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天膠后市的戰略研判
2004-09-03 10:29:43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目前,橡膠期貨市場交投氣氛明顯低迷,成交量與持倉量雙雙萎縮,市場各方觀望和恐懼情緒仍然在蔓延,橡膠現貨及期貨市場情況主要是:
1、9月1日瓊滇產區現貨膠價僅為12000-12200元/噸,進口3號煙片膠報價1230美元/噸。一般,6-9月份國內、國際天然橡膠產區均進入割膠旺季,以往在8月影響海南產區的最主要天氣因素臺風已消失,生產一切正常;云南版納地區盡管由于橡膠蚧殼蟲的影響導致受災膠林面積達2000余畝,干膠產量同比去年1-6月少了11.5%,但國內季節性供應壓力增加仍很明顯。
2、7月中國天膠及合成橡膠進口雙雙大幅提高,根據國家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今年7月份天然橡膠進口總量93,298噸,比去年同期提高16.3%,出口115噸,1--7月份天然橡膠進口693,883噸,比去年同期提高 3.3%,出口868噸;7月合成橡膠進口98,075噸,比去年同期提高30.4%,出口7,989噸。1--7月份合成橡膠進口達到654,446噸,比去年同期提高18.4%,出口54646噸。新增加的橡膠消費份額,極可能更多地被合成橡膠擠占。預計下半年這種局面不會發生大的改變,價格偏高的天然橡膠的市場競爭力將會進一步被消弱。另一方面,受多種因素影響,橡膠制品企業所使用的進口膠實際成本遠遠低于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期貨合約價格,也遠遠低于目前國內市場的現貨價格。
3、最新庫存為232295噸(期貨倉單 231035噸),去年結轉庫存將近14.5萬噸,少部分是進口3號煙片膠,多數為國產5號標膠。根據交易所相關規定,國產膠超過12個月,進口膠超過18個月,將不再符合交割條件。由于倉單集中在2003年上半年增加,估計將有數萬噸3號煙片膠在2004年4--8月間到期。從上海期貨交易所公布的每周庫存報告中,可以看到陸續有天膠流出庫的數據。
4、前期原油價格上揚(最高每桶48.98美元),造成合成橡膠價格上揚,推升了天然橡膠價格。現在,原油價格見頂回落,也必將促使膠價回落。如果原油價格在未來時期表現理性,那么用戶對合成膠和天然膠的使用比例將得到維持甚至會擴大合成膠所占比重。因此,隨著合成膠價格的下跌,橡膠最大消費商輪胎制造商將逐漸減少對天膠的使用量。另外,即使是在油價較高時,大部分輪胎制造商因在生產過程中考慮到產出輪胎的持久耐用性及安全指標等問題,也僅是小比例的提高天膠的使用量。合成膠價高企難以抬拉天膠價格,輪胎制造商并不因為成本提高而放棄合成橡膠轉向價格相對低廉的天然橡膠的采購,國際橡膠研究組織經研究表示,在輪胎生產過程中,只有當生產商確定合成膠價格高于天然膠價的態勢持續一段時間后,才會轉用較高比例的天膠。從海關公布數據看也確實如此。
5、8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2004年7月輪胎產量 19,082,800條, 較去年同期+11%,1-7月產量130,373,500條,較去年同期+18%; 合成橡膠7月產量117,100噸,較去年同期+28%,1-7月產量860,300噸,較去年同期+23%。目前輪胎行業處于成本高企、銷售困難的兩難局面。輪胎行業重新整合帶來消費的減少,也將對天然橡膠價格在中期形成壓力。
6、據中國輪胎制造商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國內汽車銷售量4、5、6、7月呈逐月下降走勢;7月國產汽車銷量產銷量分別為35。41萬輛和34。6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如果汽車業發展出現停滯,那么天膠的需求狀況將由供需兩旺轉變為供大于求,其產區價格必然下跌。同時由于全國范圍內新交通法的實施,治理整頓超載,大部分全鋼、半鋼子午載重胎出現了滯銷的狀況,輪胎庫存大幅上升,橡膠消費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7、宏觀調控方面:今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背景由治理通貨緊縮轉向防范通貨膨脹,4月份,國家針對投資過熱局面出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相關商品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落,而這種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的勢頭未見放松,控制投資過熱仍是決策層下半年調控的重中之重,原材料價格會被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宏觀緊縮政策的滯后效應將會壓制橡膠消費,需求增長勢頭有可能減緩。
