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商蓄勢迎接歐盟調查
大多數的中國勞保鞋制造商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回應歐盟即將到來的反傾銷調查,希望在這場爭端中得到公正合理的對待。
在行業協會的帶領之下,出口商表示他們將站在一起申辯對歐洲同行行業損害的指控。
12個中國著名的鞋子制造商在本星期中間的時候相聚一起,同意回應歐洲的質詢。
“它們生產了全國勞保鞋總數的80%。”溫州市外貿局公平貿易處主任周曉平(Zhou Xiaoping)說。
這12個公司來自于中國東部浙江省有著“中國鞋都”之稱的地級市溫州、河北、江蘇和廣東省,全部是主要的鞋子出口商。
當大家都同意尋求途徑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加入這個程序中的企業可能更加龐大。
積極準備回應這個調查是成功化解當前形勢的一半,中國皮革工業協會的副會長張書華(Zhangshuhua)說。
“我們對即將到來的調查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同時我們也準備好面對任何的結果!敝袊畲蟮膭诒P圃焐毯统隹谏倘{集團的總裁陳則美(Chen Zemei)
對于中國鞋是否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在歐盟市場上“傾銷”最多將持續9個月,并可能導致懲罰性關稅的征收。
“我們將于我們的鞋子制造商和歐盟當局一起工作爭取這個問題以公正解決方式!鄙虅詹康囊晃桓呒壒賳T說。
“對這個事情我們已經做了細致的準備!焙颖苯饛V源集團公司的副總經理金效秀(Jin Xiaoxiu)說,金廣源去年是勞保鞋的第二大出口商,2004年出口到歐盟的鞋子價值約為700萬美元。
她說傾銷的說法是缺乏依據,代表了歐盟的保護主義。
歐盟的決定對于中國制造商是倉促和不公正的,因為它的決定是基于不準確的統計和錯誤的計算方法之上的,中國輕工產品和藝術品商會(CCCLA)的副會長欒春生(Chunsheng)說。
歐盟的鞋子制造商猜想中國鞋將隨著配額的取消洶涌而入,但是這個結論是沒有堅實基礎的,欒說。
“而且統計的基礎是不正確,因為在2004年5月之前歐盟是15個國家,而現在它有25個國家!睓枵f。
根據歐盟的統計,進口中國鞋的數量從1月到4月上升了581%,總價值上升了433%,而每雙的價格下降了28%。然而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上述鞋子的數量、價值和每雙價格分別上漲了11%、45%和31%。
“當雙方努力提高雙邊貿易的時候,適度的增長代表了正常的貿易增長。”欒說。
(歐盟的統計)來自于錯誤的計算基礎,他們的方法導致了錯誤的結論,誤導了歐洲鞋業界和恐嚇了中國的出口商,欒說。
中國鞋子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美國、歐洲、日本和香港,在這中間歐盟是第二大市場,去年的出口量是8.2億雙,價值22.2億美元,據CCCLA的資料。
在今年頭四個月,中國出口了3.3億雙鞋子到歐盟,價值9.4億美元。
“這個增長代表了鞋業從發達地區向發展中地區的自然轉移,表明了歐洲制鞋業的衰落。”張說,同時補充說歐洲在未來將繼續成為鞋子的主要設計中心。
“貿易保護主義的上升將不僅損害中國制造商的利益,還包括歐洲的進口商和消費者。”欒說。
“我希望中國的出口商能夠充分地配合調查,如果它們沒有在歐洲傾銷,它們需要提高有力的證據,它們也將受到公平的對待。”歐盟委員會中國代表處經貿部的第一秘書塞吉歐.巴利普瑞爾說(Sergio Balibrea)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