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就業崗位12萬 吉林省勞動社會保障呈亮點
2004-06-30 08:42:44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就業乃民生之本。近年來,我省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迎難而上,大膽創新,努力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僅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城鎮開發就業崗位12.38萬個,比上年同期增加2.03萬個,增長19.61%。全省城鎮新就業9.51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59萬人,增長20.1%,新就業人數占同期開發就業崗位(崗位利用率)76.8%。
我省作為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比重大,歷史包袱沉重。特別是下崗失業問題相對集中,勞動力供大于求,就業形勢嚴峻。全省各級勞動社會保障部門克服困難,辛勤工作,就業和勞動保障呈現出諸多亮點,有的走在全國前列。
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各級政府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目標責任制。自2001年開始,我省在省、市、縣三級政府全面實行了年度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目標責任制,采取簽訂目標責任狀的形式,把任務層層分解落實。
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就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設立在省勞動保障廳的聯席會議辦公室,采取召開例會、協調會、調度會、聯合督查、檢查等多種形式,充分動員和調動各方面抓就業工作的積極性。就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從部門職能出發,積極參與和支持就業再就業工作,初步形成了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在全國首創了建立促進再就業督導組和工作隊的工作模式。去年10月,首批督導組開始深入基層,采取“三進”(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三問”(問本人、問親友、問鄰居)和“三查”(查戶籍、查人員去向、查家庭收入及生活狀況)的工作方式,開展工作。這一做法不僅為全國提供了借鑒,而且得到了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肯定。
以活動為載體,掀起全民創業促就業熱潮。通過實施勞務輸出“雙百工程”、“萬人創業培訓”、“萬名國企下崗員工進民企”、“一推雙帶”、“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青年創業1+1”、“巾幗創業小額借款項目”、“萬人牽手家政服務員培訓工程”、“自強就業助殘行動”等活動,促進各行各業的就業及培訓工作。今年開展的“全民創業促就業”活動,全省新創立安置下崗失業人員50人以上的創業項目1000個、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00人以上的創業成功項目100個。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2001年開始,我省建立了養老保險費“分級負責、定額補助、自求平衡”的機制,制定了社會保險“一擴、二清、三規范”管理規范,拓寬養老保險繳費范圍,加大續保、繳費和清欠力度。去年與2000年相比,在離退休人員凈增加近20萬人,每人每月平均增加養老金77.34元的基礎上,不但確保了全省110萬名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還解決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并有了相當數量的基金積累。社會化發放率、社區管理率,都由落后變為走在全國前列。到今年5月末,全省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82.63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00.9%,失業保險金發放率達到100%;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50.58萬人,基金收支平衡;工傷保險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今年1月1日我省正式施行了《吉林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定》,參保人數已達到37.41萬人。
全省各級勞動保障部門還堅持幫助下崗失業人員解決實際問題,為他們送信息、送技能。在省職業介紹服務中心、長春市人力資源市場等各級勞動保障部門開設的職業介紹中介機構,“再就業綠色通道”幾個字最為顯眼。這是我省勞動保障部門專門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方便、快捷的親情服務而設立的。有求職意愿的下崗失業人員,在這里可以得到求職咨詢、登記和職業指導等免費服務。
在長春市,勞動保障部門還配備了再就業援助車,設立了再就業電話援助熱線,不僅負責為下崗失業人員進行職業介紹,而且用專車親自把求職者送到崗位,實行送人到崗、送崗到人的零距離服務。吉林市對下崗失業人員實行了“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公、一網通管理”的工作制度;松原市建立起就業聯合體、開設了求職信息平臺,進一步拓寬了為求職者服務的渠道;通化市組建了再就業工作隊,集中力量突出抓政策落實。這些措施,有力地促進了再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實。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共發放《再就業優惠證》29.57萬個,其中近19萬人實現再就業。
今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我省正式啟動了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這為振興吉林、二次創業、謀求全面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目前,全省各地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抓緊進行測算和方案制定,研究出臺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一個獨立于企業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不久將在我省建立和完善。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