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鞋業巨頭破解中國鞋外貿困局:把對手變伙伴
2005-07-05 14:37:39 來源:中國溫州企業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中歐紡織品貿易摩擦剛剛塵埃落定,歐盟又將“戰火”燒向中國的鞋類產品。昨天,中國皮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淑華向記者透露,繼6月20日歐盟對中國的兩大類勞保鞋實施反傾銷調查后,有跡象表明,歐盟對中國紡織面料皮鞋等產品的反傾銷,將從原先預計的今年9月份,提前到七八月份開始。
為此,商務部外貿發展事業局、中國發展研究院和康奈集團等,昨天下午在北京聯合主辦“2005北京世界鞋業論壇”,邀請中外鞋業巨頭、經濟學家破解中國鞋外貿困局。
在論壇上,中國皮鞋旅游鞋專業委員會主任、康奈集團董事長鄭秀康向中國鞋業界發出呼吁:中國鞋應“少一些數量,多一些品牌;少一些摩擦,多一些和諧;少一些埋怨,多一些主動”。
歐盟鞋業采購聯盟主席馬希莫-唐達說,2004年該組織共進口了7.99億雙中國鞋;由于中國鞋物美價廉,所以競爭對手想方設法要阻止中國鞋的市場擴張。
他認為,中國鞋要走出這種經常受制于人的外貿困局,有三件事必須去做:一是提高質量,打響品牌;二是像耐克等品牌那樣在拓展國際市場時,做大量的廣告,舍得花錢;三是要在國際市場上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
已在中國建立3個鞋廠的意大利鞋業協會前主席路易伊諾-羅西,在論壇上對康奈提供的8款樣品鞋給予較高的評價。他對鄭秀康坦言:“如果滿分是10分,你的鞋子可得8分。但從價格上說,你的鞋子在國際市場上只賣幾十美元一雙,我覺得,你的鞋子真是太棒了!”羅西笑言,中國有這么好的鞋子,而且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中國的企業家很多事情都經歷過了;雖然現在歐盟提出反傾銷調查,但“你們還怕這一雙‘鞋’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張漢林分析認為,由于中國的產業結構今后一段時期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因此中外產品的貿易摩擦將從高風險期轉向常態化,預計今后幾年中外貿易摩擦不會減少。
在張漢林看來,中國的鞋服等傳統產業,今后不僅會與發達國家的這些夕陽產業頻繁發生貿易摩擦,而且與發展中國家的這些新興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貿易摩擦將會出現白熱化。他強調,由于現在的貿易摩擦都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產業結構的競爭,因此,單純的反傾銷應訴是遠遠不能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式是,把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
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經濟日報原總編艾豐等與會專家還表示,中國鞋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還要學會“入鄉隨俗”,注意尋求優勢對接。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