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品牌國際化與應對反傾銷
2005-08-22 08:32:27 來源:東南早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關鍵詞:
現在的溫州鞋商比任何時候都要團結,因為他們現在抱成一團共同打響了自救的“外貿保衛戰”。
關鍵詞:反傾銷調查
連綿的細雨驅走了幾日來的酷熱,但溫州鞋企老板們依舊愁眉不展。
一個多月前,歐盟針對中國的皮鞋和旅游鞋進行反傾銷調查,溫州鞋商正在成為一場新的反傾銷訴訟的主角。
據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統計,此次歐盟反傾銷調查中的溫州涉案企業多達130家,僅鞋類出口額就達4500萬美元。
“我們的鞋子一打過去,國外中低檔制鞋企業沒有抵抗能力,一沖就完了。”溫州鞋革行業協會朱秘書長對中國鞋產品的國際沖擊力深有體會。他說協會現在正牽頭聯合幾十家鞋企準備應訴材料。
一直以來,歐盟、俄羅斯、烏克蘭是溫州鞋出口的三大主要市場。目前,中國鞋產品年出口歐盟總額占歐盟鞋類進口總額的20.04%,其中溫州鞋占到60%以上。
而近年來頻發的俄羅斯拉鞋、西班牙燒鞋事件中,所涉企業幾乎全部來自溫州。“靠著低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東突西進的溫州鞋類企業遭到了非市場力量的對抗。”浙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汪教授認為。
“我們的鞋照樣能過去,當時配額還在的時候,我們爭取不到,鞋不是照樣賣到歐洲嗎?”溫州鞋革行業協會朱秘書長說。朱秘書長告訴記者,歐洲一些中低檔鞋類工廠倒閉是趨勢問題,他們在走下坡路,我們不賣過去他們也是在走下坡路。從趨勢來講,未來世界鞋業的制造體就在中國。
一場來自溫州民間的對外貿易保衛戰,開始介入當地的外向型經濟發展。
“其實跟歐盟打官司,是為了保護和維護整個行業利益。我們要維護中國人的尊嚴,發生貿易糾紛不可怕,最怕的是我們不懂游戲規則,不積極應對,還死要面子。”溫州鞋革行業協會朱秘書長說。
關鍵詞:三大應對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來,中國成了全球反傾銷的重災區,而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導、價格優勢取勝的“溫州制造”,自然而然地成為國外市場的眾矢之的,頻頻遭到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反傾銷等貿易保護與壁壘。
浙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汪教授介紹,精明能干的溫州商人以三大利器有效地化解了國外的反傾銷等貿易壁壘。
第一利器是,積極升級企業與產品結構,實施貿易多元化。針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強化的趨勢,浙江企業積極提高產品質量、調整產品結構。溫州一打火機企業通過自主創新,研制出了帶CR裝置的打火機,成功地突破了歐美各國的技術壁壘,在外貿出口中成績飆升。
第二大利器是,強化商會(行業協會)的組織與協調作用,以商會為組織進行反擊。在浙江本地尤其是在溫州,商會是知名度最高、最有面子的民間組織。近兩年,浙江連續發生的應訴土耳其對溫州眼鏡反傾銷案、溫州打火機企業對歐盟CR法案的交涉游說等著名的貿易壁壘遭遇戰,都是由當地民間商會(行業協會)牽頭組織的,并取得了成效。反傾銷案中,不應訴就只有敗訴這一種可能性。近年來,溫州企業以商會為組織,積極應訴,應訴率為100%,其中40%已嘗到勝果。
第三大利器是,建立預警機制,提前獲取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有備無患。面對自身產品遭遇貿易保護與壁壘日趨加劇,浙商在反傾銷等預警機制上下了功夫。如今,一些企業在海外設立的銷售分公司和辦事處成了企業的“雷達”和“偵察兵”,隨時為企業發回最新的信息,使企業對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一清二楚,并時刻追蹤國際最先進的標準組織生產。
關鍵詞:品牌國際化
上個世紀90年代,溫州鞋從自己制造的假冒偽劣陷阱中爬出,開始艱難地樹立品牌。與此同時,一部分迫于國內惡劣的生存環境的鞋企把腳步邁出了國門。這是一條更為艱難的道路:在異國他鄉孤軍奮戰,同類相殘;沒有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受盡屈辱。十幾年過去了,我們并沒有看到國際高端市場上出現中國鞋的品牌———它們最多成為了區域性的中低檔品牌。
“不懂當地語言,甚至連普通話也說不好,大多數人又只受過高中教育,從農貿市場起步,敢跑到世界著名的大街上擺攤。這就是溫州鞋商。他們以個體的勇氣闖蕩世界,只要其中一個走到天涯,另一個馬上就聞風而至。他們以金錢的代價、國內資源的損耗甚至個體生命的風險,積累了最為豐富的國際化經驗。”溫州鞋革行業協會朱秘書長向記者介紹溫州鞋商的性格特征。
中國鞋出口量占世界鞋類貿易總量的大半,但貿易額卻只占到14%。中國鞋出口仍以貼牌為主要形式。
“我們今天再不要提倡價廉物美了。我們是犧牲了環境和資源把貨運到國外去,獲得一點點加工費,我們付出的代價可能我們的子孫都會受到影響。”溫州鞋革行業協會朱秘書長對記者說。
汪教授則認為,一些企業表面上抱成團打貿易保衛戰,其實一些企業家的思想并不統一,國際貿易摩擦問題上更多值得反思的恰恰是企業自身,比如互相壓價至血本無歸等。
汪教授指出,要想真正得到國際市場認可,最終是創立自己的品牌和銷售終端,但是現在看起來市場很大,長遠來說實際空間很小。面對各種不利因素,溫州企業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來規避,收購歐洲鞋企就是方法之一。
溫州鞋革行業協會朱秘書長介紹,已經有一些鞋企在嘗試改變。例如,哈杉在尼日利亞建廠,在當地贏得較好聲譽,并收購了一家意大利制鞋企業;奧康與國際著名品牌合作,欲通過“捷徑”實現國際化夢想;康奈堅持“精品專賣”路線,直接向中高端市場發起沖擊……
“未來歐盟是中國鞋業增長最快的市場,也是最大的市場。可以預見的是,因為首先其本身的傳統行業就在衰落,其次新加入的東歐這些國家就是新的市場。”汪教授對記者說。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順德輪滑鞋揚威全國
- 下一篇:零售連鎖數智化啟程 指標平臺+智能分析重塑業務洞察力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