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七舉措積極推動鞋類產品出口增長方式轉變
2005-05-09 14:13:17 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子站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針對歐盟等地區擬對我鞋類發起的新一輪貿易限制措施,為實現鞋類產品出口從單純依靠數量擴張向依靠質量和效益的轉變,商務部外貿司有關負責人在廣交會期間舉辦的“對歐盟鞋類市場研討會”上向外界透露,商務部將采取了七項舉措,積極推動鞋等大類輕工產品出口增長方式的轉變。
該負責人指出,這也是在2月1日歐盟對中國鞋類產品實施為期一年的預先進口監控措施后,商務部為進一步做好對歐盟鞋類產品出口工作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鞋產品是我國輕工業中出口金額最大的商品。多年來,鞋產品出口一直為我國實現貿易順差和解決社會就業發揮著重要作用。據中國海關統計,2004年我國出口鞋類產品152億美元,進口4.7億美元,實現貿易順差147.3億美元,占全國貿易順差總額的46.1%。
然而,目前鞋行業普遍存在的自主研發能力弱,缺乏自有品牌,產品檔次不高,營銷方式落后,自主引導市場消費能力弱以及出口增長主要依靠價格競爭和數量擴張等問題,不僅制約了我國鞋產品出口貿易的健康發展,也極易引發國外貿易保護主義。
對此,該負責人指出,目前,包括鞋行業在內的我國所有輕工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通過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使輕工產品出口從數量主導型過渡到質量、品牌和效益主導型。而樹立現代營銷理念、創立企業自有品牌、提高現有產品檔次,并著力培育新型出口產品是實現這一過渡和進一步擴大我鞋類等輕工產品出口的必由之路。為此,商務部目前主要開展七項工作:
——設立輕工產品出口促進資金,支持鞋類企業開展貿易促進活動。目前,該項資金已設立,但具體實施辦法正在制定中。這項基金主要是為了提高行業整體的競爭力,通過加強專業技能交流,全面提高行業內企業設計水平、營銷意識和能力。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強國際同行業技術交流與合作,提高產品檔次。
——促進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創中國自有品牌。在外貿發展基金項下,申請設立了品牌基金,將專項用于扶持各行業企業的品牌建設和品牌產品出口推廣等工作。在目前國內有影響的國際展會上,通過行業組織企業集中展示我高檔次鞋類產品,以不斷樹立中國鞋類產品形象。
——推動制定和實施行業標識和創集體品牌。目前,商務部正積極推動中國輕工產品進出口商會編制鞋類產品出口行業標識工作。擬通過行業標識的實施,逐步使行業標識成為鞋類出口產品質量和品質的保證,進而成為鞋類出口行業的集體品牌。行業標識主要包含:主要出口市場的技術法規和標準;市場準入環境要求;國內現行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法規等。
——推動營銷方式改革,建立現代營銷網絡。通過資助有關行業中介組織邀請國際知名營銷大師授課等方式,向企業宣傳現代營銷理念,加速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現代營銷體系;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企業通過收購國外成熟銷售網絡、設立專賣店等方式,創建自有銷售渠道。
——實施出口市場和產品檔次多元化。通過發布新興市場鞋類產品出口指南等方式,鼓勵企業大力開拓俄羅斯、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同時,鼓勵和幫助有實力企業參與中、高檔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爭在出口同等數量的情況下,擴大出口金額。近期,商務部將制作小冊子,重點介紹有關國家鞋類市場情況。
——加強面向企業的政府信息服務和預警工作。由政府出資購買主要進口國的鞋類產品海關統計數字,并結合我國產業和出口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建立輕工產品貿易指南和在政府網站上設立專欄等形式,及時將各國市場的鞋類產品進出口數量和價格變化等情況通報有關企業。目前,商務部網站上已設立《對歐盟鞋類產品出口月度預警報告》,顯示國外主要進口市場的鞋類產品進出口數量和價格變化情況、相關的貿易政策和技術標準、以及國內產業和出口情況等。
——制定相關技術標準,突破國外貿易限制措施。商務部組織輕工商會和中國皮革協會編制了《皮革及皮革制品(鞋類)出口技術指南》和《出口鞋類技術指南》。據輕工商會副會長欒春生透露,目前《出口鞋類技術指南》的編制工作正在收尾階段,并將于不久后問世。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