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在高油價中掙扎
2005-09-19 11:47:54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東南亞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亞洲航空公司的總裁托尼.費爾南德斯甚至不敢相信他的好運氣:當亞洲其他大型商業航空公司因油價不斷上漲而遭受沉重損失的時候,亞航的航班班次卻全部排滿,且盈利狀況良好。這主要得益于在今年年初為預防其進一步上漲,費爾南德斯油價為50美元/桶時而大量買進的英明決策。
亞洲企業普遍受困
最近幾周,由于卡特里娜颶風席卷了美國的墨西哥海岸,油價曾經突破了70美元/桶。費爾南德斯領導的亞洲航空卻未受此影響。他認為,對于那些高成本的航空公司來說油價上漲意味著危機到來,但對于亞航,則是搶占市場份額的大好時機。
但是,亞洲航空只是一個例外。放眼亞洲,大多數公司都飽受高油價的困擾,盈利均有所下降,一些行業甚至還出現了原油供應緊缺的狀況。與此同時,如果油價持續走高,各國政府也計劃開始削減近期工程項目。
據專家估計,一桶原油每上漲10美元,亞洲高科技的領頭羊韓國和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就將下跌0.5個百分點。瑞士銀行(UBS)預測,如果油價繼續維持在70美元/桶,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由目前的9%下降到7.6%。
荷蘭ING銀行駐新加坡的首席經濟學家提姆.科東說:“不久前,亞洲經濟還如同一輛全速前進的火車,但是油價暴漲使火車前進的速度明顯減慢了。”據雷曼兄弟公司(LEH)統計,日本2003年進口石油的資金凈額為650億美元,而在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的12個月間,這個數字已經迅速膨脹到1170億美元;泰國進口石油的資金凈額現在幾乎已經占到其GDP的9%,菲律賓為5.5%,韓國為4.2%。德意志銀行(DeutscheBank)駐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斯賓塞表示,除了原油出口國馬來西亞之外,高油價對亞洲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燃料補貼負面影響大
亞洲一些國家政府因油價暴漲不得不對燃料價格進行補貼,以避免出現社會動蕩的局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尼,在雅加達,汽油零售價僅為25美分/公升,而美國汽油價格達到80美分/公升,歐洲甚至更高。不僅如此,雅加達政府還對用于做飯的煤油進行補貼。但是,當原油價格上漲到70美元/桶時,政府若要維持25美分的汽油零售價就必須每年為此支付高達130億美元的補貼,占財政預算的6%。因此,政府過去一段時間一直試圖減少燃料補貼,但隨即引發暴亂,其貨幣市場和證券市場則迅速下跌。
燃料補貼的負面影響使泰國在今年早些時候取消了燃料補貼;印度在過去幾年也已經在有規律地削減補貼。盡管如此,風險仍然存在------削減補貼將會產生通貨膨脹,這必將迫使政府提高利率,隨后經濟增長速度就會減緩。泰國已經出現了類似情況,泰國政府總理他信在9月7日將基本利率又提高了25個基點,達到了3.25%。據悉,泰國的利率在過去一年中總共被提高了200個基點。利率提升導致泰國的經濟增長預期從以前的6.1%下降到目前的3.5%。
印度國內的原油70%依靠進口,現在政府還在為此提供每月10億美元的補貼,巨額補貼主要來自證券市場上流通戶頭里的海外投資。但是,如果出現了通脹,隨之而來的就是投資迅速流失,資金成本上升,經濟增長速度減慢,貨幣出現貶值。摩根士丹利印度區投資戰略分析家瑞德漢姆.德塞分析道:一旦海外投資者離開,現在的良性循環很快就會變為惡性循環。
依靠創新謀出路
目前,亞洲各大跨國公司也正在全力創新以求彌補高能源成本帶來的損失。韓國是世界第七大原油消耗國。此前,低迷的消費支出已經嚴重阻礙了其經濟的發展,近幾個月油價的上漲對這個能源匱乏的國家來說又是一個額外的打擊。漢城的現代汽車公司的發言人表示,如果油價繼續維持高價或是上漲,他們將生產小型節能汽車來替代傳統汽車以滿足顧客的需求。
