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漲過后塑化市場將怎樣變化?
2004-09-02 09:39:00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自上周以來,國內塑化行情因原油的下調而出現弱勢盤整。一周來,塑化市場邁著溫和、理性的步伐緩慢下行,與元宵節后迅雷不及掩耳的暴跌迥然不同。
對于近期的行情,相當一部分市場人士仍較有信心。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國際原油雖然下滑,但與歷史相比仍處于高位,而各種塑化單體更是貨少價高。目前,臺灣臺塑、韓國SK、大韓油化等在近日報出新盤的廠家再次把價格推高。乙烯單體東南亞在1200美元左右,苯乙烯FOB韓國1400-1415美元/噸,純苯FOB韓國1155-1170美元/噸。國際上單體緊缺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其次,社會上塑化原料整體庫存量尚未暴滿。一個階段以來,國內以中石化、中油為首的幾乎所有石化企業都堅持”零庫存”的操作,目的就是為了在遭遇行情突變時不致輕易陷入被動的境地。而事實證明,在過去的一周里,國內石化企業的確不出所料的穩住出廠價。另一方面,下游制品企業庫存也維持在較低的水平。社會庫存大部分集中在經銷商手中;
最后,旺季的臨近也讓大家看到了希望。國際國內的大部分節日和制品消費都集中在下半年。眼下馬上就要步入九月,正是傳統旺季來臨的時候,需求的拉動,有利于逐步消化市場上的剩余庫存。
由此,人們期盼著原油的再次回升,從而帶動塑化產品回穩并重拾升勢。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市場上仍存在不諧之音。其中,經銷商操作心理的分化問題顯得尤為重要。而其癥結就在于:近期市場價格已近炒作高點!
在2004年此波氣勢磅礴的行情中,無論是前期就持貨在手者、還是在中途殺入者,之所以能堅持持貨不出,就是因為看不到近期高點在哪里。然而,經過上周連續四天的國際原油價下調之后,市場出現恐慌心理,一些問題逐漸露出水面。
一方面,社會上的游資由于不熟悉塑化市場的特點,既不熟悉產品牌號用途,也沒有下游制品企業的銷貨渠道。所以,一旦市場出現波動,這部分游資必定率先潰逃并引起恐慌;
另一方面,在七、八月間,由于大部分人看好后市,下外盤訂單者大量增多。普通大中型企業后期到貨量都有幾百噸,極個別大戶后期到貨量多達上萬噸。目前,該部分商家手中籌碼過多,不敢輕易拋貨。在上周的操作當中,就出現過大戶收貨托市的情況。但中、小型商家由于手中籌碼無多且獲利豐厚、操作靈活,從而形成與大戶截然不同的心理分化。
另外,一周來國內石化企業產品出庫基本停頓,庫存量正在慢慢累積當中。揚子石化和中原乙烯及其他廠家陸續將貨物運往異地庫。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改善,國內廠家采取靈活的銷售方式極有可能在下周集中出現。
而對于下游制品企業來說,在塑化原料行情波動頻繁的時候,為了減少后續制品成本的風險,多采取消化庫存原料、減持制品數量,以產定購的操作策略。
如上所述,目前市場心態已出現分化。在后期操作中,借助某種利好因素拉高出貨或逢高出貨就成了一種最好的選擇。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合成橡膠市場趨勢預測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