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移 世界制鞋中心轉移至中國大陸
2005-04-21 15:55:26 來源:千龍網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資料顯示,世界鞋業的制造中心上世紀60年代在意大利,70年代向日本、韓國轉移,80年代棲身中國臺灣,90年代后登陸中國大陸。產業轉移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追逐成本優勢的過程。
鞋博會、海博會下周就要開幕了,兩場盛會反映了泉州鞋業和服裝業欣欣向榮的發展。回顧這兩個產業的發展歷程時,我們不難發現這兩大產業的發展和繁榮,都與隔海相望的臺灣密切相關。臺灣的資金、面料、技術、設備等等,帶動并促進了泉州這兩個行業的發展。
代工大師在廣東
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東莞、深圳、中山等地,星羅棋布地集中了上千家由境外投資興辦的制鞋廠家,其中60%以上是臺資企業,所生產的各式鞋,占了祖國大陸總產量的60%—70%,而世界鞋業中國占去60%,平均1個美國人就有3雙中國鞋,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堪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成品鞋生產和出口基地。
臺資背景的世界級制鞋企業,首推年產鞋1億雙以上的寶成集團,據了解,寶成集團在全球擁有100多條生產線,寶成的主營業務是為幾大世界名牌代工生產,是耐克、銳步等品牌的生產中心,憑借龐大的開發與生產能力,寶成成了中國鞋業名副其實的代工大師。
1990年前往廣州番禺投資的創信鞋業是另一家大型臺資制鞋企業。創信集團于1996年10月成為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公司。
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吳振昌見證了廣東鞋業的發展歷程。很多臺商當初來廣東發展時,企業規模并不大,有些甚至還是作坊式的小工廠,創信鞋業也不例外。吳振昌說“剛開始來的時候,創信只有200多人,場地大約是2880平方米,只有三個樓層,當時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情。”
創信集團供應種類繁多,專做世界著名品牌的貼牌加工,例如:風行于世界市場七十年的米奇老鼠,廣為小朋友喜愛的美國紳士狗史努比,臺灣著名童鞋品牌魔術屋,法國時尚品牌elle男女兩用功能運動鞋及休閑鞋,還有運動名鞋耐克。據了解,創信集團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外銷美國、歐洲和日本。談到為何不做自己的品牌,吳振昌說:“做1000萬雙鞋子并不難,但賣1000萬雙鞋子可不容易。這些銷售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廣告費,需要有一個好的品牌做后盾,珠三角的制鞋企業基本上都做貼牌生產,這是基于經營成本和專業分工上的考慮而自然產生的。”
從臺灣到廣東
吳振昌家族自1956年就開始做鞋業。談到為什么來到大陸發展,吳振昌把之歸結為時勢。“當時在臺灣做很難,不是說沒有市場,而是勞力的問題,在人力的穩定和需求上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并且成本比較高,相同的熟練工人,臺灣的成本是這里的四五倍多,如果以基本勞工來算,應該是8倍多。”
在廣東之前,臺灣一度是世界鞋業的生產中心,臺灣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工商管理系主任林建雄教授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在過去的40多年間,經歷了五個不同階段,鞋業最終成為臺灣工業中的主體,臺灣制鞋企業也成為世界鞋產品的一個重要供應商。其中,1961-1966年是臺灣鞋業的起步階段,基本處于日本企業的控制下;1967-1976年是臺灣鞋業的大量出口階段,在1971年出口量達到1億雙,臺灣地區最終取代日本真正成為“鞋業王國”;1977-1980年的臺灣鞋業達到飽和狀態;經歷了產業調整后,又在1981-1986年迎來了高速發展的膨脹階段;從1986年至今是臺灣鞋業的過渡階段,隨著新臺幣的升值,勞工成本上漲,競爭能力明顯降低,于是開始了產業向中國大陸和東南亞轉移的進程。事實上,臺灣的制鞋產業發展進程伴隨著臺灣對外貿易模式的變化。廈門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李非教授認為:臺灣外貿的傳統模式是日本進口、臺灣加工、出口到歐美銷售;上個世紀90年代后則變為四角貿易模式:日本進口技術、臺灣設計、大陸加工、出口到歐美市場;如今又呈現出新三角貿易模式:在臺灣設計、接單,在大陸加工、出口到歐美國家。
外商訂單首選大陸
在從臺灣到大陸的這股產業轉移大潮中,包括為世界諸多品牌做oem(貼牌加工)的臺灣三大鞋業的100多條生產線,目前已轉移到大陸的福建、廣東和浙江等地。
據了解,美國著名的saucony公司的跑步鞋訂單從幾年前開始從臺灣轉移到大陸,臺灣寶成國際集團下屬的裕元制鞋公司就是saucony公司oem的主要合作伙伴。這家同時為耐克、阿迪達斯等知名品牌做oem的制鞋公司坐落在東莞,目前雇員超過10萬人,并以超億雙的年產量而成為世界最大的制鞋公司。
與saucony公司幾乎把所有的跑步鞋oem業務轉移到中國類似的是,耐克公司把60%的運動鞋oem業務置于中國,美津濃的運動鞋在華的oem則高達90%。
據業內人士分析,saucony公司的訂貨流程和耐克、阿迪達斯等世界知名運動品牌基本上是如出一轍。首先需要對oem工廠進行質量認證,通過認證后方可能下訂單并按照國際慣例付款;而生產周期完全是計劃性的,在決定生產什么、生產多少之前,品牌公司會要求各地的零售商訂貨,這樣他們就可以以銷定產。所以,在正常的情況下,saucony公司是沒有庫存的,工廠按照訂單生產之后入倉(品牌公司的倉),等到各個零售商付款后saucony公司就馬上發貨。
中國鞋業還要西進
在重慶璧山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西部鞋業博覽會”吸引了眾多東部制鞋企業前來投資。就在同一天,溫州“紅蜻蜓”鞋業集團宣布,將在未來幾年內連續注資2億元人民幣,在重慶銅梁縣打造中國西部鞋業基地。而在此前,溫州鞋業巨頭“奧康”已經在重慶璧山縣投資10億元打造中國“西部鞋都”。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一切只是中國鞋業大變局的前奏。中國皮革工業協會理事長徐永表示,中國鞋業出現了生產能力從東南沿海向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勢,國內制鞋業的生產布局會在近幾年發生重大變化,這將是中國鞋業生產和銷售企業實現二次創業的一個重要契機。
對于奧康為什么選擇在璧山打造中國西部鞋都,王振滔說:“西部有3.6億人口這么一個廣闊市場,這么多的勞動力資源,又有國家大開發的政策和諸多區位優勢,再加上重慶特有的城市魅力,所以奧康選擇了重慶。”
分析人士認為,在中國鞋業面臨產業轉移的大趨勢下,重慶制鞋工業大氣候良好,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再加上西部大開發獨有的政策優勢,構成了西部“致命的誘惑”。東部制鞋企業西進重慶,旨在利用西部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的原料和勞動力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二次創業。
他說,制鞋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成本要素是杠桿,這就使得全球制鞋中心半個世紀以來不斷發生轉移。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制鞋中心尚在意大利,70年代便已轉到亞洲的日本、韓國,80年代又到了中國臺灣,90年代更是登陸了中國大陸沿海,廣東、福建、浙江群雄并起;現在,中國制鞋業又出現了從東部向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勢。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五千客商晉江“尋”鞋
- 下一篇:零售連鎖數智化啟程 指標平臺+智能分析重塑業務洞察力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