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選颶風之晉江調查
2005-09-21 08:44:49 來源:東南早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官方統計,通過司法渠道認定的馳名商標總數近半
大量的評牌當中,中國馳名商標是大量企業極力爭取的榮耀,但行政申請之艱難也讓企業老總嘗盡酸甜苦辣。
近來,一個新興渠道引起廣泛關注———通過司法途徑獲得馳名商標稱號。
然而,隨著影響的廣泛蔓延,爭議也在擴大:到底司法與行政,何為正統?傳聞,此事已引起官方高度重視,各方人士就獎勵額度問題展開激烈交鋒。
經典域名被搶反獲馳名
早報記者采訪過程中談到“司法認馳”時,不少政府官員和企業人士都必提“德爾惠”因中文域名被搶注而通過司法手段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一案———今年4月份最高法院公布的十大馳名商標認定案例,“德爾惠”一案便名列其中,成為經典案例。
德爾惠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銷售運動休閑鞋為主的企業。“德爾惠”商標于1991年4月注冊并開始使用,“中英文及圖”商標則于2001年9月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核準使用的商品項目為第25類的服裝、腰帶、鞋、襪等。
幾年來,德爾惠公司投入巨資用于廣告宣傳,2002年“德爾惠中英文及圖”商標被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
正當德爾惠公司大舉實施網絡營銷戰略之時,卻發現福州人劉某已經在2004年9月搶先注冊了德爾惠的中文域名(www.德爾惠體育用品.cn)。德爾惠公司認為劉某企圖利用德爾惠公司的知名度及“德爾惠中英文及圖”商標的品牌市場效應,惡意搶注域名,利用網絡進行宣傳、銷售體育用品,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遂以“侵犯注冊商標權”和“不正當競爭”為由向福州市中級法院起訴劉某。
由于馳名商標具有強大的排他、專用屬性,因此該案件的關鍵就在于證明“德爾惠中英文及圖”是否屬于馳名商標。
在法庭上,德爾惠公司出示了大量證據材料,證明其擁有的注冊商標“德爾惠中英文及圖”在相關公眾中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客觀事實。
福州中院經審理認為,“德爾惠”商標、“德爾惠中英文及圖”商標自1991年4月以來已經被廣泛使用,在消費者中已經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并擁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
最后,福州中級法院依法認定“德爾惠中英文及圖”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判令域名搶注人立即停止使用并撤銷在國際互聯網上注冊的“www.德爾惠體育用品.cn”域名。
現象
“司法認定潮”涌起
記者從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了解到,在目前泉州擁有的24枚“中國馳名商標”中,13枚由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另外11枚則是通過司法判決認定取得的,“司法認馳”占了中國馳名商標總數的將近一半。而從另外一組數據來看,在今年2月底之前,泉州市只有4枚商標由司法認定,占當時泉州的中國馳名商標總數不到1/3。
另據泉州市名牌辦的統計,晉江通過司法認定獲得的中國馳名商標,截止至今年2月份只有“柒牌”和“三興”2枚,到今年9月份時,則又多出了4枚,分別是“親親”、“金萊克”、“貴人鳥”和“德爾惠”。
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司法認定取得中國馳名商標。為此,法律界有人擔心出現“司法認定潮”。
他們擔憂的理由是,因為只要法院的判決生效,商標就馬上“正名”,而按照我國已簽署的《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等國際協定,馳名商標的保護是國際性的,即中國的法院生效判決認定的馳名商標在包括英美在內的164個國家的法院也將得到承認和保護。
此外,政府出臺重獎馳名商標所有者的措施,又可能成為一項利誘。
廈門天衡律師事務所曾代理過“司法認馳”案件的吳航箭律師,對此并不以為然。他表示,司法的被動性決定了只有在當事人提出請求,且根據具體案情需要認定馳名商標時,法院才會作出認定,屆時,法院將考慮幾個重要因素: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等。
也就是說,“司法認馳”本身存在很高的要求。
“另外,法院認定馳名商標實行‘個案認定’原則,即法院生效裁判文書所認定的馳名商標,對企業而言并非一勞永逸,它僅對該個案產生效力,不必然指向其他案件!
吳航箭說:“如果在別的案件中,涉及的注冊商標曾經被認定為馳名商標,且對方當事人并無異議的,人民法院可直接將其作為馳名商標予以保護,而無需重新認定;在對方當事人不認可該商標為馳名商標的情況下,法院還需重新審查作出該商標是否為馳名商標的認定!
