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鞋商積極應對歐盟對華鞋類反傾銷調查
2005-06-21 11:26:58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中國皮革協會表示,歐盟委員會已決定對來自中國的安全鞋實施反傾銷調查。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64023000、64034000。中國皮革協會希望各相關企業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以積極的姿態應對,并保持與協會及時溝通信息。
福建--已做好應對準備
福建鞋企似乎對此次風雨欲來沉著應付。2004年,福建省鞋類企業出口交貨值為230億元,出口量占全國鞋業出口量的1/4。福建省鞋業協會秘書長王建表示,歐盟一旦對中國鞋設限,對福建制鞋企業肯定有影響。2005年,我們的工作大多圍繞著這項任務來做,應該說有充分準備。
此外,福建省外經貿廳和福建省經貿委等單位還多次組織應對貿易壁壘的講座,讓企業的管理者能夠事先了解相關規則,避免損失擴大。同時,還一直提醒企業關注相關信息,謹慎簽訂與歐盟成員國企業的長期訂單。
泉州市鞋業商會秘書長鄭天對認為,中國鞋在勞動力成本上相對于歐洲有巨大優勢,這始終刺激著歐洲人的神經。據介紹,歐洲是泉州商品的第二大出口地。耐克鞋售價為100~120歐元/雙,但泉州鞋售價大都在10歐元/雙以下。這種局面一方面讓企業無利可圖,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歐盟制鞋企業的不滿。泉州某知名鞋企負責人表示,泉州鞋業必須重新定位。
多年來,福建省鞋業出口市場集中在美國、歐盟、日本等,而對非洲市場、南美市場、中亞市場的多元化開發還遠遠不夠,在某種意義上也被利用成為各種指控的口實之一,對鞋類出口影響很大。因此,福建的專家提醒出口企業應當及時調整經營思路,加強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分散風險。
廣東--需行業協會指導
據廣州海關統計,2005年一季度,廣東企業對歐盟出口鞋類產品1.7億美元,同比增長28.1%,平均出口價僅為2.7美元/雙。
廣東虹大鞋業公司經理兼南海鞋業副會長陳泉宏認為,歐盟一旦對我鞋類出口設限,低檔產品將受嚴重影響,而對高檔鞋的影響不大。廣東惠東、深圳等地一些走低檔路線的中小企業,產品價格低,利潤彈性空間小,一旦歐盟設限,這些企業根本無法承受。東莞一家制鞋企業表示,其生產的鞋類產品有50%以上出口歐盟,自2005年2月起,歐盟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不時在眼前晃動,目前,其企業一方面等待事情發展,收集歐盟市場的信息;一方面準備開拓其他出口市場。
深圳珍興鞋業有限公司國外市場負責人認為,目前,在出口上最大的困難在于生產原料價格上漲和產品價格維持原狀之間的矛盾,如果歐盟再進行反傾銷,可謂雪上加霜。公司雖然有應對反傾銷的經驗,但是反傾銷絕不是一個企業的力量所能達到的,必須通過行業協會把大家團結起來。
廣東鞋業協會的監測結論認為,此案將是自1995年以來歐盟對中國鞋類產品進行數量限制和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后的又一貿易壁壘措施,并將使我國鞋類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更加步履艱難。據廣東鞋業廠商會介紹,他們已就此事通報所有會員,希望廣東鞋業早做準備。目前,廣東鞋業廠商會正準備制定相關具體應對措施。
溫州--心態平靜不忙亂
溫州制鞋企業似乎早就習慣歐盟的舉動,已經“榮辱不驚”。歐盟委員會有關人士表示,2005年1~4月,中國對歐盟的皮鞋和布鞋產品出口增長了近8倍。但是溫州意萬達鞋業老總闋勝琪卻冷靜地表示,這個統計不能準確說明問題。因為2005年之前,中國向歐盟出口鞋都是通過第三國的。比如意萬達鞋出口量超過400萬雙/年,其中,進入歐盟市場的占40%,但均由馬來西亞轉口。而2005年,其增幅為20%,半年還不到就有近200萬雙鞋進入歐盟,乍一聽數字相當驚人,其實增量并不大,主要是企業不可能在短期內一下子迅速增加廠房、設備擴大生產能力。
從溫州總的情況看,歐盟是溫州鞋類出口的第一大市場。2004年,溫州市鞋類產品總出口額為11.5億美元,歐盟市場占1/4。而2005年1~4月,溫州對歐盟鞋類產品出口1.17億美元。事實上,2005年,溫州企業一直密切關注歐盟動向。2005年5月,溫州市鞋革協會在收到中國皮革協會發來的《有關歐盟擬對中國鞋采取“特保”措施的預警通知》后,專門從北京請了一位世貿組織委員會的專家商討對策。2005年6月初,到西班牙訪問的“溫州市鞋革商務考察團”也正在努力與歐盟鞋業協會高層接觸,試圖建立協調委員會,共同解決出現的問題。
一些對歐盟出口量大的溫州企業已經在做應訴準備,但這顯然還不夠。對此,喬耐鞋業老總潘志誠認為,目前,中國鞋沒有品牌,企業的根本出路在產業提升和與競爭對手合作。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