瑞士的水泥制造公司Holcim負責南亞和東南亞事務的執行副總裁保羅.赫根波爾介紹,該公司正在大力研究代用燃料替代煤和汽油。諸如廢棄的輪胎、耐克公司制鞋廠的廢橡膠以及稻米桿。赫根波爾說:“我們的燃料成本已經下降了,如果油價仍不下跌,其他公司也必須去積極創新尋找節省能源成本的新方法。”
亞洲企業普遍受困
最近幾周,由于卡特里娜颶風席卷了美國的墨西哥海岸,油價曾經突破了70美元/桶。費爾南德斯領導的亞洲航空卻未受此影響。他認為,對于那些高成本的航空公司來說油價上漲意味著危機到來,但對于亞航,則是搶占市場份額的大好時機。
但是,亞洲航空只是一個例外。放眼亞洲,大多數公司都飽受高油價的困擾,盈利均有所下降,一些行業甚至還出現了原油供應緊缺的狀況。與此同時,如果油價持續走高,各國政府也計劃開始削減近期工程項目。
據專家估計,一桶原油每上漲10美元,亞洲高科技的領頭羊韓國和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就將下跌0.5個百分點。瑞士銀行(UBS)預測,如果油價繼續維持在70美元/桶,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由目前的9%下降到7.6%。
荷蘭ING銀行駐新加坡的首席經濟學家提姆.科東說:“不久前,亞洲經濟還如同一輛全速前進的火車,但是油價暴漲使火車前進的速度明顯減慢了。”據雷曼兄弟公司(LEH)統計,日本2003年進口石油的資金凈額為650億美元,而在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的12個月間,這個數字已經迅速膨脹到1170億美元;泰國進口石油的資金凈額現在幾乎已經占到其GDP的9%,菲律賓為5.5%,韓國為4.2%。德意志銀行(DeutscheBank)駐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斯賓塞表示,除了原油出口國馬來西亞之外,高油價對亞洲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燃料補貼負面影響大
亞洲一些國家政府因油價暴漲不得不對燃料價格進行補貼,以避免出現社會動蕩的局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尼,在雅加達,汽油零售價僅為25美分/公升,而美國汽油價格達到80美分/公升,歐洲甚至更高。不僅如此,雅加達政府還對用于做飯的煤油進行補貼。但是,當原油價格上漲到70美元/桶時,政府若要維持25美分的汽油零售價就必須每年為此支付高達130億美元的補貼,占財政預算的6%。因此,政府過去一段時間一直試圖減少燃料補貼,但隨即引發暴亂,其貨幣市場和證券市場則迅速下跌。
燃料補貼的負面影響使泰國在今年早些時候取消了燃料補貼;印度在過去幾年也已經在有規律地削減補貼。盡管如此,風險仍然存在------削減補貼將會產生通貨膨脹,這必將迫使政府提高利率,隨后經濟增長速度就會減緩。泰國已經出現了類似情況,泰國政府總理他信在9月7日將基本利率又提高了25個基點,達到了3.25%。據悉,泰國的利率在過去一年中總共被提高了200個基點。利率提升導致泰國的經濟增長預期從以前的6.1%下降到目前的3.5%。
印度國內的原油70%依靠進口,現在政府還在為此提供每月10億美元的補貼,巨額補貼主要來自證券市場上流通戶頭里的海外投資。但是,如果出現了通脹,隨之而來的就是投資迅速流失,資金成本上升,經濟增長速度減慢,貨幣出現貶值。摩根士丹利印度區投資戰略分析家瑞德漢姆.德塞分析道:一旦海外投資者離開,現在的良性循環很快就會變為惡性循環。
依靠創新謀出路
目前,亞洲各大跨國公司也正在全力創新以求彌補高能源成本帶來的損失。韓國是世界第七大原油消耗國。此前,低迷的消費支出已經嚴重阻礙了其經濟的發展,近幾個月油價的上漲對這個能源匱乏的國家來說又是一個額外的打擊。漢城的現代汽車公司的發言人表示,如果油價繼續維持高價或是上漲,他們將生產小型節能汽車來替代傳統汽車以滿足顧客的需求。
瑞士的水泥制造公司Holcim負責南亞和東南亞事務的執行副總裁保羅.赫根波爾介紹,該公司正在大力研究代用燃料替代煤和汽油。諸如廢棄的輪胎、耐克公司制鞋廠的廢橡膠以及稻米桿。赫根波爾說:“我們的燃料成本已經下降了,如果油價仍不下跌,其他公司也必須去積極創新尋找節省能源成本的新方法。”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9月16日日本東京市場橡膠價格行情表
- 下一篇:通脹持續沖擊!美國鞋類產品需求驟降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