一些法律界人士還在擔心,“司法認馳”會造成馳名商標公信力下降。泉州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監督管理科科長、泉州知名商標認定委員會秘書長林海雁說:“司法認定的門檻也是相當高的,不會低于行政程序認定的(門檻),通過的企業本身也是具有一定實力,夠得上被評為馳名商標!。
吳航箭則表示,很多人對馳名商標認識有誤,片面地把馳名商標看成是一種榮譽,而不看成僅僅是一種客觀事實,其特殊意義只在于法律對它的特別保護。
原因
“走司法渠道較簡單”
一企業老總說,并不是他們不愿意走行政渠道,只是通過行政程序申請馳名商標要耗費不少時間,申請需要由市工商局層層上報到國家工商總局,“順利的話,也要一兩年才能申請下來,中間需花費不少金錢和精力”。
相形之下,司法認定就比較簡單。法律規定的一般審理期限是6個月,一個官司下來,一般只需半年到一年就能有結果。
更為重要的是,全國有那么多的達到中級級別
的法院(只有中級及中級以上法院才有權認定中國馳名商標),企業在當地法院請求認定馳名商標,與去北京申請相比,光差旅、交通和食宿費就能省一大筆錢。
林海雁認為,信心不足也是這些企業沒選擇走行政程序道路的原因之一。
“這些企業從整個福建省來看,都很有實力,具備相當規模,產品質量也過硬,大部分企業也確實具備了獲得馳名商標的實力,但從全國范圍來看,相對同行業來說,并不具有絕對的優勢!绷趾Q氵覺得,企業老總急于求成的心理也會促使他們放棄走行政程序。
依據
“司法認馳”有規可循
“德爾惠”案件只是離我們較近的案例。實際上,早在2003年全國就出現了不少類似的案例,其中不乏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如立邦、舒膚佳等。那么,“司法認馳”的法律依據從何而來?
吳航箭律師解釋說,早在2001年7月,最高法院公布的《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就有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域名糾紛案件,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以及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涉及的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作出認定。
而后,2002年10月16日起施行的《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法院在審理商標糾紛案件中,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和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涉及的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依法作出認定!
林海雁解說了企業可以采用“行政認馳”的三種情況:
一是在商標使用環節,當事人認為他人在不相同或不類似但相關商品上使用與自己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的,可經設區市以上工商局立案調查,將案件材料逐級報送商標局案件指導處請求制止侵權,并推薦認定為馳名商標。
二是當事人認為他人經商標局初步審定并公告為商標侵權的,可直接向商標局異議處提出異議并申請認定為馳名商標。
三是當事人認為他人已注冊的商標惡意侵犯當事人權益的,可直接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爭議裁定并申請認定為馳名商標。
他進一步解釋道:“但并不是所有的侵權,都可以用行政程序來認定,比如域名爭議,企業如果有爭議按理可通過處理域名爭議的辦法來解決,工商局不會接受此類案件的馳名商標認定申請。這時候企業就可以通過司法途徑提出馳名商標認定申請!绷趾Q阏J為兩種認定可以互補。
兩種分歧
□許僑欣
在馳名商標的認定上,目前同時具有行政認定與司法認定兩種。這兩種手段的關系如何?是有正宗與否之分,還是同等效力、互相補充?
分歧一:正統之爭
林海雁認為,“司法認馳”和“行政認馳”都是依照《商標法》及相關法規來執行的,兩者從根本上來說是一致的;像域名爭議這類的案件,則體現了二者的相互補充。
吳航箭卻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商標法實施條例》雖然規定了商標局和商標評審委員會可以認定馳名商標,但同時也規定了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的有關行政認定,須接受人民法院的審查,人民法院不僅是馳名商標的合法認定機構,而且對于有關馳名商標的認定具有終局效力。
他以國內首例不服國家商標局認定馳名商標的行政案件為例——當時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維持了商標局認定“中化”為馳名商標的具體行政行為。
分歧二:獎勵尷尬
盡管通過司法手段可以獲得馳名商標的稱號,但是一些企業老總并沒有為此“樂開懷”。
與通過行政程序獲得馳名商標稱號的其他企業不同的是,通過“司法認馳”的企業至今還沒有獲得各級政府的獎勵。
一企業老總表示:企業并不是非常在乎政府幾百萬元的獎勵,只是感覺像被歧視一樣,低人一等。
據了解,2000年泉州市政府為了鼓勵企業爭創名牌商標、發展名牌產品,指定了獎勵措施:凡獲全國馳名商標的企業,市財政一次性發給獎金100萬。另外晉江市政府另有重金獎勵。而對于司法認馳的企業,目前的情況還比較模糊,至今沒有進行獎勵,也沒公開表示不予獎勵。
一官方人士表示,司法認馳是近一兩年才出現的新情況,泉州市政府的獎勵措施之前已經制定,不涉及到后面的新問題(指“司法認馳”)。該人士還表示,泉州市政府指定的獎勵措施今年年底就將失效,屆時泉州市政府將制定新的獎勵措施,“司法認馳”獎勵與否的問題屆時可能會在討論之中。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評選颶風之晉江地位
- 下一篇:零售連鎖數智化啟程 指標平臺+智能分析重塑業務洞察力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