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鞋類出口瓶頸問題三大對策
2005-08-16 16:06:10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福建檢驗檢疫局剛剛發布的半年度業務統計分析報告顯示:福建省進出口貿易在克服嚴重的自然災害、出口市場變化和貿易壁壘以及原材料漲價等不利因素影響下,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上半年外貿出口159.72億美元,增長17.2%。
盡管福建省外貿進出口傳統大類產品仍保持持續增長,盡管有些出口產品產業集聚效應正在顯現,新的出口創匯增長點也在不斷形成,但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外貿環境日漸嚴峻的情況下,制約福建省外貿出口的瓶頸也逐漸凸現,應當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和重視。
●改變外貿增長方式
規模擴張迅速但出口增長質量不高,已成為福建外貿發展面臨的主要不足。福建省最大宗的輕工產品鞋類出口生產大多靠貼牌來支撐,平均每雙鞋單價僅為2.5美元。據商務部統計,今年全國高新產品外貿有望達4000億美元,上半年全國高新技術進出口額占外貿總額27.3%。但目前福建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術出口產品占該產品總額不足10%。顯然,改變單純依靠數量規模和價格優勢增長、依靠低附加值產品擴張的外貿增長模式,已成為福建省外貿發展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重視東盟10國市場
目前福建省進出口市場過于集中,產品結構也比較單一,對美、日、歐盟等1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占總量的70%,對日、美等10個國家和地區進口占總量的77%。進出口高度依存于這些集中的市場,不僅直接影響該省經濟安全,易產生負面影響,也影響對其他國家進出口。因此,要根據不同國家消費特點合理安排,實現產品多樣化、市場多元化。從福建所處的區域來看,隨著我國與東盟10國貿易合作的深入,今后要充分參與世界經濟新的分工。
●積極應對技術壁壘
技術壁壘的實質是通過提高技術門檻,達到一定程度上限制進口的目的。目前福建省面臨國外技術壁壘的風險越來越高,同時還面臨反傾銷、配額限制等問題,主動應對技術壁壘,適應國際市場的標準及規范已是不可回避的現實。
歐盟自2月1日起對進口來源于中國的鞋類產品實行“預告進口許可監控”,于6月份決定對來自中國的勞保鞋實施反傾銷調查;美國對我19種紡織品設限,涉及36個類別,下半年多類紡織品將無緣美國市場。石獅市有千余家紡織類企業,僅有6家可獲輸歐紡織品配額,與企業實際出口量相差很大。諸如此類,都成為閩貨出口的壁壘。
打破壁壘,必須主動適應壁壘,為此必須積極采用國際標準,盡快建立健全產品認證和注冊體系,利用技術壁壘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研究開拓出口市場。同時要注意跟蹤大宗出口產品和主要貿易國家貿易壁壘的研究,主動應對。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中國毛皮行業發展預測
- 下一篇:零售連鎖數智化啟程 指標平臺+智能分析重塑業務洞察力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