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類文化]吐魯番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晉唐代寶相花紋錦鞋
2005-07-14 08:39:59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中國的紡織技術有悠久的歷史。古代希臘人曾稱中國為“絲之國”。絲織品的出現稍遲于麻、毛,中國的養蠶和絲織,可考的歷史已經有3000多年了。
由于紡織品與人們的生活關系密切,所以在詩詞中常被人描述,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岑參等著名詩人的作品中都詠及當時的絲織品,如白居易《新樂府》中的《紅線毯》一篇就是以當時宣州(今安徽宣城)的絲絨毯為背景而寫,文中道:“……擇繭繅絲清水煮,揀絲練線紅藍染。染為紅線紅于花,織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廣十余丈,紅線織成可殿鋪。彩絲茸茸香拂拂,線軟花虛不勝物……”
自20世紀五十年代起,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與哈拉和卓附近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晉唐代絲織品,包括錦、綺、綾、絹、縑、紗、羅、刺繡、染纈等。其中錦是指用聯合組織或復雜組織織造的重經或重緯的多彩提花絲織物,它的制作工藝復雜,色彩絢麗,代表古代絲織技術的最高水平。錦分經錦和緯錦,采用重經組織,以經線起花的叫經錦;采用重緯組織,以緯線起花的叫緯錦。西漢以前的錦均為經錦,南北朝時期出現緯錦,隋唐以后,緯錦開始大量生產。緯錦起花受織機的限制較小,大大增加了絲織物紋樣的內容。唐代的錦無論織法還是紋飾,都比以前更為豐富多彩。
1968年在阿斯塔那381號墓出土了一雙唐代變形寶相花紋錦鞋。此鞋共使用了三種錦:鞋面是用黃、藍、綠、茶青四色絲線織成的變體寶相花平紋經錦;鞋里襯是用藍、綠、淺紅、淺褐、蛋青、黃、白七色絲線織成的彩條花鳥流云紋暈(纟間)經錦,這是目前所見的唐代最精湛的彩錦;鞋頭用一種由大紅、粉紅、白、墨綠、蔥綠、黃、寶藍、墨紫八色絲線織成的斜紋錦,圖案為紅地五彩花,以大小花朵組成團花中心,繞以珍禽異獸、卷云行霞,間以瑞草散花,外側又雜置折枝花和山石遠樹,近錦邊處還織出3厘米寬的寶藍地五彩花卉紋帶狀花邊。整個錦面構圖精巧、配色華麗,織紋組織細密,即使置于現代絲織物的行列之中,也毫不遜色,充分反映了唐代中期織錦的高度技術水平。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世事百態]韓國鞋業大亨還想回成都賣豆腐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