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稅務警察查抄中國鞋
2005-06-21 17:25:12 來源:輕工工藝頻道子站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去年2月俄羅斯內務部查抄了莫斯科“艾米拉”市場的大批中國貨物。今年3月13日北京時間凌晨,大批俄羅斯稅務部門打擊經濟犯罪的警察,以沒有通過正規報關手續入境、屬走私物品為由,強行拉走了莫斯科薩達沃特花鳥市場某庫房內總價值8000萬元以上的中國鞋,其中溫州鞋占絕大部分。商務部對此高度重視,得知此事后,商務部有關部門即向溫州皮革協會和有關企業了解情況,并緊急約見俄駐華商務代表,要求俄執法部門加大對俄非法清關公司的打擊力度,避免將違法經營的責任轉嫁給中方企業和商人,并對此事進行認真調查和依法公正處理,盡快就有關處理情況答復中方。同時,商務部指示我駐俄使館經商處與俄方有關部門進行交涉,全力維護我在俄企業和商人的合法利益。通過來自俄羅斯方面的如下報道,我們可進一步了解該事件發生的背景情況。根據俄羅斯統計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在俄羅斯經濟整體相對發展、人們購買力增強的同時,2004年其紡織品、鞋等輕工產品的生產卻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鞋類產品的生產下降了4%。從去年開始俄政府機構對此表示關注。近3年來相關行業的稅收僅占俄羅斯稅收的1.3%,其設備及固定資產貶值達57%,超過半數的企業失掉了其產品市場。俄國內開始討論,如不采取措施,上述行業將被擠出市場。面臨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灰色進口”。俄羅斯政府專門成立了工作組著手解決這一問題,以使其國內生產與進口產品在同等條件下競爭,保護國內市場,同時讓灰色進口及灰色生產在俄停止。俄政府機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免除紡織輕工設備的進口關稅,海關部門嚴控相關產品從亞洲的進口,降低允許私人攜帶物品進境的貨值等。另外,俄政府部門還否決了一項旨在降低鞋類產品進口關稅的提案。俄鞋類產品制造業有220家中小企業,年生產能力在1.6億雙,每年俄羅斯人購買約2.2億雙鞋。最新的統計顯示,2003年俄鞋類產品制造業僅生產了6000萬雙鞋,而同年登記的進口量為5440萬雙鞋。這就意味著有約1億雙鞋是非法進口或生產的。俄工業及能源部長助理“Stanislav Naumov”稱,地下生產的盛行已使得人們不會在俄鞋類產品市場投資。有專家預言,如果此種情況不改變,在5年內中國的鞋將控制俄95%的鞋類市場。俄行業代表稱中國的鞋不僅僅占據合法的進口市場,有超過80%的鞋是通過非法渠道進入俄羅斯。此外,大部分進口的產品款式陳舊、質量差或是歐洲著名鞋商的仿制品。為解決這一問題,一些俄羅斯鞋類制造商建議應對從中國進口的鞋實行配額管理。俄羅斯皮革制品及鞋類產品制造商聯盟的代表“Alexandra Andrunakiyevich”說“俄羅斯的工廠自己能夠生產大量的廉價的鞋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然而代表零售商的俄全國鞋業聯盟不支持這種觀點,并堅持應降低進口關稅,他們認為就是由于高的進口關稅才使得灰色通關盛行,如果降低關稅就可使得通過合法渠道進口的鞋增加。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