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擬再設“兩區”
2005-06-15 09:08:10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泉州出口加工區獲準設立”追蹤
省政府已向國務院提出申請
本報訊(記者王曉趙偉)昨日,本報報道了“泉州出口加工區獲準設立”的消息。記者從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目前,福建省政府已經正式向國務院提出在泉州設立臺商投資區、保稅物流區的申請。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稱,如果屆時泉州能有三個對外開放的區域,那對我市外經貿發展,甚至整個泉州的發展都是不可估量的推動力量。
據了解,泉州1993年就開始申請臺商投資區,而保稅物流區則是第一次提出申請。
引言
出口加工區、臺商投資區、保稅物流區,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泉州外貿企業的老板們就開始等待,昨日本報《泉州出口加工區獲準設立》消息一傳出就迅速引起各方的強烈反響———
專訪
加工區將重點引入五大本地優勢產業
昨日,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首次回應媒體,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榮洲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一天內復函從國家到泉州
本報記者(以下簡稱記):泉州出口加工區獲準設立的文件是哪天收到的?
陳榮洲(以下簡稱陳):6月3日。
記:什么反應?
陳:盼了很久,終于來了。泉州沒有一個國家級的對外開放區域,這與泉州發達的民營經濟,國內生產總值幾年來一直居全省第一,外貿企業眾多,進出口貿易額巨大等等都很不相稱,而且我們還有那么多的天然良港。
記:接到文件后第一件事做了什么。
陳:開會,立馬著手討論泉州出口加工區的開發、規劃、招商等一系列問題。從省里的領導到市里的領導都是高度重視這個項目,國務院給海關總署的復函6月3日發出,省政府當日就將復函傳給泉州。從國家到我們開發區,一天內就迅速傳下來了。
兩方面選擇考慮交通和企業
記:能透露一下投資方嗎?
陳:泉州出口加工區將由晉江市政府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投資。
記:如何確定泉州出口加工區目前的選址的?
陳:該出口加工區擬建于晉江市紫帽鎮,南至324國道,北至五道水庫,東至城市外環路,西至曾嶺村。依托泉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選址紫帽鎮。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交通便利,這個地方緊靠324國道,周邊還有泉廈高速、城市外環路及即將建設的泉廈高速鐵路,而且離幾個重要的深水港很近,還可直接依托中心城區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二是這里緊靠晉江、石獅這個泉州出口加工企業最多的沿海區域。
泉州出口加工區是目前福建惟一的在省級工業園區設立的出口加工區。廈門和福州及福清的出口加工區,所在的工業園區都是國家級的。
五大類區內引入本地優勢產業
記:大家特別關心什么時候能建好?
陳:這個問題不能準確回答。我們將盡快在3平方公里,特別是前期啟動的1.5平方公里范圍內,建成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口岸單位,以及相關的一些配套機構、配套設施,早日啟動。
記:能否透露引資的重點方向呢?
陳:總體的方向是重點引入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企業。主要有五類,包括汽車生產出口制造、電子制造、機電一體化、機械裝備制造及紡織鞋服輕工等本地主要優勢產業。
記:請介紹一下此次申請的過程?
