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轉行的機會成本有多大?
2004-05-07 11:28:28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如果你已經走過了25歲,不僅漸漸的發現,年齡越來越將成為職業發展的阻力,特別對于那些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了5年左右,未見升職的二十七、八歲白領。假如,在這個時候準備轉行,你不僅會問——機會成本有多大?
張依依今年28歲,從事行政人事工作5年多了。最近,依依越來越覺得行政人事工作沒有太大的發展前景,加上年齡的逐漸增長,對個人職業發展方向產生了迷惑。她一直在問自己是否應該轉行,大學里又是學的英語專業,沒什么特長,若是真要轉行必須從現在開始行動。
在做了一翻市場調查后的依依準備轉行做律師,一來工作這么多年一直對法律感興趣;二來考個律師證相對而言節省時間與金錢。當然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律師越老越值錢,再也不會為年齡發愁。然而真正面對轉行時,方小姐又猶豫了:“28歲才預謀轉行晚不晚呢?”
● 我們先來幫依依算一筆經濟帳
考個律師證的金錢代價
輔導班6000元教材300元考試費220元小計:6520元
若是剛剛轉行成為律師,薪水肯定沒有現在高,但從長遠利益來看,超過現在的水平只是一個時間和轉行成功與否的問題。
據調查,大多數白領的職業生涯都呈現出這樣的軌跡:工作1-4年擔任基層職位,5-6年任經理,7-9年高級經理/總監,10-12年副總經理,13-20年總經理。即30歲以上的白領普遍擔任一定的管理職務。但是能夠最終升至企業總監以上高級職務的概率只有10%,所以這時許多人感覺在企業內發展空間有限,缺乏工作動力。因此,28-33歲這個年齡階段的有一定事業基礎的白領是職業最敏感的人群,他們渴求事業有大的突破。這時候就面臨是換行業還是換崗位的艱難抉擇!
先給自己定位
不能準確地為自己定位,不清楚自己的各項能力孰強孰弱,只是盲目跟風或跟著感覺轉行是絕對不行的。核心競爭力、客戶群、個人興趣、特長、氣質、性格樣樣都要考慮到,當然還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全方位了解目標行業
特別是該行業的前景,畢竟朝陽行業才更有前途,也能給你這位新人更多機會。而且要主動了解,不能僅靠報紙或雜志介紹,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最理想的狀況是在該行業中有幾個內線,隨時提供可靠信息,其內容包括升遷制度、薪資狀況等各個方面,總之多多益善。
尋求與行業的共同點
尋求自己與此行業的共同點,一般來說知識技能、面對客戶群、工作模式三方面中有一方面有共同點就比較好轉行。
用個性、興趣和可行的目標來確定是否轉行
一個人的個性對其所從事的行業有很大的導向性。你的個性,是敢于接受挑戰和壓力的,能適應管理、決策的節奏;一個人從事自己所感興趣的工作,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潛力,做出成果。
對于張小姐而言,轉行是可行的,個性是敢于接受挑戰和壓力的,又準備從事自己所感興趣的工作;況且已經厭倦了現在工作的基本事務操作之繁瑣。所以,轉行是可行的。當然最主要還是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并且可行,即使已經在行政人事崗位工作多年,也是可以重新選擇未來的。當然,轉行前要先接觸與專業相關的行業,有這樣一個過渡,可以使你更快地進入新的角色。認清自己的弱點同樣是優勢,即是一切從零開始。
可銳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職業顧問卞秉彬指出,對大多數人而言,對未來的困惑和對今日的不滿,都源于他們無法用科學的工具對自身擇業的問題予以明智而理性的判斷,更無法以職業市場的角度和相關行業企業的用人要求為準繩,來客觀衡量和把握未來的契機,以及從行業發展的趨勢中預測自身的未來方向的可行性,因此就業的人際關系,企業環境困擾,以及職業回報的短視,往往令自己永遠在飯碗不如意和好飯碗難找的兩點間惡性循環難以自拔。隨著中國WTO的進程,職業市場化已不斷深化,任何人的職業命運都不會完全由另一個人來左右,主宰我們職業命運的其實是市場。
● 轉行的3大誤區
1、哪熱往哪轉
盲目轉行,不管適合不適合自己。職場發展猶如爬樹一樣,當發現自己所攀援的枝干不夠粗或已經腐朽時,往往想到的就是退下來,換一根樹枝繼續爬。但卻沒有仔細考慮自己能否爬上這根樹干,是否已經有太多的人在爬它,是否已經“超載”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IT業,當時在IT業最火的時候,許多人也不審視自己是否能在這個行業中立足,就忙著攀高枝,以至于最近兩年IT業人才過剩,而原來一些由傳統行業轉過去的缺少足夠IT技能的人就成為了首選淘汰對象,不得不轉回自己原先的行業。
2、遇難則退
轉行絕不同于跳槽,跳槽可以為新企業在短時間內創造價值,而轉行的人往往需要一段的適應期,臥薪嘗膽,而缺少耐心、沒有放平心態就使許多轉行者半途而廢。
在轉換行業時,就像另選樹干,有一個退下來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收入的減少和職位的降低很難避免,但只要再選的方向也就是行業正確,這一現象只是暫時的,超越舊有職位與薪水也只是時間問題。反之,如果半途而廢,其代價也是慘痛的,因為想要再轉回原行業是否還有空缺或獲得原來的報酬和地位就很難講了。
3、轉行不能一轉再轉
轉行雖然可以使職業生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頻繁的改行也是一種誤區,就好比挖井,總是挖一會兒就換地兒永遠也挖不到水。其實,最高層是最容易改行的,就好比挖井挖到深處時,地下水都是流動的,但前提是你得挖到那兒。”
張依依今年28歲,從事行政人事工作5年多了。最近,依依越來越覺得行政人事工作沒有太大的發展前景,加上年齡的逐漸增長,對個人職業發展方向產生了迷惑。她一直在問自己是否應該轉行,大學里又是學的英語專業,沒什么特長,若是真要轉行必須從現在開始行動。
在做了一翻市場調查后的依依準備轉行做律師,一來工作這么多年一直對法律感興趣;二來考個律師證相對而言節省時間與金錢。當然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律師越老越值錢,再也不會為年齡發愁。然而真正面對轉行時,方小姐又猶豫了:“28歲才預謀轉行晚不晚呢?”
