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監視器你能接受嗎?
2004-02-28 11:38:35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最近在一次聚會中,偶爾聽得一個朋友小陶說他們公司的辦公室里安裝了監視器。聞聽此言,在座各位無不咋舌驚嘆,紛紛對之刨根問底。小陶無奈地說,自從發現了老板此舉,無數次的心理暗示讓她每天10小時的辦公室生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對于辦公室安裝監視器的問題,記者詢問了多位職場中人,十分之九的反應是:聽說過。繼而大呼一聲:“不會有老板那么變態吧?”看來,小陶還真是撞上了“大運”。
反叛者:我選擇了離開
“我上個月剛進入這家公司,這個月就將老板炒了魷魚”———小陶語氣間滿是憤然。
一次偶然進入老板的辦公室,發現老板辦公桌上放著一個電視機樣的東西,走近一看,竟然是監視器,而且畫面如此熟悉。監視屏幕分成了6塊區域,記錄了我們辦公室的全部工作場景,我看到了我的鄰桌同事、隔壁小吳……辦公室里的員工一個都不拉下,統統盡收眼底。
自那以后,我工作就受到了無形的掣肘。屬猴的我,天性好動,工作時常會變換坐姿,搔首弄耳,時而神游一下,時而打個私人電話……現在這些統統成了禁區,我時刻感受到背后有一雙無形的眼睛在看著我,因此我只能時刻提醒自己收斂“惡習”,8個小時正襟危坐。
大概老板光對著屏幕也會厭倦,因此常常會到辦公室來遛達遛達,不時給我們發出警告:不要玩游戲,不要打電話,工作時候不要聊天,不要上與工作無關的網站,網管會時刻監視你們的網絡,并且會第一時間向我匯報。
公司諸如此類的“戒令”不勝枚舉。我感到,在公司上班就是一種痛苦,沒有安全感,抑制了自由,抹殺了靈感,讓我成了一個沒有生氣的工作機器。于是,我上個月剛進入這家公司,這個月就將老板炒了魷魚。
沉默者:早就習慣了
“起初的抱怨怎么會沒有?只是忍了,也就習慣了。”———小吳一臉的平和。
我和辦公室幾個同事都是從天津跟老板來到上海的,這年頭工作不好找,大伙都不再那么較真兒了。和老板想處幾年下來,也大致熟悉相互的脾氣性格。一開始創業不容易,因此老板也就格外注重員工工作效率。老板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努力工作,讓他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收益。但是他覺得光靠三令五申是不行的,還要有切實的行動,因此控制了一切可以干私活的硬件設備,比如控制打電話、監控上網,加上監視器的幫助,從無形中給我們施加壓力。
對此,我起初的抱怨怎么會沒有?開始還覺得這是侵犯個人隱私,但是后來看到大家都比較“聽話”,也就默認了。現在每天我會老實地呆在我的辦公桌前,一天下來倒也忙得挺充實的。而且工作時間,全心工作是我們的責任,如果你是認真工作的,這些設備也就形同虛設了。再說,老板每天也十分繁忙,他不會時刻關注屏幕里你的個別細小動作,多看也沒意思,其實放在他的辦公室里,對他也就是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心理學家:透視個性維度
上海德慧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心理學博士朱曉平認為,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個性維度,對于一些個性大大咧咧的人,監視對他們無多大的約束力。而對于一些敏感、情緒激烈,比較在意自己在別人心中形象的那類員工,就等于是給他套上了無形的枷鎖,自然會產生抵觸情緒。
其實,隱私對于個人非常重要,即使在最親密的人之間也會有一塊屬于自己的私密空間,失去心理空間,也就等于失去了自我尊嚴。
作為企業老板,希望員工能夠為他盡心工作,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現在我們所呼喚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求給員工釋放更多的空間,給他們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特別是一些知識型企業,老板應該更多關注結果而不是工作過程。否則老板的苦心孤詣,結果只能換來唾沫星子。
公司當然可以有監視系統,但大多的監視系統應在公共場所安裝。因為公共場所本來就是“臺前”,因此不會侵犯到員工的隱私。并且安裝的目的不應該出于對員工的懷疑和束縛,而是應該出于對工作環境安全的考慮。監視器的安裝一般只限于有限的空間:比如電梯、走廊、車庫等。有時候為了車間的安全和監視機器的正常運作,也可以在操作車間里設置攝像頭。但是如上所述在個人辦公區域內安裝監視器,是十分不明智的。
監視應有度
在我們周圍,監視員工的情況似乎還不多見,但是在國外的公司,老板監視員工幾乎成了他們每天例行的公事。甚至有些老板會每天在上班伊始試探員工茶杯的熱度或員工汽車引擎的熱度,來審查員工是否準時上班。
據統計,美國82%的公司采用電子手段監視員工,63%的公司監視員工上網,47%的公司檢查員工的電子郵件;超過1/5的日本大企業監視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的電子郵件。美國管理協會指出,工作場所的監視活動呈現上升勢頭,越來越多的企業還對違反公司內部通信規定的員工采取了種種懲罰措施。而且,越是大公司越有可能對員工進行監視。金融類公司(包括銀行、經紀行、保險公司、房地產公司等)監視員工的比例最高,達到了92.1%。批發零售行業、制造業、商業和專業服務公司以及非盈利性機構對員工進行監視的比例超過四分之三。
