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員工制:打造自己的藍領精英
2005-06-07 15:54:14 來源:《中外管理》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如今是:碩士易得,技師難求。企業如何打造自身的藍領精英?本文全方位為您透視炙手可熱的首席員工制。
近幾年,社會上存在著當工人“沒奔頭、沒前途”,學技術、搞技術“吃虧”的思想,這也誤導了年輕人升學、擇業的方向:大學畢業生寧可賦閑家中,也不愿當工人。這致使時下制造型企業中,技術人才短缺,技術工種后繼乏人,尤其是高級技工已嚴重斷檔。
自從世界制造業中心轉移到我國后,外資企業紛紛推行人才的“本土化”,“高級技工”在市場上的價格也如“海嘯”一般突飛猛漲,廣東不少企業正在全國范圍以高薪招聘高級技工。然而,碩士易得,技師難求,“高級技工荒”成了企業發展的一道普遍難題。
因此,如何打造自己企業的藍領精英,給技術工人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成為企業管理者的首要課題。由此,首席員工制破繭而出。
“首席員工”意味著什么?
首席員工,顧名思義就是企業員工中席位和職位最高的員工,是企業的“尖子工人”、“金牌工人”,是職工學習及工作的典型和模范,他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實行首席員工的崗位是企業中的非領導崗位,也就是說首席員工是民,不是官,是普通工人身份和高超技術水平的融合,是企業中關鍵工種、關鍵崗位、關鍵工序中技術密集的工種和崗位。這就與總工程師、班組長有所區別。首席員工強調的是技術,而后兩者強調的是管理。一個企業的班組長很多,但一個企業一個工種只能有一個首席員工。
其次,首席員工制是一種長效激勵機制,幫助優秀員工實現專業技術領域的自我價值。它與崗位管理結合,在崗位序列中設立“首席崗位”;與薪酬待遇結合,享受不菲的“首席崗位津貼”。同時還有晉級、職業培訓、繼續教育等優先權,在生產技術管理、技術攻關、批評監督等方面具有優先發言權。
既然是一種激勵手段,“首席員工”就不是金飯碗,并非一錘子定終身。為促使首席員工在各方面提高自己不松勁,資格有效期一般為1~2年。期滿后,能者上,庸者下,“首席”之位,須得易主,讓賢讓座。這給后來居上者留下了極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首席員工”應有嚴格的評審條件,寧缺毋濫。同時,不能把首席員工評選與勞動模范評選、技能職稱評審等同起來。勞動模范的根本標準,是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起顯著作用的個人,強調的是顯著貢獻和突出成績;技能職稱評審,是社會性評價,要求學歷、資歷(工作年限、年齡)、論文,還將低學歷(理論水平或外語成績較差)者拒之門外。而首席員工評選的是企業內部技術工種的帶頭人,崗位技能競賽中脫穎而出的“技術尖子”,更看重在本企業的實際工作能力和“閃光”點。
首席員工制具體操作不一,叫法也不盡相同,但殊途同歸,榮譽和待遇上向有技術專長的工人傾斜,樹立企業內部崗位技術典型,打造企業自產的藍領精英。
首席員工制好在哪里?
一馬當先,引萬馬奔騰。首席員工名利雙收背后透出的信息是:成才道路并非“華山天險一條路”,非當“官”不可,條條道路通羅馬。在生產第一線鉆研技術,也能脫穎而出。只要在某方面不斷鉆研,持之以恒,在普通崗位上“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樣也會有美好的“前程”,得到企業的器重,受到社會的尊重。首席員工的設立,點燃了一線員工學技術的熱情,讓一線員工看到了希望,增強了斗志,工作有了動力,追求有了目標,學習有了“奔頭”。在基層班組安心、上心,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刻苦鉆研技術,潛心發展專業技能,積極創造條件,實現崗位成才。
激勵一線優秀員工安于職守。本身具有榮譽稱號、過去的專業性成就、對組織和社會影響力的認可等內容,讓一線員工看得見、夠得著。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一線崗位上的優秀員工被提拔至管理和領導崗位后,既不能繼續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又不能適應領導崗位,造成了人才的浪費。而首席員工制可以使關鍵崗位上的優秀員工長久坐鎮一線,使該崗位保持較高的戰斗力,有利于營造事業留人、價值留人的環境。
對已有崗位工資分配制度缺陷的彌補與創新。它打破相同崗位人員的“大鍋飯”,拉開了員工收入的差距,推動了分配制度改革,為企業崗位競爭注入了新的活力。待遇優厚,像許多行業都實行的“職稱”一樣,是個管用的“實缺”,而非空有的虛設。如:安徽省皖北煤電公司機電“首席員工”每個月要比同事多領500元的崗位津貼;云南沾化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員工”年薪比普通員工高4倍。工資的大幅上揚,能夠吸引更優秀的、受過高等教育,或者大可進入高等教育的人們,有著良好的社會效應。
首席員工制實際上走的是技術和管理分開的兩條線,讓技術和管理人才各盡其才。它還是一個催生“能工巧匠”的“孵化器”!笆住奔础暗谝弧保@個“第一”不是熬出來的,而是在賽場上比出來的;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要隨時面對挑戰的;不是一把“鐵交椅”,而是一個“大擂臺”;不是要“一花獨放”,而要“滿園同春”。
要注意什么?
首席員工制的最大影響者是首席崗位獲得者,對其的正面影響是收入增加,有一定的品牌效應;負面影響表現在工作壓力增加、同事關系緊張。所以,“首席員工制”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首席員工”說到底是一種獎勵,所以公平、公正、公開是基礎,同時還要構建科學的工作業績測評體系與約束機制,對首席崗位的職位描述應具體,且具有可操作性。
盼盼集團為此專門成立了評聘領導小組,將考試與考核相結合,按工種重點考察動手和實際操作能力,經過技術比賽和業務理論考試的綜合成績確定候選人,然后通過全體職工的投票來選出“首席工人”,參與企業管理,并且與技術科、質量科以及生產科的科長享受同等待遇。結果評選出的5名“首席工人”,平均年齡34歲,最小的僅23歲。
2.注意考核首席員工的“傳、幫、帶”,避免技術保守形成“技術孤島”。作為“首席員工”,一個重要職責是要把自己的工作經驗、勞動技巧和科學知識傳遞給其他工人,促進工人整體水平的提高。否則,“首席員工”的作用就會十分有限。
3.首席員工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不可本末倒置。關注個體激勵的同時,注意團隊的作用和激勵,以免出現“領導滿意、同事非議和本人壓力”的尷尬局面。
4.“首席員工”的資格有效期要適當,不宜太長。河南焦作堅固水泥有限公司任期為一年,上海市電力公司市區供電公司有效期為兩年。千萬要杜絕“首席員工終身制”。(李焦明)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CEO謀略:“超額完成”為什么反挨罵?
- 下一篇:企業怎么做培訓規劃?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