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皮鞋反傾銷應訴協調會于廣州低調召開
2005-08-04 15:05:24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天從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獲悉,歐盟皮鞋反傾銷調查應訴協調會正在廣州番禺區舉行,這個會在形式上與6月底在溫州召開的歐盟勞保鞋應訴協調會類似,主要為相關企業介紹有關反傾銷案件情況,并推薦反訴律師。
歐盟7月7日正式對中國皮面皮鞋發起反傾銷調查,涉案產品包括32個稅號項下的皮面或合成皮面鞋,調查期為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我國涉案企業達1200多家,涉案金額6.7億美元。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鞋類分會有關負責人說,此次會議正是在此背景下協會受商務部委托召開的,皮鞋反傾銷調查涉案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浙江和福建。
與會的廣州番禺創信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振昌告訴記者,公司年出口鞋總額達1億多美元,其中歐盟市場大概占十分之一,雖涉案產品不多,但公司已從香港聘請律師準備了應訴材料,主動申請為被調查對象,至于是否被列入單獨調查名單要等歐盟作決定。(李溯婉)
歐盟對中國鞋反傾銷調查理由不足
歐盟近日接連對中國勞保鞋和皮鞋發起反傾銷調查,對此,國內鞋企憂心忡忡,擔心接下來還將對我國鞋類產品發出反傾銷“連環箭”。
不過,世界最大鞋業展覽會GDS的主辦機構——杜塞爾多夫展覽機構國際鞋類顧問彼德科恩昨天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據他掌握的情況來看,歐盟對中國鞋反傾銷調查理由并不充足,目前只是處于收集信息過程中,歐盟鞋業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待解決,而歐盟一些成員國對中國鞋的態度也有分歧,所以近期應不會再裁定中國鞋對歐盟市場存在傾銷行為,暫時也不會再對中國其他鞋類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
彼德科恩認為,鞋類及皮革制品貿易商及大中零售商正逐步加強全球性市場的開拓和采購,歐洲制鞋工廠由于勞動力成本高、資源缺乏、歐洲市場已飽和等原因逐步失去了競爭優勢,數量已在減少。除中國鞋的沖擊外,其本身存在不少問題。為保護本土鞋企,不排除歐盟下一步調高鞋類進口關稅的可能性,但不是以反傾銷形式。
杜塞爾多夫展覽機構項目行政總裁阿明·斯達特也對本報記者表示,歐盟鞋類專家、采購商、零售商都普遍認為中國鞋在歐洲市場不存在傾銷行為,希望中歐雙方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過,彼德科恩認為,中國雖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鞋產品生產國,但部分鞋在質量、設計等方面尚不能滿足國際市場需求,性價比也不高,制鞋企業的分包心理較強。他建議中國鞋企今后除了在質量上下工夫,還要做到與眾不同。中國鞋企常犯的錯誤是照搬意、法、美等國鞋類制品,而不是系統開發產品。鞋企必須明確自己今后針對的市場,在設計上獨樹一幟,主題鮮明。在GDS鞋業展覽會上受買家青睞的一般都是風格突出的產品。中國鞋企必須加強品牌開發,未來中低價產品也要求有品牌形象。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