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緊缺排行榜上:沉浮凸顯職業熱點
2004-05-29 08:47:01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4年的緊缺人才排行榜對照表上,不難發現在人才專業類別上有“退休”的,有“消失”的,還有處于“半隱退”狀態的,有不斷增加的新臉孔,還有4年來一直“堅挺”在排行榜巋然不動的……這些狀態的背后是什么?我們請來了上海市人事局有關專家,來為我們讀者解讀4年開發目錄。
《人才開發目錄》始于2001年,迄今已經發布了四期。用市人事局人才開發處一位專家的話來說,“(《人才開發目錄》)雖然不像2001年第一次發布那么轟轟烈烈,但每一次的發布中都蘊含著許多變化。”
的確,對于這樣一份代表市政府對于未來社會結構、產業結構的指導性目錄,仔細分析4年來其中的變化,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看著不少類型的人才從目錄中產生、消失,或者名次變化,這些都體現了上海市人才結構的調整,以目錄為參考,制訂個人的職業規劃和培訓計劃,也許會在發展中有更好的機會。
《人才開發目錄》緊緊圍繞今年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工作,根據本市重點發展金融、現代物流、中介服務、會展、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支持和鼓勵各類要素資源向現代制造業集聚的產業政策,引導人才資源向重點產業、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優化配置。
《人才開發目錄》重點關注了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對上海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各行各業領軍人才,同時又考慮到市場需求迫切、符合發展規劃方向的人才類別,像世博人才、高技能人才等都在目錄上占據一席之地。
“半隱退”的人才類別
金融保險:某國際金融機構這樣總結自己人才引進規律:上世紀90年代初基本上引進的都是上海本地人,本世紀初是國內優秀的頂尖人才,而近兩年引進的都是有海外留學背景、海外工作經驗的“國際化人才”。在這個背景下,金融保險業目前引進人才的大方向開始逐步轉移到那些“國際化人才”方面,他在國內人才市場的需求也就隨之大大降低了。
汽車與成套設備人才在幾年前一直排在緊缺人才的前列,但隨之汽車行業自身的良好發展,整個產業對人才吸納能力已經逐步加強,從招聘、引進到培養的流程都逐步成熟,現在各個崗位應該已經不成問題。這類人才也因此不再是緊缺人才。
“堅挺”的人才類別
高技能人才制造業人才現代農業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級技工只是高技能人才的一部分,在整個高技能人才專業類別中,尤其是民間工藝性的能工巧匠最缺,在許多領域都面臨失傳的危險,今后還要加大開發力度。
制造業:制造業人才不足有兩大原因,上世紀90年代后期對制造業重新定位后,發現制造業對人才的需求是量上不足,另外就業政策的引導也存在問題,上海本地青年人不愿將其作為職業生涯。當然教育體制也有弊端,高職作為大量培養制造業人才的“孵化器”,政府對工科類高職教育投入不夠,而從引進角度而言,也比較困難,2002年以前都是作為打工仔來引進的,《人才居住證》的實施為他們打開了通道。
現代農業人才雖然在人才總數上比重很小,但意義重大,這類人才關乎到城鄉一體化進程,尤其對于上海農業發揮服務功能、都市農業、技術、產業開發模式都有極其重大的意義。但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類人才受重視程度不夠,從業者也寥寥可數,因此需求一直堅挺。
“消失”的人才類別
IT與微電子 生物醫藥 (2001年、2002年上榜) :這兩個行業曾經是上海市緊缺的人才,但在最近兩年,都降低了排名,甚至從《目錄》中消失。而為什么會從急需到消失?據人事局的專家介紹:登上目錄的緊缺人才,從“量”上也許說不上緊缺,真正缺少的是“質”。
有些人才,在兩年前的人才市場上很難找到,但經過人事局人才方面的宏觀調控,現在已經很容易就找到了,所以他們就不再是“緊缺人才”了。比如IT行業和金融保險業,前幾年,想找個這方面的人才難上加難,甚至開出高薪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但經過這兩年的調控,這類人才已經相對普遍地出現在了人才市場上,因此也就自然地在《人才開發目錄》上消失了。
而生物醫藥人才呢?生物醫藥行業最近兩年民營資本介入的力度比較大,民營資本的介入從體制上盤活了現有的人才結構,因為人才緊缺通過兩種手段可以解決———開發和培養,通過機制盤活現有人才是培養緊缺人才一個比較有效的手段,生物醫藥行業基本上屬于這種情況,所以現在該行業人才緊缺的問題相對有所緩和。因此,它從《目錄》上的位置也就一降再降。
“新臉”類人才
