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鞋類出口遭遇三大問題
2004-07-02 10:31:57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借助加工貿易的快速發展,目前,鞋類已經成為廣東的大宗出口商品之一。據海關統計,2003年廣東鞋類出口量、出口值分別占全國總量、值的44%和42.2%,成為鞋出口第一大省。今年1—5月,廣東累計出口鞋10.5億雙,價值23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5.2%和10.1%。然而,在廣東鞋大步走向世界的同時,諸多不利因素也可能羈絆其征戰國際市場的腳步。
其一,低檔鞋賣不出好價錢。目前,廣東鞋出口以低檔塑膠鞋為主,高檔皮鞋出口增速相對緩慢。1—5月,廣東鞋出口是以外底及鞋面均以橡膠或塑料制的鞋為主,累計出口6.5億雙,占同期廣東鞋出口的61.6%,而出口值為8.7億美元,僅占廣東鞋出口值的37.6%;出口均價1.34美元/雙,同比下降8.5%。而較高檔皮鞋僅占廣東鞋出口量的26.1%,但出口均價達4.38美元/雙,為塑膠鞋均價的3.3倍。由此可見,出口鞋的結構還有待進一步調整。
其二,缺乏較高知名度的自有品牌。廣東鞋以加工貿易貼牌出口為主,缺乏自己的知名品牌,難以進一步提高競爭力,甚至可能在傳統產業結構調整中喪失新的機遇,這應引起廣東鞋類生產出口企業的關注。
其三,一些國際貿易因素還可能影響廣東鞋出口。到今年底,歐盟將終止對部分進口鞋實施的數量限制,在2005年全面放開進口限制。意大利等國為保護本土制鞋業,力促歐盟委員會采取市場保護行動;歐盟正初步考慮調查,以決定應否針對某些進口鞋采取市場保護或反傾銷措施。歐盟是廣東鞋第三大市場,若歐盟提高技術壁壘,將會對出口產生一定影響。俄羅斯自4月2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貨物,在申報價格基礎上提高貨值30%征收從價稅,同時將從量稅提高到最低每公斤3.5美元等,這些措施可能對廣東鞋出口俄羅斯產生一定影響。
針對以上不利因素,業界普遍認為,作為我國鞋類出口的領頭羊,廣東鞋生產出口企業必須加強鞋業技術創新能力,提高設計水平,培育和推廣自有品牌;避免低水平、低價格競爭;推進制鞋產業的升級換代,增強整體實力,以保證廣東鞋類生產和出口協調、平穩地發展。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吉林皮革業現狀引人深思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