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鞋商呼吁企業聯合應對歐盟反傾銷調查
加快調整出口產品結構,走出低價惡性競爭旋渦
歐盟于當地時間6月12日晚決定對中國兩種勞保鞋實施反傾銷調查的消息剛剛得到確定后,作為國內主要鞋類產品生產商的廣東鞋商即刻作出強烈反應,他們呼吁,應當聯合起來,共同加強與歐盟各國鞋業商會的溝通和協調,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積極予以應對。
來自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廣東省一般貿易出口145.9億美元,增長37.5%;其中鞋類出口22.3億美元,增長20.7%。作為傳統大宗出口商品,鞋類的增長幅度還低于外貿總體增幅。
廣東省鞋業廠商會會長丘小廣表示,作為全國最主要的鞋業加工生產基地之一,廣東鞋出口歐盟的產品還是以中低檔居多,品種不夠理想,價格比較低,這些又都是歐盟方面最敏感的產業因素,因此預計很多企業特別是規模不大的出口類企業會受到影響,必須加快調整出口產品結構。
此外,中國企業應當走出低價惡性競爭旋渦。丘小廣說,中國出口鞋企為了搶單,往往是不惜血本進行自相殘殺,將價錢壓得很低,如去年廣東企業出口歐盟的每雙鞋單價僅為2.71美元,與歐洲國家鞋價相差數倍,在國內造成惡性競爭局面,在國際市場上又授人以柄,應當是引以為戒的。
一些皮鞋生產商表示,要想突破國際貿易壁壘,我國鞋企還必須加強研發創新,從鞋類制造邁向鞋類創造,不要再熱衷于抄襲歐洲的設計,而應加強包括新工藝、新款式、新營銷理念在內的多方面的創新,提升“中國鞋”的質量檔次和文化含量,創國際品牌。
丘小廣呼吁說,針對歐盟的市場抵制行動,中國各地的鞋業企業和商會應當聯合起來,共同加強與歐盟各國鞋業商會的溝通和協調,特別是廣東,港資、臺資企業比較多,大陸與港臺企業和機構應當聯合起來共同應對。歐盟方面針對中國出口鞋提出了反傾銷調查,企業就不應坐以待斃,而應團結起來積極應對,不排除到WTO“打官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