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2004年鞋類出口突破17億美元
2005-01-08 10:49:17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新華網福州1月7日電(陳德文、吳明霓)據泉州檢驗檢疫部門的統計表明,泉州市2004年出口鞋類共檢驗87596批、84949.9萬雙,貨值175938.7萬美元,與2003年相比分別比增15.6%、15.9%和16.2%。泉州鞋類出口量已占福建省的1/2,全國的1/8,在全國五大出口鞋類基地中列廣東東莞市之后為第二位。
目前泉州鞋類出口具有以下3個方面特點:一是國際市場多元化。銷售市場形成以歐盟為主(約占30%),美國(約占10 %)為次,日本、東歐、中東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多元化格局。二是品種多樣化。我市出口鞋類以中低檔鞋為主,通過加大產品開發力度,形成了從嬰童鞋到成人鞋,從運動鞋、拖鞋到皮鞋,品種較為齊全的格局,從出口品種看,運動鞋約占85%、拖鞋約占10%、皮鞋約占5%左右;三是創品牌上有新突破。目前鞋類企業擁有“富貴鳥”、“安踏”“特步”三個馳名商標,“富貴鳥”皮鞋和“安踏”、“亞禮得”、“特步”、“愛樂”旅游鞋5項中國名牌產品,今年以來,部分企業在創國際名牌及擴大國際知名度上下功夫,逐步降低“貼牌”出口的比重,并取得初步成效,寰球、三興、鴻星爾克等公司逐漸加大的自有品牌出口的比例,售價比出口平均價高1倍以上。
今年以來,泉州鞋類出口克服鞋材上漲及用工、用電緊張,歐盟東擴配額限制,以及國外技術壁壘影響,仍保持較快速度增長,進一步奠定了泉州作為世界運動鞋主要生產基地的地位。據分析,主要有以下四個因素:一是生產質量管理水平逐漸提高。通過加大投入,全市700多家出口企業中,先后引進100多條先進制鞋流水線,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許多企業積極引進人才,擴大生產能力,并采用納米等高科技技術,提高科技含量。同時積極推行ISO9001:2000質量體系,目前已有200多家出口企業獲認證,8家獲全國首批CQC標志鞋類產品認證,增強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二是泉州投資環境不斷改善,開拓國際市場力度加大。泉州市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的不斷投入,而泉州鞋類以晉江“中國鞋都”為龍頭,各縣、區分工協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已初步形成從產品設計、鞋材供應到加工生產,出口的產業集群吸引不少外商到泉州投資;三是積極應對國外技術壁壘有突破。由于泉州市約30%鞋類主要出口歐盟,而歐盟于2003年9月11日實施偶氮染料禁令(其中德國已于1994年實施),于2004年6月30日實施“藍染料”禁令,為減少對出口影響,泉州檢驗檢疫局與外經貿局組織調研,通過召開座談會、培訓班新聞媒體等各種形式宣傳相關知識,幫助企業建立原輔材料,有毒有害物質的控制體系,并建立了輕紡產品化學檢測實驗室,并于2004年底通過擴項、監督、計量“三合一”認證,通過關口前移,做好原輔材料偶氮染料檢測工作,從而避免了出口鞋類因偶氮染料超標不合格,進一步擴大出口,僅2004年泉州局對235批、450個輕紡產品的有害物質進行檢測;四是加大業務改革力度,全面提高通關效率。泉州建立既符合大通關需要,也能滿足科學監管、方便進出的檢驗檢疫新模式,努力營造良好的貿易投資環境。對出口商品進行風險分析評估和企業誠信度綜合考核,對38家鞋類企業實行一類管理,對22家企業實施“綠色通道”待遇。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