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鞋何必尋“品牌”
2005-08-16 08:43:15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廣州鞋的最大優勢就是引領潮流,但也許最大的缺點就是品牌。在與溫州鞋的橫向比較中,這一點表現得特別明顯。
廣州鞋做高檔市場
品牌是廣州鞋一道解不開的結。但廣州有著全國數量最多的鞋廠,有著最大多數的從業人員,有著較為完善的產業配套資源,有著最為快捷的資訊和全國最好的設計隊伍,同時有著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批發市場,又有著近20年影響世界鞋業的輝煌史,等等。這些無一不是催生廣州鞋業品牌的孵化器,可是廣州鞋業仍然絕少春雷乍起。
或許是我們苛求得太多了,廣州鞋的總量仍然穩穩地排在全國前列,相當一部分的廣州鞋業界人士對現狀引以為豪,并滿懷激情。仔細數一數廣州鞋,最大多數的品牌都是在這里出人頭地的。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廣州鞋城的檔口有多少家,廣州鞋的品牌就有多少家。有人一語道破天機,廣州鞋與外地鞋最大的區別就是在不同層次上做品牌。
廣州鞋引領時尚,廣州鞋做高檔市場,廣州鞋售價高,這就是廣州鞋的現狀,也是長期自然形成的市場定位。時尚注定只被少數人最先擁有,高檔意味著小部分市場,高價則宣告了大眾品牌的破產,那么廣州鞋能做什么呢?擺上大中城市的大中商場,鎖定那些擁有80%財富卻占20%數量的城市有產階層,然后說一聲“因為我高貴,所以你高貴”。
目標客戶群體不一樣,所以品牌的做法也不一樣。定位高檔,就沒必要做成人人皆知的大眾品牌,銷售通路自然有所區別。其賣點除了品牌的張力之外,最重要的仍然是質量和款式。所以廣州鞋做品牌一方面很小氣,一方面又極具針對性。
領時尚不懼做貼牌
廣州鞋在國內所處的地位,與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制鞋強國在全球所處的地位極為相似。據意大利制鞋公會等組織反映,該地區絕大多數鞋廠與此類似,其核心競爭力是質量和款式,數量方面各鞋廠都不具優勢。但它們仍然以自己的優勢,成為全球鞋業的領跑者。
意大利鞋也存在著貼牌現象,相當多數的鞋子被有限的品牌大戶下單加工然后出口或在全國內銷售。葡萄牙鞋業近幾年也如此,但這絲毫不妨礙它們的利潤回報和良性發展,因為其核心競爭力不是誰都能拷貝來的。廣州鞋競爭優勢也在這里,貼牌生產又何妨?競爭的層面高了,技術含量附加值也隨之增高,始終會保持可觀的收益。意大利也絕少大規模的工廠,高檔市場不需要規模優勢,沒必要強求在規模方面的發展。
廣州鞋企業可簡單地劃分為生產與品牌兩種。生產追求數量最大化,品牌追求利潤最高化。其中結合點與制約因素都在品質和款式上。而廣州鞋的市場定位,似乎就決定了產能的從小,款式的從新,單雙利潤的從高,品牌的張揚和目標客戶群的集中。于是廣州鞋往往不是鋪天蓋地的做市場,而是有針對性的選擇市場,選擇銷售渠道,盤活各個銷售點。所以在面上,很少能看到廣州鞋,當你具體到某一“點”時,才忽然發現,“噢,那原來是廣州鞋!”
近來,不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許多知名品牌,紛紛來廣州設立商務總部下單加工,這說明:這個層次上的競爭已經不再是規模競爭了。鞋業在越來越重視時尚的今天,款式的變換仍承載著潮流的風險,而這風險的反面又意味著高額的附加值,所以僅從此一點來說,廣州鞋就具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鞋業這種業態,適合高、中、低不同檔次的產品并存,從而也適合不同規模的企業存在。廣州鞋立足高端,現在狀況或許是最佳。溫州皮鞋、泉州運動鞋要做大品牌,規模是其最大的優勢,不得不求知名度的最大化和銷售渠道的全面化,定位不一,則受眾不一,品牌的涵蓋范圍必定也不一樣,因而也沒必要強求品牌的受眾如何如何廣泛。
所以,廣州鞋應該靜下心來,目標專一,消除浮躁情緒,鼓勵企業擴充規模,但也不應過分強求。目前國內鞋業產能過剩,不缺規模性企業,也沒必要重復性建設,在勞動力上低層次競爭。廣州有國內最為優越的鞋業發展環境,理想的狀況是,廣州鞋一做高端市場,二做產品加工,三成樣板中心,并且有最終發展數個真正意義上的頂級品牌和大眾品牌的可能。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鞋款雷同到底是誰的錯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