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營銷:新百倫的品牌之道
2005-09-20 08:46:05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雖然多年前在中國市場上就可以看到打著“NB”標志的運動鞋,然而不久前來到北京的new blanace(New Balance) 運動鞋公司首席執行官Jim Davis卻固執地認為,他此次的中國之行才代表著這個美國第二大、世界第四大的運動鞋品牌正式登陸中國。
new blanace大中華區總經理羅佩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解釋說:“好多年之前,New Balance在國內是有代理商的,可是后來我們卻發現代理商偷著做了很多的仿冒鞋,這些鞋根本達不到New Balance的品質標準,所以,我們到現在都在和他們打官司。這些仿冒的行為雖然并沒有給我們公司造成很大的直接的損失,可是帶給我們很多的困擾,就是我們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和重建這個品牌的聲譽。這次是總公司正式進入中國,我們是第一次在中國擁有自主經營權。”
羅佩萍說,近期new blanace在中國市場品牌方面的具體投入還不確定,但是他們已經決定通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主辦馬拉松比賽而推廣自己最知名和占據世界首位的產品——慢跑鞋。而他們也已經和國內從事高端女士正裝鞋的百麗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以期利用百麗在整個中國市場的渠道資源,首先集中在北京和上海開設專賣店。
面對比自己早行動很多的耐克、阿迪達斯,以及中國本土已經成長起來的李寧的品牌的競爭,Jim Davis很自信:“我們在全世界的競爭對手都是那幾家。”
這種信心應該來源于new blanace將近100年的品牌之路。new balance最初是1906年波士頓的一家腳弓支撐器公司,上個世紀50年代的new balance開始為當地的跑步者制造專業的運動鞋,1972年,Jim Davis在波士頓馬拉松日那天買下了new balance公司。當時,new balance公司每天只能生產30雙比賽鞋。1976年new balance320慢跑鞋被“Runner's World”運動雜志評選為“世界第一慢跑鞋”。當時的馬拉松冠軍弗萊明穿的就是320跑鞋,后來這款鞋在全世界廣為流行。從1991年到2002年,new balance已經成為全世界成長最快的運動品牌,每年在全球的銷量達到了4000萬雙,2001年收入超過11.6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new blanace在品牌文化中有很多地方與今天我們中國市場上很多知名運動鞋品牌的做法相左:首先他們非常強調制鞋的專業性,堅持出品多寬度、多高度的鞋款,這樣做的成本很高,但是這是針對人性出發的設計,給每一位消費者最舒適貼近的鞋型也就成了new blanace最大的特色;其次,與時下中國流行的運動明星代言運動鞋推廣的做法相反的是,new blanace從來不與運動明星簽約,因為他們認為適合明星的鞋不一定適合大部分的消費者穿著,所以new blanace公司將費用投入在產品的研發上。“鞋子就是最好的代言人”,Jim Davis如是說。
相關鏈接
耐克品牌的起伏
1973年,第一個穿上耐克運動鞋的田徑運動員佩里·方庭創造了全美2000米到10000米跑的所有紀錄。耐克也是第一個介入體育贊助的公司,借此將耐克的理念傳達給運動員和其他參與者。1984年,當俄勒岡州的一個知名體育組織不愿接受邁克爾·喬丹時,耐克卻在次年與這個“不被看好”的新手簽約。于是喬丹穿著紅黑色的耐克籃球鞋從一個無名小卒一直打到了全明星賽,徹底顛覆了這項運動的陳規舊俗,而耐克也完全超越了以往籃球鞋的技術極限。
耐克是運動用品,但它不僅僅代表運動用品,更重要的是倡導“勝利”的精神,而正是這種關聯,賦予了品牌無比豐富的價值內涵,從而讓消費者不斷增強對耐克品牌的依賴和忠誠,甚至于形成一種信仰。20世紀90年代中期,耐克和耐克的廣告都發展到了頂峰。但此后各種麻煩也隨之而來:銳步、阿迪達斯等老對手相繼模仿耐克,一時間,體壇明星的微笑在電視屏幕上競相綻放。到了1998年,神圣化的耐克不再是最完美的象征,而是對他們選擇的強暴。
1998年,耐克引入了全新的廣告運動,推出全新的口號“I can”試圖替代“Just do it”。但效果不佳。90年代末耐克品牌的跌落,主要是由于耐克沒有及時把握新一代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的變化。經過了“I can”的無力后,“Just do it”重新回歸。在品牌核心形象不變的基礎上,耐克推出全新系列廣告運動,推出新產品、持續品牌活力,終于很快再次成了美國人的最愛。
在線咨詢
姓名
電話
留言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