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出職場千里馬---人才測評師速寫
2005-06-07 16:31:29 來源:湖北日報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時代發展、社會進步,一些舊職業漸漸遠去,新職業如雨后春筍般生長。本報從今天起推出一組報道,用白描手法對武漢地區出現的部分新職業進行掃描。這些報道告訴我們:新職業見證時代發展,也是個體的一種積極創造與機敏把握,創業就業,路就在腳下。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古到今,人們都如此感慨。
眼下,活躍職場的人才測評師正以其專業“相馬術”,幫企業挑選合適的“千里馬”。
應聘某機關處長崗位的陳女士遇到了這樣一道考題:上級布置了緊急任務,辦公室只有下屬小劉,她必須得到小劉的幫助。“小劉,我手頭上有件重要的事,我非常信任你,需要你協助。”陳女士流露出急切。“主任,真不巧啊,我正給書記趕稿子呢,他下午要用。”小劉一臉無奈。“這是鍛煉的機會,你不要推托啊。”開口就遭到拒絕,陳女士臉色一沉。“主任,不是推托,書記安排的任務我不能不做啊,如果有空我肯定幫您。”小劉依舊不肯松口。“你這不是在幫我!這是我給你安排的任務。我是你的領導你必須聽我的。”陳女士提高嗓門,急了。“那您先給書記說一聲,協調好了,我就來幫您。”“我是領導,你怎么指揮起我來了?”陳女士蹙緊眉頭,發脾氣了。“咔!”正當氣氛“劍拔弩張”之時,考官適時叫停。
原來,這是考察應聘者勝任能力的角色扮演。幕后策劃正是來自北京的人才測評師谷向東,小劉是他的助手。
4月23日,湖北第二屆人才測評技術培訓班上,谷向東應邀給學員們講課。
“陳女士和下屬較上勁了,有失身份。布置工作缺乏技巧,顯得不夠成熟。”谷向東邊播放這段現場錄像,邊點評。
谷向東,北京師范大學心理測量學碩士、人力資源管理學博士,曾參與聯想、蒙牛等多家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者選拔,并為西門子、四通等企業開展人才測評培訓。
他說,人才選拔的傳統方式是筆試、面試,但要選拔合適的人到合適的崗位,則需要科學、有效的鑒別。人才測評通過心理測量、面試、情境模擬測試,如無領導小組討論、管理游戲、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評估應聘者的知識技能、基本潛能、人格特征、職業傾向,實現人職匹配。
培訓課上,谷向東隨意挑選4位學員進行無領導小組討論,論題是銷售、生產、市場、研發、職能5個部門在公司年終獎分配中的比例排序,他們必須在30分鐘內發表各自意見,并達成一致。“要不咱們先分工,我來擔任記錄秘書。”3號學員表現積極。“我的意見是研發、市場、銷售、生產、職能。”4號學員不緊不慢地說。“我不贊同4號,銷售應在第一。”2號學員緊跟在后。“銷售部人最多,如果都高于平均獎,獎金就沒法分了。”1號反駁。
……誰能說服誰?討論激烈進行著。場下的學員被精彩的討論吸引了,谷向東則坐在旁面,邊看邊在紙上飛快記錄著。“我記了滿滿4頁。”討論一結束,谷向東就揚起手中的筆記,“速記是人才測評師的基本功”。
他說,觀察、記錄、歸納、量化是人才測評的4個步驟,每個環節都要精益求精。“3號爭取主動,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親和力;1號考慮問題冷靜;4號有領導風范……”根據觀察和筆記,谷向東點評他們的表現,學員們點頭嘆服。
無論是講課還是現場測評,谷向東的表情始終平靜如水。即便討論到精彩處,眾人忍不住笑著鼓掌時,他依然鎮定自若,面無表情。“人才測評師必須客觀、冷靜,任何時候都不能感情用事,要避免感覺的影響。”谷向東這樣解釋他的“酷”。
專業的人才測評讓學員們收獲頗豐。來自湖北金三峽印務公司的學員王統肖說,傳統的招聘方式基本上是憑感覺招人,成功率低,測評可達到真正知人善任。
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像谷向東這樣的專業人才測評專家正炙手可熱,他們因擁有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背景,熟練掌握人才測評技術,身價也不菲。業內人士透露,在上海測評一個中高級管理人員費用約5000元至8000元,北京約4000元。
武漢綠野應用心理公司負責人、高級人才測評師王晰璐介紹,2003年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推出《人才測評師證書》培訓課程后,綠野公司和省人才開發交流中心已聯合組織兩屆人才測評師培訓,70多名學員參加,90%以上的學員通過考試,獲得了由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頒發的“中級人才測評師”證書。(周芳、李閃)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6月四川省首考人才測評師
- 下一篇:測試:你的溝通情商有多高?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