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造革市場現狀及促進措施
2005-09-01 10:19:25 來源:中國皮革雜志社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在我國,人們習慣將用PVC樹脂為原料生產的人造革稱為PVC人造革(簡稱人造革);用PU樹脂為原料生產的人造革稱為PU人造革(簡稱PU革):用PU樹脂與無紡布為原料生產的人造革稱為PU合成革(簡稱合成革)。對PU人造革、PU合成革來說,目前行業還沒有準確地命名,但有人習慣上把上述三種革統稱為人工皮革,人工皮革(簡稱人工革)中合成革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和市場份額。我國的人造革、合成革行業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廣東和山東等沿海省市,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人造革、合成革的生產大國。
一、我國人造革產業發展狀況產銷情況
我國合成皮革制品從1999年至今呈現出產銷兩旺,暢銷不衰的良好勢頭,年增長速度已超過10%,而且出口量不斷上升,出口值連續三年名列輕工各行業之首。2003年人造皮革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103億元,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264億美元,其中出口232億美元。我國每年輕革產量近5億平方米,占世界總量的20%以上,人造皮革鞋類制品產量近60億雙,占世界鞋類總產量50%以上,皮革產品制造水平迅速提升,制成品的加工水平有了質的改變,人造皮革產品質量接近國際先進水準,改變了過去只依靠國外進口的局面。2003年全國人造革、合成革產量為87.9529萬噸,比2002年增長18.2%。江蘇、浙江、廣東三省的產量為68.8751萬噸占全國產量的78.3%,江蘇、浙江、廣東、遼寧四省的產量為77.4058萬噸,占全國產量的88%,山東省產量為0.3815萬噸,居全國第13位,超細纖維人工皮革(即優質高仿真革)在全國居于首位。如人造革、合成革基布占革產量的35~40%,則革基布的需求量約為32萬噸,其中主要是機織和針織布,但無紡布所占比例也有增長趨勢。
1、技術進步
據有關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我國包括Pu(聚氨酯)人造革、Pu合成革和PVC(聚氯乙烯)人造革在內的人造皮革、毛皮及其制品行業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1.6萬家,其中制革企業2300多家。現在,人造皮革行業已成為我國輕工行業中的支柱產業。近幾年來,隨著國外先進工藝設備的相繼引進,我國人造革、合成革行業的技術水平、產品檔次都有較大的提高。壓延法、干法PU/PVC、濕法PU等合成革生產技術發展迅猛。目前國內人造革、合成革生產能力已達35億平方米。其中濕法PU就有150條生產線。在我國涌現出很多皮革生產基地,其中溫州是我國合成革的最主要生產基地,年銷售額80億元,占國內市場份額近70%。從人造革、合成革行業的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利稅總額、利潤總額和應繳增值稅總額等都呈現大幅度增長勢頭。隨著國內消費結構發生變化,人造革、合成革產品產量、質量、品種基本上都呈上升趨勢。過去靠進口的產品,如今國內已能供給,且質量好、價格低廉。
2、投產情況
溫州市是我國合成革的主要生產基地,年銷售額80億元,占國內市場份額近70%。溫州人造革行業從第一家人造革合成革企業投產至今,持續發展十余年,特別是近2~3年來,發展尤為迅速。溫州興目前已有100多家生產企業,溫州人造革合成革企業比較集中的龍灣區,占溫州企業總數的60%左右。溫州制造的人造革合成革的性能:透氣性好、穿著不褪色、耐寒、污染少并可治理、生產成本低、不用屠宰豬羊等6大特點。
