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沈“鞋出口”轉戰日本市場
2005-08-26 10:11:57 來源:沈陽日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繼歐盟啟動對中國兩個稅號勞保鞋實施反傾銷調查,列出7月中旬與9月初對中國紡織面料和皮面皮鞋實施反傾銷調查的兩個時間段后,業內人士透露,歐盟針對勞保鞋的反傾銷調查于2006年1月份才能公布初步結果,而對于紡織布料與皮面皮鞋的反傾銷調查何時能夠得到“回音”,更是遙遙無期。
然而,隨著9月臨近,“中歐鞋業爭端”卻使遼沈鞋業市場更趨向理性化,出口格局也發生了微妙變化。
本報訊8月25日,沈陽海關和沈陽服裝紡織行業商會的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歐盟是遼沈鞋業出口的主要戰場,在危機四伏的國際貿易爭端下,遼沈鞋類產品前7個月對日本的出口總值達3469萬美元,超過美國與歐盟,使遼沈鞋業出口從“偏美歐結構”轉向“偏亞結構”。
遼沈鞋出口增長18.7%
“作為解決省內幾十萬人就業問題的制鞋業,在嚴峻的出口形勢下,保持持續增長,實屬不易。”沈陽海關人士認為。
據沈陽海關統計,1-7月份遼沈鞋類產品出口2297萬雙,比去年同期增長18.7%,出口總值達1.25億美元,增長10.3%。沈陽市的鞋類產品出口總值為1279萬美元,同比增長11.4%。日本成遼沈鞋出口主戰場
據了解,歐盟、美國和日本是遼沈地區鞋類出口總值“前三甲”國家。由于鞋類貿易爭端的出現,日本已替代美國,成為遼沈鞋類產品第一出口國,美國與歐盟緊隨其后,這使得出口主戰場逐漸轉移亞洲。
海關人士統計,前7個月,遼沈鞋類產品對日本的出口總值達3469萬美元,對歐盟出口總值2382萬美元,兩者均呈現上升趨勢。雖然遼沈鞋類產品出口美國僅次于日本,出口總值達3446萬美元,卻同比下降了16.9%。
均價下降壓榨企業利潤
“盡管遼沈地區鞋業出口量與出口總值持續增長,但這并未使鞋企老板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沈陽服裝紡織行業商會會長高基富介紹說,“目前,鞋類出口均價與鞋類出口量增長的態勢截然相反,已從去年同期的5.86美元/雙下降至現在的5.44美元/雙,這也導致沈陽本地800家制鞋企業利潤已所剩無幾。”
據了解,1-7月份,遼沈鞋業一般貿易出口平均單價僅為2.21美元/雙,而加工貿易出口平均單價為8.99美元/雙。由此可見,由遼沈企業自主生產的鞋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仍處于低端行列。企業分散困擾行業發展
“對于遼沈鞋企來說,嚴峻的國際貿易形勢是機遇,也是一種挑戰。”高基富認為,“從各市出口量看,鞋業最發達的地區為大連,出口額占到遼沈地區出口額的8成,其他城市僅占2成,這表明遼沈鞋類生產企業相對集中,行業發展十分不均衡,這也是企業和行業發展受阻的原因之一。”(孫明鑫、曹洪丹)
設限自釀苦果 歐洲陷服裝危機
時隔兩月,中歐再次緊急談判紡織品問題。記者從商務部獲悉,中歐昨天就中國紡織品輸歐“超限”問題正式談判。這使得歐盟的“空貨架危機”有望在本周破解。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在接受采訪時稱,可以預見的是,雙方的第一任務是集中“火力”解決中國紡織品的滯留歐洲港口問題。
曹新宇說,與中歐6月份的那輪談判相比,此次,中歐的談判也許會輕松一點,因為現在談判的壓力來自歐盟內部。
過去幾周里,由于歐盟對中國一些紡織品進口的配額用盡,大量中國紡織品被扣壓在港口,而歐洲很多國家的商場里的褲子、上衣等貨架嚴重缺貨。18日,荷蘭、丹麥、瑞典和芬蘭相關部長甚至聯名在英《金融時報》上撰文,敦促歐盟不要再就中國的紡織品設限。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