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呼喚高級"藍領" 中國制造業需要“藍色軍團”
2004-04-07 11:19:58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一份來自青島市就業服務中心的報告顯示:2003年,我市制造業用工需求3萬多人,比上年增長7.07%,在各行業用工需求增幅中位于首位。報告同時表明,我市勞動力市場供求結構性矛盾仍較為突出,部分工種由于技術要求較高,符合條件的應聘者不足,從而出現較大缺口。
2002年,市有關部門在全市部分國有、集體、股份制和外商投資企業的10.26萬名技術工人中做過一項調查,結果企業中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有4.14萬人,占40.33%,另有初級工3.04萬人,中級工2.37萬人,高級工0.63萬人,技師0.079萬人,高級技師0.003萬人。高級技能人才的比重明顯偏低。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提供了這樣一組數字,2003年,我市擁有高級技工3.1萬人,技師和高級技師0.35萬人,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僅占技術工人總數的7.5%。而在2002年,市有關部門對我市用工需求量的預計是:高級技工12萬人,技師2.6萬人,高級技師1.8萬人。
一談到高級技術人才短缺這個問題,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同志就會舉一個例子:2001年,在該局舉辦的秋季外商投資企業招聘洽談會上,一家塑料制品公司給高級塑料模具技工開出了年薪16萬元的“天價”,然而應聘者寥寥,直到現在還沒有下文。還有一個例子,去年年初,一家企業掛出招聘啟事,招5名高級鉗工,到年底,這份招聘啟事還掛在那里———一個也沒有招到。
這樣的事例還可以舉出很多,而所有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人才,尤其是高級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經擺在了我們面前。而高級技能人才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對于要發展三大特色經濟、四大產業基地,要打造山東半島制造業基地龍頭的青島而言,是不言而喻的。
北海船廠人力資源部李部長告訴記者,根據計劃,北海船廠的造船能力將達到400多萬噸,超過2002年全國造船業的總量,預計需要各類人員3000人,其中技術工人超過2000人。這些人,除現有的部分修船工人經培訓轉移到造船業外,其余都要招聘。“我們正在抓緊人才儲備,以前我們一年只進20幾個大中專畢業生,今年已經招了100多個。現在造船業人才的競爭太激烈了,全國一年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只有7000余人,只有60%左右的畢業生進入本行業。而國內的造船業正在迅速發展,上海、廣州、大連都在興建新的造船廠,都需要大量的相關人才。所以現在看,要達到我們的目標,人才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3月16日,市委召開了研究人才等方面工作的常委會,會上明確指出:目前,從我市社會各專業技術人員的構成看,最缺少的就是技工人才,這是我市進一步發展制造業和重化工業的一個不利因素。
對高級技能人才的渴望,已經成為這座期待更快發展的城市從上到下的迫切呼聲。
我們同時還應看到,高級技能人才的短缺,并不是青島獨有的現象:
上海有關部門對60家企業進行的調查表明,在企業的技術工人中,高級技師的比重僅占0.1%,技師和高級技工也僅僅各占1.1%和6.1%。
北京目前月薪超過5000元的十大急需職位中,高級技工就占了4個。據調查測算,北京全市現有企業技術工人101.16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僅有10.12萬人。按照北京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高技能人才應達到47.21萬人,兩者之間相差37.1萬人。
廣東省的不少企業正在全國范圍內以60萬元的年薪招聘高級技工。深圳到全國各地去招聘高級鉗工,開出了6600元的月薪,結果未能如愿。
據統計,目前在中國13億人口當中,有7.1億的勞動力人口。這些人當中有1.2億人在企業工作。在這1.2億職工當中,有大約7000萬是技術工人。而在這分成五個等級的7000萬技術工人當中,高級技工只占3.5%。
顯然,和青島一樣,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國內其他城市,都面臨著高級技能人才短缺的相同問題,而這些我們俗稱的高級“藍領”,卻是制造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源之一。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曾指出:“有很多國家都想成為‘世界工廠’,比如說東歐、東南亞甚至南亞國家。盡管從市場、從投資環境來說,現在世界上可能沒有誰能在中國之上,但這個席位并沒有標明只有中國人能坐,要想在世界賽場上搶得這個席位,必須具備很多條件特別是要有一支強有力的藍色軍團即高級技工。”
