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回爐”技校為高校專業設置亮紅燈
2005-10-10 08:40:13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近日來,技工學校招收具有專科或本科學歷學生的新聞屢見報端。實際上早在2000年,貴州等省份就曾有技校的新生隊伍中出現大學畢業生的身影。時至今日,當大學生畢業后“回爐”技校學習由個例發展成群體,無疑是對普通高校教育的一種警示。
有專家認為,“回爐”技校說明大學生就業觀更加務實,認識到技能型人才的價值,從而主動改變自己以適應社會需要。從這個意義上看,“回爐”是一件好事。然而換個角度,“回爐”是高校教學結構需要順應市場需要的信號。從一定程度上說,正是一部分高校專業設置不適應市場需要、專業知識陳舊、教學方式單一僵化導致了大學生的“回爐”現象。當懷揣著學歷證、計算機、英語等級證書,卻因沒有資格證書而被阻于用人單位門外時,交了高額學費、上了四年大學卻不得不回頭上技校的眾多學生和家長都覺得有點冤。
長期以來,我國基本上實行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合一的體制,學生入校確定專業,畢業了“對口”就業。然而隨著高校擴招和社會對人才素質需求的變化,部分專業與就業崗位的裂痕越來越大。在人才市場上,經常可以聽到用人單位抱怨大學畢業生眼高手低,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差。在實際工作中,“不對口”就業比比皆是。而在一些高校,仍舊是什么專業火就開設什么專業,以至于教學內容滯后于實踐。WINDOWS廣泛應用時,還在天天講DOS操作系統,機械專業沒有實踐課,經濟類的課堂上講的是多年前的案例……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也要從頭學起。
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學生上初中時就開始學習職業技能,不僅學士,就連碩士、博士就業前都必須拿到符合相應崗位要求的職業資格證書。目前國內也有一些技校與高校合作,為高校學生開設選修課、實踐基地等,學生畢業既能拿到學歷證書,也能獲得相應的技能資格證書。這樣的做法是否合理還值得探討,但大學生的“回爐”至少提醒高校,應通過教學改革使培養的人才更加符合社會需要。
本站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來信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多謝合作!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內部培訓“一本萬利”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