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成功的代價有多大?
2004-03-17 12:02:12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在年薪超過10萬美元的職業婦女中,有大約一半人在40歲以后還沒有孩子,而她們中有許多人對此深感懊悔。太多的婦女在20到30多歲時一門心思為事業的成功而奮斗,結果錯過了建立家庭、生兒育女的“個人幸!。
最近,一位叫Sylvia Ann Hewlett的女經濟學家出版了一本《創造生活:職業婦女與對孩子的渴求》(CreatingLife:Professional Women and the Questfor Children),震動了美國的商業界和女權運動。她調查了1647位高度成功的女性,發現在那些年薪超過10萬美元的職業婦女中,有49%在40歲以后還沒有孩子,而她們中有許多人對此深感懊悔。她的結論是:太多的婦女追求男性的模式,在20到30多歲時一門心思為事業的成功而奮斗,結果錯過了建立家庭、生兒育女的“個人幸福”。
此書一出,立即引起女權主義者的反擊。《華爾街日報》不久前發表文章,稱Hewlett未免言過其實:今年3月《財富》雜志舉行了最有權勢的女性的高峰會議,在187個出席者中,71%是母親,她們平均擁有2.2個孩子;而象Xerox的CEO Anne Mulcahy,eBay的CEO和總裁Meg Whitman,以及Avon Products的CEOA和總裁ndreaJung等著名的企業界女強人,都是妻子和母親。更有說服力的是Hewlett本人。她在二十幾歲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51歲時有了第5個孩子。她自己在大學里又當教授又作研究,事業生活兩頭都沒有耽誤,何以突然出來教訓別人一定要二者擇其一呢?
然而,這番反駁并不能服人。參加《財富》峰會的“最有權勢的女性”,是社會精英中的精英,年薪至少在百萬上下,就象51歲得子的Hewlett一樣,都是超人。而掙十幾萬的的女性,雖然是事業上獲得了高度的成功,但畢竟還是一般的中產階級。
Hewlett的可貴之處,是沒有因為自己是個超人,就要求別的女性也去當超人。上個世紀前半期,日本出了個著名的女詩人,也是國際聞名的女權主義者:與謝野晶子。她嫁了位江郎才盡、無法養家糊口的詩人,又和他生了11個孩子。一家13口人的生活,全靠她一人的稿費承擔。她甚至還用錢送丈夫去巴黎,以恢復詩人的靈感。她由此得出結論:女人完全能夠自立!并號召日本婦女不要要求國家的特別照顧,甚至連產假也反對。當時的許多女權主義者批評她說:我們為你而驕傲。但你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其他婦女,因為大概日本的女性中很少有人能夠具備你的才能!
Hewlett的研究,也正是如此。她提出了一般婦女在事業和生活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凹~約時報”的書評指出:“她提出的是下一代女權主義者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大多數婦女對這一問題的關心,要遠遠超出對性騷擾的關心。”眾所周知,大學畢業后的20年,是奠定一個人一生成就的20年,也是婦女生兒育女的20年。普通的職業婦女要混到年薪10萬以上,常常要全身心地去為事業拼殺,很難在這段時間顧得上要孩子。六、七十年代女權運動以來,大批婦女得以在男人壟斷的傳統領域獲得成功,但這些敢為天下之先的婦女如今正好過了生育期。于是,即使在女權主義者內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菏堑,我們是贏了。但是代價是什么?我們的勝利是否值得?