這番談論中國制造業的話其實也可以用來放在青島身上。在當前國內高級技能人才根本性短缺的情況下,誰抓緊時間培養引進,誰構建起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體系,誰就能搶先占據人力資源的高地,就有可能在制造業發展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2002年,市有關部門在全市部分國有、集體、股份制和外商投資企業的10.26萬名技術工人中做過一項調查,結果企業中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有4.14萬人,占40.33%,另有初級工3.04萬人,中級工2.37萬人,高級工0.63萬人,技師0.079萬人,高級技師0.003萬人。高級技能人才的比重明顯偏低。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提供了這樣一組數字,2003年,我市擁有高級技工3.1萬人,技師和高級技師0.35萬人,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僅占技術工人總數的7.5%。而在2002年,市有關部門對我市用工需求量的預計是:高級技工12萬人,技師2.6萬人,高級技師1.8萬人。
一談到高級技術人才短缺這個問題,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同志就會舉一個例子:2001年,在該局舉辦的秋季外商投資企業招聘洽談會上,一家塑料制品公司給高級塑料模具技工開出了年薪16萬元的“天價”,然而應聘者寥寥,直到現在還沒有下文。還有一個例子,去年年初,一家企業掛出招聘啟事,招5名高級鉗工,到年底,這份招聘啟事還掛在那里———一個也沒有招到。
這樣的事例還可以舉出很多,而所有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人才,尤其是高級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經擺在了我們面前。而高級技能人才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對于要發展三大特色經濟、四大產業基地,要打造山東半島制造業基地龍頭的青島而言,是不言而喻的。
北海船廠人力資源部李部長告訴記者,根據計劃,北海船廠的造船能力將達到400多萬噸,超過2002年全國造船業的總量,預計需要各類人員3000人,其中技術工人超過2000人。這些人,除現有的部分修船工人經培訓轉移到造船業外,其余都要招聘。“我們正在抓緊人才儲備,以前我們一年只進20幾個大中專畢業生,今年已經招了100多個。現在造船業人才的競爭太激烈了,全國一年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只有7000余人,只有60%左右的畢業生進入本行業。而國內的造船業正在迅速發展,上海、廣州、大連都在興建新的造船廠,都需要大量的相關人才。所以現在看,要達到我們的目標,人才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3月16日,市委召開了研究人才等方面工作的常委會,會上明確指出:目前,從我市社會各專業技術人員的構成看,最缺少的就是技工人才,這是我市進一步發展制造業和重化工業的一個不利因素。
對高級技能人才的渴望,已經成為這座期待更快發展的城市從上到下的迫切呼聲。
我們同時還應看到,高級技能人才的短缺,并不是青島獨有的現象:
上海有關部門對60家企業進行的調查表明,在企業的技術工人中,高級技師的比重僅占0.1%,技師和高級技工也僅僅各占1.1%和6.1%。
北京目前月薪超過5000元的十大急需職位中,高級技工就占了4個。據調查測算,北京全市現有企業技術工人101.16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僅有10.12萬人。按照北京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高技能人才應達到47.21萬人,兩者之間相差37.1萬人。
廣東省的不少企業正在全國范圍內以60萬元的年薪招聘高級技工。深圳到全國各地去招聘高級鉗工,開出了6600元的月薪,結果未能如愿。
據統計,目前在中國13億人口當中,有7.1億的勞動力人口。這些人當中有1.2億人在企業工作。在這1.2億職工當中,有大約7000萬是技術工人。而在這分成五個等級的7000萬技術工人當中,高級技工只占3.5%。
顯然,和青島一樣,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國內其他城市,都面臨著高級技能人才短缺的相同問題,而這些我們俗稱的高級“藍領”,卻是制造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源之一。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曾指出:“有很多國家都想成為‘世界工廠’,比如說東歐、東南亞甚至南亞國家。盡管從市場、從投資環境來說,現在世界上可能沒有誰能在中國之上,但這個席位并沒有標明只有中國人能坐,要想在世界賽場上搶得這個席位,必須具備很多條件特別是要有一支強有力的藍色軍團即高級技工。”
這番談論中國制造業的話其實也可以用來放在青島身上。在當前國內高級技能人才根本性短缺的情況下,誰抓緊時間培養引進,誰構建起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體系,誰就能搶先占據人力資源的高地,就有可能在制造業發展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