領軍人才:從2003年首次公布開始,世博人才今年的排名已經上升到第二。目前的需求主要是外圍人才,至于外圍人才和內圍人才如何結合,如何向2010年推進,人事局和世博局將在今年6月公布具體方案。
領軍人才,今年首次出現便登上榜首,也是上海支柱產業、重大工程等發展的必然結果。
"排行榜"引導下看機會
NO.1
領軍人才
這類人才屬于異軍突起一類的人才,在4年的《人才開發目錄》中第一次出現,便登上了榜首。
領軍人才的內涵包括了兩層意思:一是必須學有專才,術有專攻;二是他還必須具備成為一個團隊的核心和靈魂的能力。領軍人才概念的出現,經歷了帶有個人英雄主義的精英時代,以及抹殺領頭羊作用的集體時代,而是將這兩種觀念的精華結合起來,體現出這個時代對人才的最高訴求———兼備個人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領軍人才首次單列上榜,并排列需求首位,體現了上海對“企業經營、研究開發、教育教學、文化藝術”領域領軍人才的渴求。這些領軍人才必須在能力、業績上具備以下的要求:在世界著名跨國公司、金融機構、國際組織擔任過高級職務的管理人才;具有國際商業頭腦和全球化經營能力的優秀企業家;在國際一流刊物上發表過學術論文,并在國外著名大學或科研機構擔任教授或領銜研究的人員;擁有達到國際水平或填補國內空白的高新技術原創成果的人員;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的社會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藝術家等。
NO.2
世博人才
世博會是上海未來幾年內最為重大的工程之一,而對于世博人才引進的溫度也逐年攀升。這類人才不僅需求量大,而且政府的重視程度也隨著世博工程的開展而逐漸加深。
世博會是個綜合性的盛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要想做世博人才并不難,在2003年和2004年的《人才開發目錄》中,明確對世博人才的專業背景作出的要求:國際商務、經濟管理、旅游管理、外國語言文學、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建筑技術科學、土木工程等多個專業都榜上有名,這些專業的學生具有出比較明朗的就業前景。
但并不是只要大學畢業,就能馬上成為世博人才。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相關證書將是以上專業學生的“門檻”,同時,也是他們未來幾年的努力方向。
除了世博人才之外,現代制造業人才、現代服務業人才的需求量也持續走高,依然是上海人才開發的重點。這充分反映出上海未來發展和行業產業發展的趨勢,也給就業帶來新的選擇。
NO.3
金融與現代農業人才
將這兩類人才列到一起也許有些出乎意料,但根據4年來的《人才開發目錄》顯示,這兩類人才每次都榜上有名,屬于名副其實的“堅挺型”人才。
金融人才自不必說,對于上海這樣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來說,金融人才一直十分搶手。在2001年首次發布的《人才開發目錄》中,它名列榜首,此后的幾次,雖然名次稍有下降,但仍然屬于上海市緊缺人才。
現代農業人才則有些特別,這類人才的要求比較高,不僅專業背景要求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作物學、植物營養學、園藝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等大學里相對較“冷”的專業,在學歷和職稱上更是要求碩士以上學歷,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以及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
除了以上的職業,根據《目錄》的顯示,上海市還將開展一系列人才培訓開發計劃。以2004《人才開發目錄》中提到的高技能人才為例:這類人才目前依然緊缺,人才專業背景中,要求高技能人才具有專科以上學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熟練技術、有國家級高級技師職稱等。上海將高技能人才納入人才統計范圍和人才開發總體規劃,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建立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等,來培養這類人才。
另外,萬名海外留學人才集聚工程、千名香港專才引進工程、領軍人才開發工程、世博人才開發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也將成為這些緊缺人才引進的載體。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山西:六種職業市場漸受青睞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