陳:1999年泉州市政府就將申請設立出口加工區的請示送到省政府。但當時國家的政策是出口加工區只能設在國家級的開發區內,而泉州并沒有國家級的開發區。去年,國家允許在重點的省級開發區內建設出口加工區,我市積極申請,現在泉州出口加工區終于獲準設立。(趙偉王曉)
實地
現在:奶牛草地
將來:鐵網封閉
記者來到泉州出口加工區的選址地,紫帽鎮五道水庫的南面,324國道的前面。
這是一片山坡空地,十來頭牛正在悠閑地吃草。放牛者是65歲的當地村民蘇世賢。“以前我也有塊田在這邊,但后來被征用了,我就養了奶牛,快十年了。”蘇世賢說,“最近聽說這片土地馬上就要開發了。”
這片土地很快就要發生巨大變化了。“3平方公里的地方都是鐵網封閉。”泉州海關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不只是現在的奶牛進不去,可能連雞鴨也是休想進入的。”整個地方是全封閉的,設專用的卡口門,實行24小時服務監管。(王曉趙偉)
分析
泉州將告別“廈門工廠”
從事外貿的企業中流行一句話“泉州是廈門的工廠”。泉州市出口加工貿易企業眾多,但大多數企業在產品出口上采用委托外貿公司的形式,因此產生了一個怪現象,即泉州市長期以來是“供貨大市”,卻不是“出口大市”。統計資料表明,泉州市進出口貨物占據了廈門市進出口總量近70%。泉州出口加工區設立后,泉州將告別“廈門工廠”的稱呼。
泉州出口廈門入賬
王竟雄是福建神州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州電子”)的董事長,神州電子是泉州市重點出口加工貿易企業,位于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我們廠100%的產品做出口。但一半以上的產品都是委托廈門的外貿公司出口。今年第一季度,神州電子出口額八九百萬美元,約五百萬美元是通過廈門的外貿代理公司做的。”王竟雄告訴記者,“廈門代理的都統計到他們的經濟指標里去了。”
泉州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份,到泉州海關備案的對外加工貿易企業合同共308份,總額1.9760億美元。泉州光出口加工貿易企業就多達800多家。2004年,泉州進出口總額35億美元,其中加工貿易進出口額9億美元,另有超過20億美元的商品屬于深加工結轉到廣東、上海、浙江等地申報出口的。
“泉州有2/3的出口是通過各地的海關出去的,主要是廈門。海關的統計是這樣的,都是統計從自己關口進出口的貿易額度。”泉州海關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
區港聯動搭建平臺
“泉州眾多外貿企業將產品的出口點選在廈門等其他港口的原因在于,泉州缺乏享有國家政策優勢的服務平臺。”泉州海關工作人員說。
資料顯示,后渚、深滬、金井、圍頭等泉州市各大港區,泊位眾多,而且有不少是深水泊位,擁有國家一類口岸,但由于缺乏享有國家政策優勢的服務平臺,口岸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
泉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稱:“泉州出口加工區將實行區港聯動的形式,既出口加工區和泉州的港口運輸聯動配套。”泉州出口加工區為泉州港口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大的平臺。
泉州出口省時省錢
王竟雄對比了泉州出口加工區設立后與現在的不同。
他介紹,現在進出口都要報關,原料是從香港來的,產品主要銷到歐洲,無論從廈門還是深圳,一般都要三到七天。而有了泉州出口加工區,實行一次報關,一次審單,一次查驗,那就快不知多少了。
王竟雄還給記者算了一下經濟賬。泉州企業出口貨物如果選擇廈門出關,向廈門物流企業要一個大型集裝箱到泉州裝箱,通常花費1600元。泉州出口加工區建立后,如果泉州企業能夠在本地出關,同樣一個大型集裝箱只要1000元就可以了。本地出關后,物流企業的運輸成本下降后,出口企業的運費自然就下降了。(趙偉王曉)
相關鏈接
出口加工區
出口加工區是國家為了鼓勵出口加工型企業設立的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境內關外的特殊區域。
在出口加工區內,稅務機關不進行增值稅征收管理。一旦貨物發生內銷,由海關對報關進口的區外企業征收關稅和增值稅。出口加工區企業委托區外企業進行產品加工,稅務機關對區外企業取得的加工費收入征收增值稅。同時,出口加工區的地方各稅政策等同于區外、所得稅政策比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執行。(王曉輯)
全國最大出口加工區之一
此次福建共有三個出口加工區獲得批準,除了泉州出口加工區,還有福州出口加工區和福清出口加工區。其他省份獲得批準的有上海嘉定,廣東南沙、惠州,云南昆明,江蘇常州、吳中、吳江、揚州、常熟,四川綿陽,遼寧沈陽,江西九江,河北廊坊,湖南郴州和浙江慈溪等出口加工區。
在這18個出口加工區中,泉州出口加工區與上海嘉定、廣東惠州、江蘇吳中和揚州以及湖南郴州等六個出口加工區的規劃建設面積都為3平方公里,達到出口加工區的最大面積標準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