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素質難達要求 廣州七行業出現“招工難”
2004-07-10 09:04:11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廣州出現了“民工荒”?一線普通生產工人大量告急?最近幾天,記者通過對多個部門的采訪得知,所謂的“民工荒”實為“技工荒”。當前的這種勞動力短缺現象,凸顯出的是廣州對于技術工人的大量需求,與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下崗人員素質不高之間的結構性矛盾。
一線工人其實并不缺
廣州市勞動力市場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寶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講廣州存在“民工荒”是不準確的。
據介紹,去年到第三季度末,納入廣州市就業登記的流動人員有109萬人;而今年上半年,廣州已有111萬名外來務工人員登記就業。僅從這兩個數字來看,今年廣州吸引外來務工人員的數量已超過了去年不少。
張寶穎告訴記者,這還不算那些沒有通過正規就業登記,由一些工廠私自招聘的外來工。估計這部分人員也會有幾十萬。由此來看,講廣州出現“民工荒”,而且缺多少萬,太武斷,不準確。
記者就此問題采訪廣州市經委時,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未曾聽說有工廠企業因一線工人缺乏而影響生產的現象發生。
廣州七行業存在“招工難”
張寶穎也表示,從勞動力市場掌握的招用工情況來看,廣州一些行業確也存在招工難的問題。
今年第一季度剛過,廣州市勞動力市場曾發出市場信息,指出七種行業存在“招工難”,主要是市場營銷、服務后勤、電器、機械制造、建筑施工、制衣、制鞋等行業。如制造業,從廣州市勞動力市場登記的情況看,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共提供崗位數15638個,符合條件的求職人數約為7218人,僅占空缺崗位數的46%.而據分析,出現“招工難”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工種技術性較強,相應要求工作人員的技術比較熟練,部分更需要高級職業資格證書,而本地的下崗失業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因受教育程度不高和技能的限制,很難適應。當然,一些服務行業的勞動強度較大,但薪資水平比較低,對求職者的吸引力也不大。
有關人士就此分析指出,目前廣州部分行業出現招工難是結構性的,技能型人才搶手,而素質較低的勞動力就業前景不樂觀。廣州企業新增就業崗位雖然較多,但不少是技術型工種,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較高。而調查顯示,廣州市外來工中初中文憑的占了36.75%,高中文憑占24.40%,即超過六成的多數外來工只接受過初高中教育,缺乏生產技術和技能,本地下崗失業人員的情況也類似。因此,不少求職者素質難以達到用工要求,造成廣州部分行業出現招工難現象。
全省200萬缺口多指技術工
廣東省勞動保障廳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所謂目前勞動力缺口200萬,是全省勞動力市場的一個統計,其中大部分指的是技術工人,而非一線普通熟練工人。
另一個統計數字是,到“十五”期末,廣東省中級以上技能人才缺口18 0萬,其中高級技能人才短缺100萬以上。這說明,上述200萬空閑崗位中,大部分指的并不是普通的一線工人,而是有著一技之長的技術工人。
這位負責人分析說,這清楚表明,目前全省的這種勞動力短缺,是一種結構性的:一方面相當數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和下崗工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一方面企業工廠大量的職位招不到工人。這種矛盾,凸顯出了廣東省對于技術工人的大量需求與缺乏,而與外來務工人員的待遇高低沒有直接關系。實際上,這200萬的需求崗位中,因其大多具有技術性,很多企業開出了較高的工酬,勞動部門連續幾次向社會公布的“勞動力市場指導價”中,高級鉗工的平均月薪多次超過了碩士研究生的平均水平,只不過市場上的求職者達不到崗位要求而不能應聘。
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并非偶然
廣州目前的經濟正處在轉型提升期,出現結構性的勞動力短缺并非偶然。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祝憲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表達了上述觀點。
祝憲民說,廣州的經濟正在從過去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向集約型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生產設備和生產對象發生了轉變,對勞動者的素質水平也相應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培訓新素質勞動者所需要的周期比生產設備的更新周期要長,所以廣州出現結構性的勞動力短缺并非偶然。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使得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相應資本的技術構成提高,也必然將那些不適應新技術條件要求的勞動者擠出原先的生產崗位。
祝憲民表示,要解決當前廣州面臨的這種結構性勞動力短缺矛盾,需要發揮學校教育、崗位培訓、學校與單位聯合培訓等多種技術工人培養途徑的綜合優勢。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上海都市工業將新增20萬職位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