8、商務部近期發布的《2003年生產資料市場發展狀況及2004年展望報告》認為,隨著需求的不斷增長,今年我國天然橡膠供應缺口可能擴大至130萬噸左右。該報告預計,2004年我國天然橡膠產量雖保持穩中有升,但供應缺口仍有擴大的趨勢,需求可能會突破190萬噸,產需缺口將擴大至130萬噸左右。
9、政策面: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2004年要取消進口橡膠配額,2005年取消橡膠關稅,這意味著進口天膠的成本將降低。該不確定性因素將影響國內橡膠消費企業的采購策略,進而對國產標膠價格產生較大影響作用。另一方面復合膠生產商在下半年也可能會減少或者停止復合膠的生產,復合膠對于國內膠市的沖擊可能會減弱。
10、周邊市場方面:世界最大的三個橡膠生產國--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結成具有卡特爾性質的壟斷聯盟。該橡膠聯盟在繼續堅持支撐天然橡膠價格的計劃上達成一致,要求在膠價跌至每公斤1.10美元以下時采取干預行動。但國際橡膠聯合會同時又會制定一個最高價格,以防止橡膠價格漲至過高水平時使得國際橡膠買主采購興趣下降并轉而使用合成橡膠。隨著國內外膠價連續走弱,逼近1100美元/噸的支撐價格,國際橡膠聯盟可能采取的政策對膠價短期走勢將產生重大影響。但另一方面,三國政府達成的2.25億美元計劃預算僅能購買20萬噸的天膠,一旦供需發生逆轉,國際橡膠聯盟的支撐很難達到效用
11、20萬噸庫存膠的出路:20萬噸庫存量是目前對橡膠價格最大的影響因素,是原主力左右局勢的重要籌碼。但20萬噸庫存不可能永遠沉淀在倉庫里,最終還是要回到期貨市場或現貨市場,何況還有去年的庫存要在今年下半年必須出庫。那么,20萬噸的庫存只有兩條出路:一是主力多頭設法通過現貨市場盡快、盡量回籠資金,二是將實盤拋在遠月合約。
12、商品期貨極可能已完成牛轉熊:自2001年11月至今年3月底,整個商品價格牛市運行2年多,從整個商品周期2年牛6年熊來看,本次全球商品價格牛市運行格局結束的概率較大,這從周邊市場金屬、農產品等自高位回落后再也未能重返高點可略窺一斑,未來膠價重新跌破10000元/噸的可能性極大。
13、技術上,滬膠期價呈高位暴跌后的腰部整理態勢,均線系統對期價構成重重壓力,此種走勢未來再下臺階的可能性最大。
14、1997年海南天然橡膠R708事件,與滬膠RU407逼空行情很相似,對當時天然橡膠期貨、現貨市場造成了巨大沖擊,參與各方損失慘重。 歷史表明,每次逼倉造成的后遺癥都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R708事件后橡膠期價和現貨價格開始了漫漫熊途,R709、R710、R711等期價最低跌至7000元/噸,直至最終慘淡收場。
15、投機資金撤離和觀望,限制了原來長莊主力的騰挪空間,主力操縱RU0407合約出現暴跌暴漲并導致逼倉后,產生了以倉單形式存在的巨大天然膠庫存,成為天膠期貨市場最大的利空,也把主力深深的陷住。資金鏈的緊繃、實盤包袱的沉重,加上近期燃料油期貨的上市,及玉米期貨也將在9月25日推出,會進一步分流資金,橡膠的投機力度將進一步降低,主力已耗不起時間。
16、天然橡膠的另一特點是供應彈性小,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擴產周期較長,難以在短期內急劇增加供應。目前中國出現5號標膠供大于求的局面,應是特殊情況下出現的特殊問題。未來只有通過天然橡膠價格的下跌,用個別主力的犧牲來換取整個市場的健康,才可能使顯性庫存流入真正的生產消費領域,減輕庫存壓力。否則,就讓主力抱著帳面上還價值26億的橡膠去持有到變質吧。而另一對主力迫在眉捷不利的是,利用期現交割制度分批提前交割、滾動質押所擁有的倉單,萬一貶值70%--80%后,資金鏈條會產生怎樣的連鎖反應,只有主力心知肚明了,而如實際投入資金不足5億的話,這倒真的是做了把期貨,以小博大,把5億全搭進去暴倉還不夠。
17、由于國產5號標膠在粘度和拉伸強度上不如進口20號標膠,目前國內子午胎生產企業對這兩項指標要求比較嚴格,國內農墾會不會在市場壓力下調整加工結構,這對于目前以國產5號膠和進口3號煙膠片為標的的期貨價格也將產生較大影響。
結論:天然橡膠價格將積重難返,12500-13000將成為重要的頂部區域,甚至是未來幾年的頂,猶如萬元曾是天膠1997-2002年近6年的頂部一樣。
欠缺的是,目前天膠市場的活性太小,水至清則無魚,如新資金介入,決不應該是選擇做多去為他人抬轎,而如大規模沽空首先必須是交易所得有實實在在的庫容讓新的貨源做成倉單成為可能,其次還得看周邊市場變化和外圍資金對橡膠的參與熱情,上述矛盾的存在也是天膠日趨低迷的另一原因。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國內ABS市場前景難料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