我國最大的合成革企業是北方的煙臺萬華,該公司擁有年產300萬平方米的一條“超細尼龍纖維制品”和“極細尼龍纖維制品”塵產線,產品以運動鞋及男士鞋用革為主,月產約40萬平方米,以國內市場70%、國際市場30%的比例進行銷售。此外湖北凱樂集團、湖南安塑集團、大連實德集團、蕪湖海螺集團、浙江禾欣女業等大型塑料企業集團也都具有一定的合成革生產規模。
2004年5月,湖南安塑股份通過資本運作和資源整合,成立了湖南中圓科技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其人造革合成革系列產品產能居全國前列,這將進一步刺激區域市場對相關原料的需求。其產品對市場的占有率有望進一步提高,由此也將帶動對諸如PU漿料等為主體的合成革人造革原料的需求。
天安塑料有限公司擬投資800萬美元在禪城區建立新的生產基地,生產高檔PVC裝飾材料和PVC人造革,新廠建成以后預計天安公司年產值將達到4億到5億人民幣,年出口創匯超3000萬美元以上。
3、市場拓展
當今,日常生活中花色品種繁多的革制品隨處可見,如室內裝飾、沙發內飾、服裝、鞋類和箱包等,這些革制品相當大的份額被人造革、合成革所占據。人造革、合成革作為塑料工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被廣泛適用,到2005年,需求量將達到300萬噸,占總塑料制品需求量的12%。
廣州新濠畔皮料品種多樣、鞋材齊全,在廣州皮料市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設計師頻繁光顧之地。獨具特色的就是其人造革,這里不管是優質PU、中低檔PU、特殊PU、箱包革、沙發革、鞋面革等應有盡有,且顏色分類較細,同種顏色的人造革在光澤方面稍作文章,就成為兩種不同顏色的皮料,不經過對比,很難發現其中的不同。在鞋材市場檔口與檔口之間都是以“合作互利”為基礎,只要你能描述出人造革的大致形象,就有可能在這里買到。
從國際市場看,美國是我國皮革出口的大市場。在2004年美國鞋履市場上,人造革皮鞋非常好銷。現今的人造皮料十分透氣,也很美觀,以往上班—族會花50~60美元購買一雙真皮鞋子,但現在只會選擇30美元的人造皮革產品。例如,某公司兩款設計相同但材料有別的鞋履,其中皮鞋零售價由39.9~49.9美元,而同款人造革皮鞋則售19.9~29.9美元,兩者同樣美觀舒適。據悉,美國顏色鮮艷的人造材料鞋履比較受歡迎,售價介于10~25美元。
二、我國人造革發展存在的問題
1、低水平重復建設
近兩年我國PU革的出口大幅度增長,但平均出口單價卻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總體而言是簡單勞動的成分稍重些,高附加值、高檔次的產品較少,品牌效應不突出,專業化水平較低,產品結構、花色品種普遍缺乏競爭力。
個別地方皮革重復建設現象十分嚴重。如以“三革”為主要材料的晉江鞋業,3000多家的鞋廠,近三年來,有數百家鞋廠被注銷或倒閉,又有數百家新的鞋廠加入競爭行列。一些不具備規模化生產又無品牌的企業,干了1~2個月后或倒閉或改為幫別人加工,造成極大損失。由于企業無序競爭加劇,競相壓價、降價現象相當嚴重,造成我國皮革出口雖然逐年遞增,平均出口單價卻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福建莆田有一家PU革皮具出口企業,2003年產品出口數量比上年增長20%,而出口平均單價卻降了10%左右,這家公司林總經理說,實際上2003年和2002年收益持平,并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相互壓價所致。
2、漿料嚴重緊缺,成本上漲
在生產人造革過程中,PU漿料和PVC漿料如今極為緊缺,特別是PU漿料。用來生產PU漿料的原材料MDI,其市場可以用“瘋狂”兩個字來形容。MDI所帶來的恐慌,使整個市場已經陷入一片混亂。國內主要的MDI生產企業由于生產線路檢修,2004年8月減少了出貨量,下游用戶只能拿到以往一半的貨量,有的甚至連一半還不到。“無米下鍋”的廠家,只能東家湊一點,西家湊一點,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至于價格,下游企業更是失去了討價還價的發言權,在這供不應求的市場前提下,加上人為的一些炒作因素,致使原材料價格不斷被“哄抬”,而這直接導致PU漿料的價格直線上漲。
