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聘先“考”招聘官
2004-05-25 11:47:13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時下,我們擇業的自主權越來越大,擇業面越來越寬,我們該如何更好運用這一權利,理智地選好自己的職業?
不妨一改被動應聘的心理狀態,反過來考招聘官,通過各途徑觀察、審視招聘對外,做到對招聘單位心中有數――
“考”招聘者的形象。招聘人員代表公司的形象,通過觀察招聘者的形象可以了解公司的管理及人員素質。試想,招聘人一邊嚼口香糖一邊記錄,這家公司的管理會很正規嗎?
“考”招聘者的思路,可以了解企業的背景和需求。比如,交換一下各自的“市場分析及相關策略”,這類的長遠話題。從中留心一下,該單位是臨時缺工,或以招聘高級人才為幌子,還是有誠意的。經常發生試用期即被炒的事,對高級人才來說,頻繁被炒很不利。
福利一關,光“考”收入還不夠,還要問個人所得稅、養老保險、住房基金、醫療保險等,還應有:公司對年輕員工的培訓制度、企業文化CIS、對員工的要求;這方面,《勞動法》及人才流動仲裁方面的法律法規,都成了應聘者的“出題依據”。 追求在流動中的主動地位,減少盲目性,更趨有序化。
不妨一改被動應聘的心理狀態,反過來考招聘官,通過各途徑觀察、審視招聘對外,做到對招聘單位心中有數――
“考”招聘者的形象。招聘人員代表公司的形象,通過觀察招聘者的形象可以了解公司的管理及人員素質。試想,招聘人一邊嚼口香糖一邊記錄,這家公司的管理會很正規嗎?
“考”招聘者的思路,可以了解企業的背景和需求。比如,交換一下各自的“市場分析及相關策略”,這類的長遠話題。從中留心一下,該單位是臨時缺工,或以招聘高級人才為幌子,還是有誠意的。經常發生試用期即被炒的事,對高級人才來說,頻繁被炒很不利。
福利一關,光“考”收入還不夠,還要問個人所得稅、養老保險、住房基金、醫療保險等,還應有:公司對年輕員工的培訓制度、企業文化CIS、對員工的要求;這方面,《勞動法》及人才流動仲裁方面的法律法規,都成了應聘者的“出題依據”。 追求在流動中的主動地位,減少盲目性,更趨有序化。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