雖然法律沒有這方面的明文規定,但是監視也得有個“度”。在國外行規已經形成:在洗手間監視員工不能容忍,而過道里的監視器可以接受;當郵件存儲在服務器上時,公司可以檢查,但不能在郵件傳輸過程中進行監聽;監視應該對所有員工均等展開,而不能只針對某些人;未經通話雙方許可,不能將員工電話錄音等等。
對于辦公室安裝監視器的問題,記者詢問了多位職場中人,十分之九的反應是:聽說過。繼而大呼一聲:“不會有老板那么變態吧?”看來,小陶還真是撞上了“大運”。
反叛者:我選擇了離開
“我上個月剛進入這家公司,這個月就將老板炒了魷魚”———小陶語氣間滿是憤然。
一次偶然進入老板的辦公室,發現老板辦公桌上放著一個電視機樣的東西,走近一看,竟然是監視器,而且畫面如此熟悉。監視屏幕分成了6塊區域,記錄了我們辦公室的全部工作場景,我看到了我的鄰桌同事、隔壁小吳……辦公室里的員工一個都不拉下,統統盡收眼底。
自那以后,我工作就受到了無形的掣肘。屬猴的我,天性好動,工作時常會變換坐姿,搔首弄耳,時而神游一下,時而打個私人電話……現在這些統統成了禁區,我時刻感受到背后有一雙無形的眼睛在看著我,因此我只能時刻提醒自己收斂“惡習”,8個小時正襟危坐。
大概老板光對著屏幕也會厭倦,因此常常會到辦公室來遛達遛達,不時給我們發出警告:不要玩游戲,不要打電話,工作時候不要聊天,不要上與工作無關的網站,網管會時刻監視你們的網絡,并且會第一時間向我匯報。
公司諸如此類的“戒令”不勝枚舉。我感到,在公司上班就是一種痛苦,沒有安全感,抑制了自由,抹殺了靈感,讓我成了一個沒有生氣的工作機器。于是,我上個月剛進入這家公司,這個月就將老板炒了魷魚。
沉默者:早就習慣了
“起初的抱怨怎么會沒有?只是忍了,也就習慣了。”———小吳一臉的平和。
我和辦公室幾個同事都是從天津跟老板來到上海的,這年頭工作不好找,大伙都不再那么較真兒了。和老板想處幾年下來,也大致熟悉相互的脾氣性格。一開始創業不容易,因此老板也就格外注重員工工作效率。老板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努力工作,讓他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收益。但是他覺得光靠三令五申是不行的,還要有切實的行動,因此控制了一切可以干私活的硬件設備,比如控制打電話、監控上網,加上監視器的幫助,從無形中給我們施加壓力。
對此,我起初的抱怨怎么會沒有?開始還覺得這是侵犯個人隱私,但是后來看到大家都比較“聽話”,也就默認了。現在每天我會老實地呆在我的辦公桌前,一天下來倒也忙得挺充實的。而且工作時間,全心工作是我們的責任,如果你是認真工作的,這些設備也就形同虛設了。再說,老板每天也十分繁忙,他不會時刻關注屏幕里你的個別細小動作,多看也沒意思,其實放在他的辦公室里,對他也就是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心理學家:透視個性維度
上海德慧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心理學博士朱曉平認為,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個性維度,對于一些個性大大咧咧的人,監視對他們無多大的約束力。而對于一些敏感、情緒激烈,比較在意自己在別人心中形象的那類員工,就等于是給他套上了無形的枷鎖,自然會產生抵觸情緒。
其實,隱私對于個人非常重要,即使在最親密的人之間也會有一塊屬于自己的私密空間,失去心理空間,也就等于失去了自我尊嚴。
作為企業老板,希望員工能夠為他盡心工作,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現在我們所呼喚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求給員工釋放更多的空間,給他們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特別是一些知識型企業,老板應該更多關注結果而不是工作過程。否則老板的苦心孤詣,結果只能換來唾沫星子。
公司當然可以有監視系統,但大多的監視系統應在公共場所安裝。因為公共場所本來就是“臺前”,因此不會侵犯到員工的隱私。并且安裝的目的不應該出于對員工的懷疑和束縛,而是應該出于對工作環境安全的考慮。監視器的安裝一般只限于有限的空間:比如電梯、走廊、車庫等。有時候為了車間的安全和監視機器的正常運作,也可以在操作車間里設置攝像頭。但是如上所述在個人辦公區域內安裝監視器,是十分不明智的。
監視應有度
在我們周圍,監視員工的情況似乎還不多見,但是在國外的公司,老板監視員工幾乎成了他們每天例行的公事。甚至有些老板會每天在上班伊始試探員工茶杯的熱度或員工汽車引擎的熱度,來審查員工是否準時上班。
據統計,美國82%的公司采用電子手段監視員工,63%的公司監視員工上網,47%的公司檢查員工的電子郵件;超過1/5的日本大企業監視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的電子郵件。美國管理協會指出,工作場所的監視活動呈現上升勢頭,越來越多的企業還對違反公司內部通信規定的員工采取了種種懲罰措施。而且,越是大公司越有可能對員工進行監視。金融類公司(包括銀行、經紀行、保險公司、房地產公司等)監視員工的比例最高,達到了92.1%。批發零售行業、制造業、商業和專業服務公司以及非盈利性機構對員工進行監視的比例超過四分之三。
雖然法律沒有這方面的明文規定,但是監視也得有個“度”。在國外行規已經形成:在洗手間監視員工不能容忍,而過道里的監視器可以接受;當郵件存儲在服務器上時,公司可以檢查,但不能在郵件傳輸過程中進行監聽;監視應該對所有員工均等展開,而不能只針對某些人;未經通話雙方許可,不能將員工電話錄音等等。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上海白領的七個“關鍵詞”
- 下一篇:女白領的四大隱憂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