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技工缺口制約山東制造業
2004-05-29 08:45:33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人才觀念長期滯后,用人制度不夠合理,最終導致技術人才嚴重短缺……
在全力向現代化制造業強省邁進的山東,技工人才的緊缺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據統計,山東省每年需要技工40萬人,缺口竟然在30萬人以上。技術工人短缺
從山東各地勞動力市場調查情況看,制造業技術工人短缺嚴重。據濟南市勞動力市場的統計,去年第四季度制造業登記需求人數為5613人,數量居16個行業之首。濰坊市勞動力市場的調查表明,在供不應求的職業中,車工、鉗工居前兩位。從工種來看,僅數控機床操作工的缺口就達五六萬人。
據悉,青島一家企業曾開出16萬年薪聘請高級模具工。而連續幾年,山東各類技校畢業生都十分搶手,高級技工學校畢業生就業率更高達98%以上。
據調查,目前山東技術工人的結構很不合理,技能水平總體偏低。統計顯示,山東企業職工隊伍中高級技工占技術工人的比重僅為6%,低于廣東、江蘇、浙江等省份,與發達國家30%至40%的水平相比差距更大。另外,對技術工人的技能鑒定標準和手段都低于國際水平。
山東省人事、勞動部門曾做過推算:按近幾年該省第二產業產值增長幅度,以及第二產業所占比重的增加幅度,全省第二產業從業人員年均凈增50萬人左右,加上因自然減員、下崗失業等需要補充的人員,全省每年需補充職工80多萬人,其中制造業技術工人至少需要補充40萬人。技工學校太少
相對于每年40萬技工的巨大需求,山東技校的現有培養能力只有七八萬人,其中高級技工不足1.5萬人,缺口在30萬人以上。出現這種狀況,教育結構失衡是主要原因。然而,近年來,山東省高等教育發展較快,去年全省高校招生37萬人,在校生達到70多萬人。相比之下,培養技術工人的職業教育卻發展緩慢,中等職業教育連續多年下滑,大多數職業學校招生還沒有恢復到“七五”、“八五”時期的水平。
從專業設置看,大多職業學校是面向第三產業的,如文秘、財會、旅游、商務等等,在學科和專業設置上明確定位,而為制造業培養一線技術工人的,只有技工學校。
教育結構失衡,不僅導致技術工人“短腿”,也使大學畢業生就業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一些大學生為了就業,不得不“回爐”上技校。如此不正常現象,現在卻很普遍。教育投入偏低
人才觀念長期滯后,用人制度不夠合理,最終導致技術人才嚴重短缺。
如今,在很多地方和單位依然是重學歷、輕技能,以學歷定人才,而不把技術工人作為人才看待。技工在工資、職稱、職務等方面都不能享受應有的待遇。
觀念滯后和政策上的不合理,也導致對技術工人的培養重視不夠,投入不足。據了解,在各類教育事業中,政府對技校的投入是最低的。技術工人社會地位偏低,使很多人不愿意學技術、當工人,而拼命去擠高考這座獨木橋。
技工缺口如何填補?有關人士認為,應樹立以能力為本位、以需求為導向的人才觀,將技工真正作為人才來看待,真正營造技能人才成長、創業的政策環境,在工資、職稱等方面,使技工享有與普通高校畢業生相應的待遇。同時,盡快調整教育培訓結構,大力發展職業技術培訓和教育。有關人士還指出,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的比例應大體相當,均衡發展。
據悉,從今年開始,山東省將通過各種渠道,每年培養技工35萬人到40萬人,其中高級技工保持在15萬人以上,力爭到2010年,使全省高級技工的比例達到整個技術工人的20%左右,以求從總量上和質量上,使技工人才滿足山東制造業快速發展的需求.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