● 我們先來幫依依算一筆經濟帳
考個律師證的金錢代價
輔導班6000元教材300元考試費220元小計:6520元
若是剛剛轉行成為律師,薪水肯定沒有現在高,但從長遠利益來看,超過現在的水平只是一個時間和轉行成功與否的問題。
據調查,大多數白領的職業生涯都呈現出這樣的軌跡:工作1-4年擔任基層職位,5-6年任經理,7-9年高級經理/總監,10-12年副總經理,13-20年總經理。即30歲以上的白領普遍擔任一定的管理職務。但是能夠最終升至企業總監以上高級職務的概率只有10%,所以這時許多人感覺在企業內發展空間有限,缺乏工作動力。因此,28-33歲這個年齡階段的有一定事業基礎的白領是職業最敏感的人群,他們渴求事業有大的突破。這時候就面臨是換行業還是換崗位的艱難抉擇!
先給自己定位
不能準確地為自己定位,不清楚自己的各項能力孰強孰弱,只是盲目跟風或跟著感覺轉行是絕對不行的。核心競爭力、客戶群、個人興趣、特長、氣質、性格樣樣都要考慮到,當然還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全方位了解目標行業
特別是該行業的前景,畢竟朝陽行業才更有前途,也能給你這位新人更多機會。而且要主動了解,不能僅靠報紙或雜志介紹,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最理想的狀況是在該行業中有幾個內線,隨時提供可靠信息,其內容包括升遷制度、薪資狀況等各個方面,總之多多益善。
尋求與行業的共同點
尋求自己與此行業的共同點,一般來說知識技能、面對客戶群、工作模式三方面中有一方面有共同點就比較好轉行。
用個性、興趣和可行的目標來確定是否轉行
一個人的個性對其所從事的行業有很大的導向性。你的個性,是敢于接受挑戰和壓力的,能適應管理、決策的節奏;一個人從事自己所感興趣的工作,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潛力,做出成果。
對于張小姐而言,轉行是可行的,個性是敢于接受挑戰和壓力的,又準備從事自己所感興趣的工作;況且已經厭倦了現在工作的基本事務操作之繁瑣。所以,轉行是可行的。當然最主要還是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并且可行,即使已經在行政人事崗位工作多年,也是可以重新選擇未來的。當然,轉行前要先接觸與專業相關的行業,有這樣一個過渡,可以使你更快地進入新的角色。認清自己的弱點同樣是優勢,即是一切從零開始。
可銳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職業顧問卞秉彬指出,對大多數人而言,對未來的困惑和對今日的不滿,都源于他們無法用科學的工具對自身擇業的問題予以明智而理性的判斷,更無法以職業市場的角度和相關行業企業的用人要求為準繩,來客觀衡量和把握未來的契機,以及從行業發展的趨勢中預測自身的未來方向的可行性,因此就業的人際關系,企業環境困擾,以及職業回報的短視,往往令自己永遠在飯碗不如意和好飯碗難找的兩點間惡性循環難以自拔。隨著中國WTO的進程,職業市場化已不斷深化,任何人的職業命運都不會完全由另一個人來左右,主宰我們職業命運的其實是市場。
● 轉行的3大誤區
1、哪熱往哪轉
盲目轉行,不管適合不適合自己。職場發展猶如爬樹一樣,當發現自己所攀援的枝干不夠粗或已經腐朽時,往往想到的就是退下來,換一根樹枝繼續爬。但卻沒有仔細考慮自己能否爬上這根樹干,是否已經有太多的人在爬它,是否已經“超載”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IT業,當時在IT業最火的時候,許多人也不審視自己是否能在這個行業中立足,就忙著攀高枝,以至于最近兩年IT業人才過剩,而原來一些由傳統行業轉過去的缺少足夠IT技能的人就成為了首選淘汰對象,不得不轉回自己原先的行業。
2、遇難則退
轉行絕不同于跳槽,跳槽可以為新企業在短時間內創造價值,而轉行的人往往需要一段的適應期,臥薪嘗膽,而缺少耐心、沒有放平心態就使許多轉行者半途而廢。
在轉換行業時,就像另選樹干,有一個退下來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收入的減少和職位的降低很難避免,但只要再選的方向也就是行業正確,這一現象只是暫時的,超越舊有職位與薪水也只是時間問題。反之,如果半途而廢,其代價也是慘痛的,因為想要再轉回原行業是否還有空缺或獲得原來的報酬和地位就很難講了。
3、轉行不能一轉再轉
轉行雖然可以使職業生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頻繁的改行也是一種誤區,就好比挖井,總是挖一會兒就換地兒永遠也挖不到水。其實,最高層是最容易改行的,就好比挖井挖到深處時,地下水都是流動的,但前提是你得挖到那兒。”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新人試用期間怎樣考察用人單位
- 下一篇:4招破解職場女性的“27歲定律”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