對于人造革行業而言,2004年可謂處在“多事之秋”。上半年,由于電力供應緊張,大部分地區都不得不采取控制用電的措施,好多企業因為停電而推掉了不少買賣。好不容易電力危機解除了,從8月份開始,又出現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有生意卻又不敢做。
3、安全和環保問題突出
目前我國制革行業年排放廢水7000萬噸以上,僅次于造紙業,特別在一些制革企業集中地區,水質污染現象較為嚴重。做國際貿易,要關注和熟悉國際貿易慣例、貿易協定條約,而同時又花數億美元進口高檔產品的局面,必須通過限制、淘汰、改造、發展、創新,大力發展超細纖維合成革以及其它功能性合成革,重視車輛內飾革、箱包革、服裝革、球用革及鞋用革在原生產基礎上的創新和升級換代。通過建立以束狀細纖維為基材的高檔PU鞋革、球革及軍用鞋革和高檔人造革生產、科研示范基地帶動人造革行業科技創新和整體水平的提高,替代進口,擴大出口創匯,縮小進出口逆差。眼下,市場上“涂層皮革”銷量很好,尤以不同厚薄的新老“毛絨革”熱情煥發,成為一個良好的開發生產方向。
溫州某些公司正在醞釀下一步生產可用于寶馬奔馳車內飾的超細纖維仿真革等新產品,爭取在5年內,使產品品質超越目前最時尚的意大利合成革。超細纖維仿真革是目前國際上公司的人工制革領域中技術水平最高的新產品,國際市場上的需求呈逐年上升之勢,但目前國內主要依靠進口。它采用了與天然皮革中束狀膠原纖維結構和性能相似的束狀超細纖維,加工絡合成三維網絡結構的高密度無紡布,填充以優制開式微孔結構的聚氨酯,經特殊的后加工整飾工藝而成。因其外形酷似天然皮革,并幾乎具有天然皮革的一切優點,同時無紡布基纖維細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產品性能,在耐化學品性能、機械性能、質量均一性、可加工性、色彩鮮艷度等方面均優于天然皮革,而在豐滿度、柔軟度、剝離力、耐久性又優于傳統的聚氨酯合成革,現已成為國際流行的高檔合成革,并成為今后合成革工業的發展方面。
在2004年9月3日到4日召開的2004第三屆人造革合成革行業國際論壇暨標準審查會上,有關超細纖維的論題成為本屆會議的熱點,一方面是因為超細纖維革自身各方面優良的物性儀它成為人造革合成革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之一,另一方面近一兩年超細纖維在國內投資的快速增長,也帶動了國內一些院校科研機構的專家開展了超細纖維方面的研究。在本屆會議上涉及超細纖維的論題有:《超細尼龍纖維聚氨酯合成革染色:技術》、《海島超細纖維的開纖及染色》、《2004中國超細纖維人工皮革調查報告》、《中國國內聚氨酯超細纖維革類型及所用PU樹脂的介紹》。
4、面向國際市場
人造皮革行業要針對國際市場,建立優質原料基地,政府和行業協會加強信息引導和行業規劃,引導企業加大出口營銷、資本輸出的比重,促進企業境外辦廠,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貿易格局。對于出口產品可能出現各種問題,企業要強化超前意識,建立行業預警機制,學會運用國際規則,熟悉國際貿易中有關規定,進行科學管理,并提供可信的公司資料、財務賬目。這樣就能有效地提高企業應變能力,即便在國際市場遇到反傾銷,企業也可處于一個比較有利的環境,以維護我國產品的正當利益。
近年來,發達國家對紡織服裝、皮革及制品的環保和健康要求不斷提高,國際貿易技術壁壘日益嚴重,要想在國際市場取得更大的發言權,必須要有與國際接軌的皮革檢測及技術服務機構。為此,作為浙江省最具規模和實力的檢驗機構,浙江方圓檢測集團與英國BLC皮革技術中心展開合作成立了BLC·方圓(海寧)皮革檢測中心。該中心的成立有利于提升海寧皮革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促進對外貿易。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