由于女權運動的沖擊,醫學界一度也頗為熱心地教育公眾:婦女完全可以在40歲上下要孩子,特別是現代醫學的發達,在這方面給婦女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然而,近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女性的生育力在25歲就開始下降,35歲以后懷孕生子越來越難,嬰兒的畸形率也越來越高。許多婦女對自己的生物鐘過于樂觀,結果快40時想要孩子時已不可能了。Hewlett特別攻擊現在的生育產業:許多婦女花了數萬美元,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企圖提高生育科學療法而高齡懷孕。與其如此,婦女不如重新考慮自己的生活戰略。Hewlett的建議是:在20歲結婚,在30出頭要孩子。
當然,Hewlett的方案,同樣無法說服人。因為女人不是想結婚就可以結婚的,還要看男人愿不愿意配合。比如,在職業婦女社交圈內的高成就的男人多喜歡野心小、家庭性的女人,那么高成就的婦女是否也應該“下嫁”,找缺乏野心、比較家庭性的男人呢?另一位作者Rhona Mahony在《開我們自己的玩笑》(Kidding Ourselves)一書中提出了這一建議?尚行匀绾?Hewlett完全沒有回答。不過,從她的書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女權主義的話語已經開始變化了。
最近,一位叫Sylvia Ann Hewlett的女經濟學家出版了一本《創造生活:職業婦女與對孩子的渴求》(CreatingLife:Professional Women and the Questfor Children),震動了美國的商業界和女權運動。她調查了1647位高度成功的女性,發現在那些年薪超過10萬美元的職業婦女中,有49%在40歲以后還沒有孩子,而她們中有許多人對此深感懊悔。她的結論是:太多的婦女追求男性的模式,在20到30多歲時一門心思為事業的成功而奮斗,結果錯過了建立家庭、生兒育女的“個人幸福”。
此書一出,立即引起女權主義者的反擊。《華爾街日報》不久前發表文章,稱Hewlett未免言過其實:今年3月《財富》雜志舉行了最有權勢的女性的高峰會議,在187個出席者中,71%是母親,她們平均擁有2.2個孩子;而象Xerox的CEO Anne Mulcahy,eBay的CEO和總裁Meg Whitman,以及Avon Products的CEOA和總裁ndreaJung等著名的企業界女強人,都是妻子和母親。更有說服力的是Hewlett本人。她在二十幾歲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51歲時有了第5個孩子。她自己在大學里又當教授又作研究,事業生活兩頭都沒有耽誤,何以突然出來教訓別人一定要二者擇其一呢?
然而,這番反駁并不能服人。參加《財富》峰會的“最有權勢的女性”,是社會精英中的精英,年薪至少在百萬上下,就象51歲得子的Hewlett一樣,都是超人。而掙十幾萬的的女性,雖然是事業上獲得了高度的成功,但畢竟還是一般的中產階級。
Hewlett的可貴之處,是沒有因為自己是個超人,就要求別的女性也去當超人。上個世紀前半期,日本出了個著名的女詩人,也是國際聞名的女權主義者:與謝野晶子。她嫁了位江郎才盡、無法養家糊口的詩人,又和他生了11個孩子。一家13口人的生活,全靠她一人的稿費承擔。她甚至還用錢送丈夫去巴黎,以恢復詩人的靈感。她由此得出結論:女人完全能夠自立!并號召日本婦女不要要求國家的特別照顧,甚至連產假也反對。當時的許多女權主義者批評她說:我們為你而驕傲。但你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其他婦女,因為大概日本的女性中很少有人能夠具備你的才能!
Hewlett的研究,也正是如此。她提出了一般婦女在事業和生活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凹~約時報”的書評指出:“她提出的是下一代女權主義者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大多數婦女對這一問題的關心,要遠遠超出對性騷擾的關心。”眾所周知,大學畢業后的20年,是奠定一個人一生成就的20年,也是婦女生兒育女的20年。普通的職業婦女要混到年薪10萬以上,常常要全身心地去為事業拼殺,很難在這段時間顧得上要孩子。六、七十年代女權運動以來,大批婦女得以在男人壟斷的傳統領域獲得成功,但這些敢為天下之先的婦女如今正好過了生育期。于是,即使在女權主義者內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菏堑,我們是贏了。但是代價是什么?我們的勝利是否值得?
由于女權運動的沖擊,醫學界一度也頗為熱心地教育公眾:婦女完全可以在40歲上下要孩子,特別是現代醫學的發達,在這方面給婦女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然而,近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女性的生育力在25歲就開始下降,35歲以后懷孕生子越來越難,嬰兒的畸形率也越來越高。許多婦女對自己的生物鐘過于樂觀,結果快40時想要孩子時已不可能了。Hewlett特別攻擊現在的生育產業:許多婦女花了數萬美元,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企圖提高生育科學療法而高齡懷孕。與其如此,婦女不如重新考慮自己的生活戰略。Hewlett的建議是:在20歲結婚,在30出頭要孩子。
當然,Hewlett的方案,同樣無法說服人。因為女人不是想結婚就可以結婚的,還要看男人愿不愿意配合。比如,在職業婦女社交圈內的高成就的男人多喜歡野心小、家庭性的女人,那么高成就的婦女是否也應該“下嫁”,找缺乏野心、比較家庭性的男人呢?另一位作者Rhona Mahony在《開我們自己的玩笑》(Kidding Ourselves)一書中提出了這一建議?尚行匀绾?Hewlett完全沒有回答。不過,從她的書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女權主義的話語已經開始變化了。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節奏很快要求很高 城市“機會”兩字怎么寫?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