化業、信息產業、新材料產業、海洋產業和醫藥產業。
吳季松說,到2050年,隨著世界循環經濟的發展和循環經濟體系的建成,必然帶來一批循環型產業的發展,成為循環經濟體系的支柱。傳統產業依然存在,但都是按照循環經濟理念,以高技術改造的產業。
旅游業是以可循環利用的旅游資源為主、低資源消耗的產業。2004年,國際旅游業收入已近6000億美元,并且逐年遞增。吳季松說,旅游產業同樣有節約資源與循環利用的問題。目前西歐已開始利用因特網跨國聯系在旅游期間異國游客互用住房資源,就是一種嘗試。
吳季松說,生態修復業上,到2050年,中國對遼河、海河、淮河和長江生態系統的恢復,印度對恒河、伊拉克對兩河平原、中亞國家對里海、非洲國家對東非草原、巴西對亞馬遜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修復,都將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海水淡化何以成為十大產業?吳季松指出,到2050年,受控熱核聚變能的商用、廉價能源的獲得以及新過濾膜材料的產生,使得大規模海水淡化得以實施,從而解決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的缺水問題。不僅在波斯灣沿岸、美國的西海岸和日本的北海道海水淡化廠將大量增加;在中國的沿渤海地區、巴基斯坦的阿拉伯海沿岸、歐洲和非洲的地中海沿岸及澳大利亞,大批的海水淡化廠也將紛紛建立,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根本性地改變這些地區的缺水面貌。
在海洋產業上,吳季松強調,目前人類開發海洋資源的能力有限,但到2050年,海洋產業將成為重要產業,估計屆時能達到世界GDP總量的5%以上。
“空間產業如太空育種、月球礦藏開采等,到2050年將出現雛形,但尚不能構成支柱產業。”吳季松說,傳統采礦業、冶煉業、制造業和建筑業依然存在,但都有很大的變化,而且占GDP的份額會相對減小。由于產業結構的改變、全球人口的穩定和人類不合理需求的抑制,到2050年,世界的循環經濟體系將基本建成,真正實現“當代留給下一代不少于自己的可利用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李斌 吳晶晶)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北京:奧運為北京提供180萬就業機會
- 下一篇:4招破解職場女性的“27歲定律”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