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皮革行業創名牌五個層面及轉變
2005-09-16 11:45:19 來源:中國皮革協會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在9月5日-7日召開的中國皮革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三次擴大會議上,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徐永指出我國皮革行業創名牌分五個層面并要切實做到五個轉變,必將有力地促進新形勢下企業加快實施名牌戰略的步伐,從而不斷提升行業國際競爭力。
眾所周知,名牌是科技力,名牌是競爭力。沒有名牌的競爭是無力的競爭。只有自己的名牌和知識產權才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早在1998年,中國皮革協會集中全行業智慧,提出了“二次創業”的發展戰略。“二次創業”的內涵就是爭取用10-15年時間,使我國皮革行業由生產大國進入皮革強國的行列。皮革強國的主要標志就是要創出3-5個國際知名品牌。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中國皮革協會凝聚了全行業意志,創新品牌工作思路,采取多種措施提高核心競爭力,從五個層面加大了創名牌的工作力度。
第一個層面,創行業優秀品牌群體。運用佩掛證明商標——真皮標志、真皮標志生態皮革,提升企業產品品牌,經過11年的努力,創造了一大批行業優秀品牌群體。
第二個層面,創行業的名牌。以真皮標志企業定期動態考核的方式,從1996年開始連續十個春秋推出真皮鞋王、衣王、名鞋和名裝,創出了中國皮革行業的名牌。
第三個層面,創皮革特色區域名牌。根據中國皮革行業首部“關于授予中國皮革行業特色區域榮譽稱號的行業規范”,在輕工各行業內中國皮革協會率先開展了特色區域榮譽稱號的授名工作。依據條件嚴格考核,并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批準,于2001年9月、2001年12月、2002年9月,對溫州、海寧、辛集、花都獅嶺分別授予了“中國鞋都”、“中國皮革之都”、“中國皮革皮衣之都”、“中國皮具之都”稱號,區域榮譽稱號實質上就是區域的品牌名片,是生產基地的區域名牌。它以創建特色區域榮譽稱號為契機,推動了皮革生產基地的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此舉被業內人士稱之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生產力。 隨著授予皮革特色區域榮譽稱號工作的進一步實施,以及四個授名的特色區域社會影響力、市場競爭力的顯著提升,先后又在幾個生產基地所在政府提出了創建目標,并自發努力創建了三年多時間,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第四個層面,創中國名牌。從2001年開始,中國皮革協會先后多次向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匯報,努力爭取先后將皮鞋、旅游鞋、專業運動鞋(田徑比賽專用鞋)、皮衣列入了中國名牌產品評價目錄,并參與了名牌評價工作。中國皮革行業2002年創出了13個皮革、旅游鞋中國名牌;2004年皮衣列入目錄創出6個中國名牌;今年復評的皮鞋、旅游鞋有27個中國名牌(其中皮鞋12個,旅游鞋15個),新列目錄的田徑比賽專用鞋有2個中國名牌。形成了原有的中國名牌企業不斷提升發展,爭創名牌的企業緊隨其后、契而不舍的氛圍,壯大了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陣容。今后,中國皮革協會還要努力爭取將成品革、皮具列入中國名牌評價目錄。
第五個層面,爭創世界名牌。為了加快推進創世界名牌的進度,從2002年開始,中國皮革協會先后向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和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推薦了創世界名牌的實力企業,經過各方面綜合評價,其中皮革行業有2家企業入圍全國27家向世界名牌進軍的實力企業行列,成為沖擊世界名牌的先鋒。
以上五個層面的工作都是為聚焦“二次創業”大目標而搭建的創牌平臺,使之相互提升,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上下聯動,構建了“企業創、協會推、政府幫”的聯動創牌機制。通過多種形式為企業拓寬了創牌渠道,形成了全行業創世界名牌的強勁勢頭。
中國的皮革行業在確立了世界皮革大國地位、皮革貿易大國地位的同時,也面臨一個重要的關口。這個關口就是保持快速發展的難度加大,環境保護的壓力加大,國際貿易摩擦多發。歷史的機遇和現實的矛盾并存。在這樣的新形勢下,我們要遵循科學發展觀,外樹品牌,內強素質,調整結構,開拓創新,積極應對貿易摩擦的新挑戰,為早日實現皮革強國、品牌強國的目標做出新的貢獻。因此,要切實做到五個轉變: 一要切實做到從追求產量、規模向追求高技術含量、高品質、高附加值轉變; 二要切實做到從低價位競爭向高質量、名品牌、優服務轉變; 三要切實做到從重市場開發向重技術開發、新產品開發轉變; 四要切實做到從重視單一市場向實現國際、國內市場并重轉變; 五要切實做到從重企業經濟效益向重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和諧統一轉變。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