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鞋何日健步走天下?
2005-08-23 08:58:28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河南制鞋業在原料、勞動力、市場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由于錯失發展機遇等原因,目前除了有限的一兩個品牌外,河南鞋在消費者心目中沒什么地位,處境相當尷尬。在8月20日開幕的中國·鄭州鞋業貿易洽談會上,業內人士認為,河南應抓住沿海鞋業向內地轉移的機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發展河南制鞋業。
在8月20日開幕的中國·鄭州鞋業貿易洽談會上,400多家知名鞋業企業匯聚鄭州。本屆洽談會與一般的貿易洽談會最大的不同是,除了貿易洽談,還將為河南省在鞋業方面有比較優勢的縣、市牽線搭橋,最終實現沿海鞋業向河南轉移。
有關專家指出,此次鞋業盛會將成為沿海制鞋企業到河南投資設廠前投石問路的石子,將在中原商海蕩起層層波瀾。
河南鞋業:
硬傷不少
鄭州鞋業發展是河南鞋業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在長達十余年的市場發展中,鄭州的鞋類生產加工除了原有的鞋廠之外,從空白到起步,一開始就存在著定位錯誤的硬傷,“鄭州鞋”從“出生”起就被打上了“低檔次”和“冒牌”的烙印,使得“鄭州鞋”為了自身發展而不得不在廠名、廠址上做文章。經營者大多把目光放在銷售上而生產領域則少有人問津,因而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鄭州除了“雙鳳”等幾個老牌鞋以外,似乎就沒有別的了。即使單槍匹馬殺出幾個鄭州品牌也只是“擠”在外埠幾大鞋業生產基地的“縫隙”中討點“殘羹剩飯”。
記者調查后發現,鄭州鞋業正在面臨著尷尬局面,“鞋的利潤少得可憐,而且我們又不是什么名牌產品,沒有辦法跟溫州、廣州那些地方比。同樣款式和質地的鞋,如果打成都或溫州等地制造,在批發環節,每雙鞋售價就可以多出2-5元錢,因為進貨商和消費者認同外地鞋。”自產自銷皮鞋的劉老板無奈地告訴記者,這也是很多“鄭州鞋”標注假地址、假廠名的最直接的原因。
占據著交通便利、市場輻射面廣,市場客流量大,年交易額及貨物吞吐量等優勢,“河南鞋”為何卻總是“掛羊頭賣狗肉”?據了解,目前鄭州的鞋業制造商多以外地人居多,他們為了降低成本,謀求更大的利潤空間,把廠房設到了鄭州,這本是一件雙方互利的好事情,但是其中的一些商人卻只顧眼前的蠅頭小利,違反法律法規,這不僅僅影響了鄭州鞋業市場的秩序,更是損害了鄭州聲譽,雖然一些人獲取了部分經濟利益,但最終受到傷害的將是鄭州的產品信譽。
其實也并非所有的“鄭州鞋”都不好賣,至少有4至5個品牌的“鄭州鞋”在市場上銷售日趨穩定,擁有自己固定的客戶和消費群體。
鞋業賽跑:
河南鞋步履蹣跚
在與沿海鞋業的賽跑中,河南越跑越慢,步履蹣跚。
目前,全國形成了三大皮鞋生產基地:以東莞為代表的廣東鞋業基地,以生產中高檔鞋為主;以溫州和臺州等地為代表的浙江鞋業基地,以生產中檔鞋為主;以成都、重慶為代表的西部鞋業基地,以生產中低檔鞋為主。
其實早在3年前,河南就面臨著一次產業轉移的良機,可惜機遇與河南擦肩而過。2002年前后,我國制鞋業就出現了從東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勢,即所謂的“東鞋西進”和“南鞋北上”。由此,國內皮鞋行業的生產布局發生了重大變化。雙星入駐成都武侯,奧康入駐重慶就是典型例子。在這輪競爭中,河南一些地市也曾拋出繡球,但最終敗下陣腳,沒有抓住這難得的鞋業梯度轉移機會,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發展契機。
此外,人才緊缺成為河南鞋業發展的瓶頸。河南雖然躋身全國四大制鞋中心,但制鞋業的設計人才、管理人才、營銷人才、外貿人才和技術人才都十分匱乏。
專家支招:
別走溫州老路
據悉,我省在區位優勢比較好的新鄭港區規劃了2000畝鞋業工業園,目前已經有兩家企業入駐,另外還在我省皮革基地之一的孟州市規劃了2000畝地的鞋業加工工業園。
有了產業基地的依托,更需要河南本地鞋業苦練內功。有關專家告誡河南鞋業:不要走溫州的老路。
河南財經學院的陳光明教授指出:“由于一些原因促使‘鄭州鞋’一度成為假冒偽劣鞋的代名詞。很多人還記得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溫州鞋一度成為了劣質鞋的代名詞。在其后的幾年里,溫州人看到了潛在的危險,一場自上而下的扭轉溫州鞋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的變革開始了。經過努力,他們不僅成功了,還以各種中高檔皮鞋為主流產品,部分高檔產品為先鋒逐步走出國門,打入國際市場。而這次扭轉形象花費了近十年時間,遠比當初生產加工起步到成型耗費時間多,而且讓公眾重新認識溫州鞋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鄭州的鞋業生產本身就落后溫州近二十年,如果不吸取溫州教訓,再用十幾年的時間走溫州的老路,那么,鄭州的鞋類加工經濟將落后沿海地區三十年以上。”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盡快從“溫州現象”的老路上下來?陳教授認為:“像這樣的企業,沒有品牌意識,沒有把品牌看作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力的有價值的無形資產,這種觀念和市場意識上的落后,往往比產品落后更可怕。河南鞋要做大做強,一定要重視品牌運營,包括品牌的質量戰略,服務戰略,市場營銷戰略等一系列系統、綜合的工作。首先,一個企業要有品牌意識,要抓好自己的產品質量,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品牌的生命,沒有過硬的質量作為后盾的品牌,無異于無水之源,無本之木;其次還要有完善的服務,品牌競爭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服務競爭。另外,希望由各地方政府和產品質量監督局對當地的鞋業生產加工情況進行調查摸底,登記造冊,全面監控加工階段的造假行為,加大打擊力度。希望政府部門能足夠重視,制定相應的政策。如果有可能,可以劃出一定的區域用于鞋業的生產和加工,形成鞋類生產基地,創鄭州鞋業名牌,創河南鞋業名牌。”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永全鞋業:11次遭投訴仍欠保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