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流動就業壁壘 泛珠三角啟動勞務合作
2004-07-17 09:21:14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如果說“9+2”洽談會把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從論壇的“圓桌”引入“展臺”,那么在開幕式上簽署的《泛珠三角九省區勞務合作協議》,則把合作帶進市場———統一、開放、有序的區域勞動力大市場。
審議協議的,有內地九省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人,也有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官員。
廣東:對省外勞務需求將年增10%
廣東是泛珠三角區域內流動就業最活躍的地區。根據最新統計,在粵就業半年以上的跨省流動人員達到1600萬人,其中來自“9+2”內地成員省區的占7成。廣東還是港澳人士在內地就業的首選地,就業者近20萬。
盡管如此,廣東的“胃口”仍未滿足。廣東省副省長謝強華說,在未來3到5年,廣東需要外省勞動力的數量將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加,每年約150萬人,“廣東急盼合作”。
四川:6000萬元免費培訓農民工
2003年,我省向省外輸出的660萬勞動力中,有300多萬人在廣東務工。
在“9+2”洽談會上,副省長楊志文多次傳遞出四川期盼與各方加強勞務合作的強烈愿望。在他看來,建立一個統一、開放、有序的大市場應當是合作的著力點。
省勞務開發辦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今年起,我省將由政府出資6000萬元,在兩年內對1000萬農民工進行免費培訓,以提高四川農民工的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目前,第一批資金已經撥付到位。
對接:消除流動就業的壁壘
“9+2”成員簽署勞務合作協議的消息令出席洽談會的省委農辦副主任楊新元倍感欣慰。他認為,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是有效串起泛珠三角東、中、西經濟帶的重要前提。
與他看法相似的還包括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澤巴足,以及湖南、江西等勞務輸出大省的勞動部門負責人。各方一致認同:要加強跨省區的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勞動力市場省際聯網,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合作等。其中,簡化勞動力到港澳流動就業手續、實現區域內職業技能鑒定題庫共享等都是首次提出。
按照規劃,到2010年區域內要建成省際遠程見工系統,也就是讓求職者在省內通過網絡視頻等技術手段,與省外用工單位直接會面。省發改委的同志透露,我省已經從去年開始規劃建設這一系統。
謝強華說,目前在佛山、東莞、深圳等地,最缺的是200萬技術人員。楊新元指出,技術恰恰是不少四川外出務工者的“軟肋”,一旦區域內統一的勞務市場形成,就業競爭對技術的要求將更高,因此,加強勞務培訓等工作迫在眉睫。最近,省委、省政府將出臺關于加快勞務開發的專門文件,四川的勞務開發水平可望再上臺階。
鏈接
九省區對勞務合作的近、中、長期進行了詳細規劃,亮點頻現:
2004年規劃
年內,各省區大力扶持一批有資質的勞務派遣組織,使勞動力流動科學有序;
九省區與港澳簽訂勞務合作協議,簡化勞動力流動就業手續;
組織跨省招聘,年內勞動力輸入省區到勞動力輸出省區招聘勞動力,今后每年組織1-2次;勞動力輸入省區與勞動力輸出省區建立對口勞務關系,促進貧困地區的勞務輸出;
結合各省培訓優勢,對輸出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和崗前培訓;
與港澳建立技能鑒定專家互訪機制,在港澳地區開設職業技能的考場;
年內組織一次泛珠三角勞動力市場整治行動,打擊跨省非法中介。
中遠期規劃(2005年-2010年)
勞動力輸出省區在主要輸入省區設立外派勞務辦事機構,為流動人員服務;
建立區域勞動力市場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到2010年實現企業和求職者雙方異地同步可視見工;
調整各省區流動就業政策規定,消除流動就業壁壘;
建立統一的職業技能鑒定平臺,包括技術支持、鑒定手段、題庫共享等;
對內地與港澳職業標準接近的職業(工種),實行“一試雙證”,銜接互認;
共同開拓新職業;建立勞動保障重大突發事件協調處理制度。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南京人就業取向:半數就業奔私營企業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